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明故事会 | 南湾宝岭社区有个乐于助人的“庄姐”

2019-12-03   掌上龙岗

看到社区里有些孩子因父母上班无人照顾,她主动义务接送小孩上学并辅导功课、安排晚饭;遇到节假日,孤寡老人的家里总少不了她的身影......她就是南湾街道宝岭社区的志愿者李庄。

2003年,李庄来到南湾街道宝岭社区定居,性格热心又乐于助人的她很快成为大家口中的“爱心好邻居”、“知心庄姐”。在李庄的带领和感染下,她的母亲、丈夫、两个女儿,还有身边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都先后加入到了红马甲的队伍里,用爱心服务身边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的意义。

把爱传承 助人为乐的好邻居


十多年来,从成功的生意人到全职义工,李庄身体力行践行“快乐出发,把爱传承”。几年前,李庄的小女儿正读小学,李庄了解到了部分邻居因工作忙无法按时接送小孩时,便主动义务接送小孩上学放学,自己的一辆七坐小车成为接送小孩的爱心“专车”;有时,她还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安排晚饭,一坚持就是好多年。


现如今,李庄的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小女儿在龙岗读高中。每周放学,李庄接小女儿的同时,依然会热心接女儿同学并送回家。在李庄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女儿周末常常带着同学做义工,参与到交通劝导、垃圾分类中来,每次活动都完成得有模有样。

李庄(左)照顾因病住院治疗的邻居周佩惠。

“点赞李庄美女!”2016年12月5日,宝岭社区的周佩惠在微信朋友圈更新了一条状态,说起当日自己参加志愿者活动时,脸色苍白,被细心的李庄发现。李庄得知情况后,放下自己的事,坚持陪伴老人住院做手术,这让周佩惠感动不已。

“医生说查出肿瘤,但不知是良性还是恶性,要马上住院观察。”李庄回忆道,当时周佩惠女儿在国外出差,只有老伴甘霄柏在家。情急之下,李庄便当起周佩惠的临时“女儿”,安排住院事宜。住院期间,得知老人吃不惯外卖,李庄便在家里做好营养餐带到医院。所幸,检查结果显示,老人肺部的肿瘤为良性,但需尽快手术。术后需要住院一段时间,考虑到周佩惠的老伴一个人照顾不来,李柳谓、吴志敏、何雪梅等多名义工应李庄之邀,组建了一个看护小分队,商定每天由两名义工轮流照顾周佩惠,这让周佩惠特别感动。


家风传承 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据李庄介绍,在助人为乐方面,她深受自己父母的影响。“记得小时候,自家还没解决温饱,父亲就很慷慨帮助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如有人上门乞讨,父亲也会毫不吝啬地舀个一勺半勺大米给人家。”李庄说,“父亲喜欢帮助别人,但从不挂嘴边,父亲的言行举止自然就影响了我。时间久了,助人为乐的习惯就养成了”。


家人在李庄的带动下,陆续爱上做义工,全家人俨然组成了一支志愿者小分队。“每逢全家外出,左手一个工具夹,右手一个便携垃圾袋,小分队变身环保达人,如遇沿途有垃圾,便主动上前清理。”2017年,在南湾街道宝岭社区举办的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中,李庄一家被推选为“五好文明家庭”。

李庄(右一)走访看望社区老人。

2016年12月27日,南湾街道宝岭社区东大街党群服务站应需而生。宝岭社区党委将东大街的U站进行升级改造,设立了全市首个“党群服务站”,由居民志愿者自治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平日里热心帮扶、无私奉献的李庄被选为党群服务站站长。在李庄及义工们的发动下,前来服务站报名做义工的居民越来越多,加入做义工的商家也不少。前不久,有爱心商家主动找到李庄,计划开展关爱弱势群体的一个活动,帮助在深圳打工且家庭困难的环卫工人,为其买票帮助他们过年返乡。三年来,服务站已吸引6、700多名居民注册参与。

“无时无刻关爱他人,奉献爱心!”十几年如一日为社区邻里付出的李庄,在邻居们的眼里是个“老好人”。为了可以更多的帮助到大家,李庄建立了“好邻居关爱群”,只要需要志愿者的地方,都能见到她的身影,邻里之间谁有个事儿,她也会积极帮忙。


李庄(前右一)在党群服务站进行爱心募捐。

龙岗融媒记者 程睛函 通讯员 胡贺源 文/图

龙岗融媒首席编辑 王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