有意思,读罢《三国演义》,鼓捣出了不少议论,回过头来再说《水浒传》,难免在感觉上有了串门儿之嫌。譬如说,三国蜀汉有大名鼎鼎的五虎上将,水浒能不能也有一个五虎上将?我们从今天的眼光看梁山,给他们排一个比较合理的座次。建国后,国家不是还评出过十大元帅,正是授予军衔。水泊是个江湖,也有排位之分。宋押司排的那个座次,其中有不少的猫腻,并非一碗水端平。不过,若论五虎上将,跟那个排序还有所不同,那就是主要以军事才能和武功高低来论短长的,其他忽略不计矣。
有人给梁山排出了五虎上将,即:关胜、林冲、董平、呼延灼,秦明。老实讲,这五位的确有些出类拔萃,各有所长,统领一支人马冲锋陷阵不在话下。敲几下得胜鼓,也算得骄傲的将军!至于大刀关胜与豹子头林冲到底相差几何,那也是见仁见智的事儿。关胜多少借了祖辈关云长的光儿,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要说的是,那几位都是马军头领,排下来倒也是大差不差,比如说小李广花荣与双枪将董平相比,恐怕难分高下。何况,花荣的德行总要比董平强了不止一个档次吧。如果再考虑到步军、水军头领中的佼佼者,那五虎上将就不一定是那五位了。鲁智深、武松、李俊、燕青、张顺等人都不是等闲之辈。
我以为,鲁智深鲁大侠应该算一位。老鲁行侠仗义,眼里揉不得沙子,大小也当过二龙山的寨主,统军能力、服众威望也都不在话下。鲁智深武功高强,在东京大相国寺东菜园,他与林冲相遇并比武,一杆长枪对一柄镔铁大禅杖,闪展腾挪,一招一式,难分胜负。除了林冲林教头,有几个能从鲁大侠的禅杖下走个三五回合的?鲁智深爱友、敬友,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救朋友于水火。野猪林内若不是鲁大侠一声断喝,从天而降,有十个林冲怕也做了刀下之鬼。在梁山义气的江湖中,鲁大侠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顶天立地。而且,在坚守梁山聚义的精神上,鲁智深最为坚定。他反对诏安,不是反对宋江的领导,而是怀疑诏安是一条不归路,不讲诚信的北宋朝廷早晚会将弟兄们一个个除掉!因而坚持聚义,主张战斗到底。
武松也是第一流的英雄好汉,在步军头领中与鲁智深难分伯仲。武松的个人武功高于众好汉,对手越强越显英雄本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是《水浒传》最为精彩迷人的桥段。也许,在有些时候,他一个人就能搞定一支队伍。而且,武松绝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做事冷静而又理性。功夫之外还有奇巧的智慧。五虎上将里如果没有他,读者和武松迷们肯定不服气。
还有,浪子燕青也不可小觑,个人的相扑摔跤能力出类拔萃,摔李逵像玩光头强一样。头脑超有智慧,这一点超过了卢俊义。宋江走李师师后门去求诏安,没有燕青用文艺天才迷住李师师,诏安多半要打水漂儿。况且,他跟宋江去求朝廷招安,那是顾全大局,他本人反对招安,所以后来一个人重回民间,不知所终。由于名气和领军方面没有展示,因而排名靠后。真的是委屈了文武兼备还特文艺青年的小乙哥!青面兽杨志作为杨家将的后代,刀枪棍棒功夫应在霹雳火秦明之上。此人别有气度,在穷途末路之际,宁可卖了家传宝刀解一时之困,也绝不在东京苟且混日子。领兵之才更是不在话下,这个才能在大名府梁中书手下时已经展露无余。可惜名额有限,杨将军也只能一步之差了。
于是,我眼中的梁山五虎上将是关胜、林冲、呼延灼、鲁智深、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