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有很多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让我们感同身受的精彩情节,尤其明兰和小公爷的初恋感情线最终以遗憾结束,让很多人感叹,也有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明兰会拒绝小公爷的第二次求娶,而且还那么坚定,甚至连费尽心思想要娶到明兰的顾廷烨都丝毫不担心二人会旧情复燃?
其实他们二人注定是有缘无份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也许从中能得到一些启示。
当初小公爷遭邕王威胁,被逼无奈要放弃明兰,娶邕王的女儿。
顾廷烨对他却是恨铁不成钢:你喜欢了明兰这么多年,就应该早点去提亲,可你却瞻前顾后总想等个合适的良机,等来等去却等到你在马球会上大出风头,被那个县主看上,才招来这等祸事。
顾廷烨甚至提议:若你真想娶明兰,大可以学邕王的做法,去绑了那个县主,看她还敢嫁给你吗?只要你一句话,我负责带人帮你去绑。
可是小公爷不敢,他说:你这是损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只适合你,不适合我。
为什么不适合他,因为这样做了,他就和顾廷烨一样,名声臭了,国公府的名声也会一起被连累,他再也不是人人眼热的香饽饽,国公府也会被人指指点点。
小公爷是个正人君子,骨子里非常看重礼节,他一直接受的也都是正统礼仪教育,所以他接受不了那样豁出去的自己。那怕后来和那个县主在一起,君子的他还是有照顾对方的感受。
现实中,有些人遇事冲动,行事不经过大脑思考,容易把事情搞砸,相比较下,那些三思而后行,总想思虑周全的人看起来更有安全感,既优秀又能为他人着想,但是思虑太多,也未必能把事情办好,反而容易失去很多机会。把握好当下,才是正道。
当时朝局不稳,突发政变,改朝换代,致使小公爷恢复了单身,没了威胁,于是他才有了机会。只是他选择关起门来埋头苦读,直到考取了功名,请求郡主去盛家提亲,郡主这次是欣然同意,却没想被顾廷烨抢先了一步,小公爷气愤不已地去质问顾廷烨。
顾廷烨的话直击要害:你若真心想娶明兰,在那个县主死后,威胁也没了的时候就应该马上去盛家提亲,可你偏偏非要等考取了功名,觉得一切有把握了才来提亲,万一没考中,难道要人家姑娘一直等下去?
其实这也是顾廷烨和小公爷的差别,顾廷烨从小没有父母的疼爱,不理解,小公爷从小得父母百般疼爱,悉心教导,他还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小公爷之所以要等考取功名后才去提亲,除了想弥补明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自己的母亲,平宁郡主。
发生政变时,平宁郡主被当众羞辱,身心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小公爷和父亲一直都很担心,怕她想不开,所以那个时候若小公爷还执意要去求娶明兰,那本来就濒临崩溃的郡主肯定会承受不住,这把火,小公爷绝不会添。
只有考取功名这件事,既可以让郡主开心,又能让她觉得面上有光,丢失的面子扳回来了,国公府的前途还是一片光明,同时小公爷也有底气再次向明兰提亲。事实上这个时候,心高气傲的平宁郡主才算是恢复了往日的精气,开心之余,满口答应了去盛家提亲。
所以,小公爷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决定了他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若情况一切正常,他会把明兰看的最重,不惜折磨自己和母亲对抗;若一旦有大事发生,他做不到为了明兰不顾一切,因为他有很多对他而言更重要的顾虑,比如国公府的名声、母亲的安危。
明兰母亲不得宠,明兰从小就没有享受过多少父爱,母亲又早早去世,于是明兰便成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
虽然幸运的被祖母收养,祖母也十分疼爱,但与父母的爱还是不一样的。而且祖母年事已高,懂事的明兰为了不给祖母添麻烦,也为了自保,一直隐忍装傻,不争不抢。
所以明兰的童年不仅缺爱,还缺安全感。这直接影响到她的爱情观也是谨慎被动:你先要足够爱我,我才敢放心爱你。
明兰对小公爷的追求一直都是躲闪和疏远的,第一次拒绝小公爷求亲时,她说:你现在只是图一时新鲜,时间长了,你就会没兴趣了。
她真正担心是小公爷不够爱她,后来小公爷不惜绝食和郡主对抗,此时的明兰认为小公爷为了她能这样豁出去,爱她的心是足够的,所以她才放心和小公爷一起共进退。
其实明兰是渴望被爱、渴望被保护的。她的三段感情,始终在意的都只是对方的心意是否足够真诚、遇事是否愿意护她。
她为品兰姐妹婚事说的一番话,也是她自己的心声:人生在世几十年,家族上百年,朝代更迭,何有尽头,若亲眷不能克己复礼,携手共度,眼下的经营,终究是梦里黄粱,随时顷覆。
道理很明白:人的一生几十年,总会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难关,需要夫妻二人共同面对解决。世事无常,若有一次被逼无奈的背弃,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有第二次。若爱人不能共患难,那婚姻生活经营的再好,也都是虚的,因为随时都可能颠覆。
虽然在复杂艰难的环境中成长,但幸好有盛祖母那般可遇不可求的良师的教导,再加上天资聪慧,造就了明兰看事通透,做事果断的本事。
在第一次看见贺弘文和曹表妹时,她就说:我要嫁的人如果心里最要紧的不是我,那我宁愿一辈子不嫁。
小公爷转头娶了别人,她没有多问一句原因,也没有怨他一句,当然,伤心难过是难免的,不过她仍然说:纵然他不说,我也知道他肯定是有苦衷的,这不怪他。
聪慧如明兰怎会不知,如果不是切中要害,以小公爷的人品,怎会出尔反尔轻易背弃她?至于苦衷到底是什么,那不重要了,因为已经清楚小公爷无法和她共患难,不是她的良缘。
小公爷想要再次取得明兰的信任,比之前自然更是难上加难。而他的做法却是想用考取功名这种身外之名来弥补明兰,只能说他从来不清楚明兰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相比较下,和明兰有着相似童年经历的顾廷烨,更了解明兰的感受和想法。
一个缺乏安全感和爱的人,本来就很难轻易相信别人,除非对方足够打动她,而一旦感情有了裂痕,就再难有信任了。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毋庸置疑,从中得到的爱、受过的教育、遇到的人,都有可能影响到性格、爱情观等等的形成,唯一能把控的就是弄清楚自己的心,真正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