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记不太清上次在家过中秋是什么时候了。
高中的时候学业紧张,常常暑假只放几天就又开学了。中秋倒是有放假,也只是半天。学校离家远,一来一回就得耗上一天的时间。同宿舍的舍友都是本地人,也有邀请我去她们家过节的,但我总觉得,中秋和新年,要么不过,要么还是得和家人过,总是婉拒别人。
每次中秋的晚上,宿舍空空的,平时喧嚣的学校,比荒漠还更像荒漠
出去购物,走在街上闻着别人的饭香,就想起了母亲拿手的清蒸鱼。说来也奇怪,在外多年,没有吃过和母亲蒸出来一样味道的鱼。那鱼也偏得让母亲蒸,什么时候下锅,什么时候浇油,母亲总是把火候把握的很好。默默的咽了口水,回宿舍。
大学了倒好一些,也许是习惯了在外,也许是因为有好些舍友不回家,显得自己也不是那么寂寞。
于是大家约着一起出去聚聚,也算过了个节。
舍友真的像家人。大学是奇怪的时期,明明是成年人了,本来交情不会太深才对,可能是因为朝夕相处,反而觉得和舍友更像家人,寒暑假回家见到父母,总是简单的打打招呼,说说学校里的趣事,除此似乎也就无话了。
回了学校见到舍友,倒像多年不见的亲人,回校的第一晚总是叽叽喳喳的分享或吐槽自己在家时候的事情,第二天一群人都顶个大黑眼圈去上课。
今年照例和家里打了电话问好,然后和舍友约着。
吃完饭回到宿舍,班长打电话让我们去食堂领月饼,还是咸蛋黄味儿的。
有个舍友吃着月饼,忽然说:“没有在家吃月饼,好像这个月饼也没有了灵魂。”
我想,有太多人因为工作、学习、责任而没有办法回家。医生护士得值班,军人得守边疆,白领得为了业绩拼命努力,外卖小哥为了我们的一顿饭而奔波。
我们也一样,为了求学,来到陌生的城市学习。为了心里的梦想选择离家。
城市的灯光太亮,到了深夜也不会完全暗下来,我们无法看见和故乡一样闪烁的星星。
中秋,我们望不穿天上月,也不清这是不是好时节。
我们有一百个理由回家,也因一个理由而不回家。
但全世界的月亮都是一样的,即使不回家,隔着地域看着一个月亮,也是好的。
虽然不在家吃的月饼和外卖一样毫无灵魂,但现在的分别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团聚。
祝所有在外的游子中秋节快乐,记得和家人打个电话,聊聊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