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瑞幸咖啡20亿财务造假风波未平,爱奇艺和跟谁学也相继被指控造假,好未来自曝员工造假,中概股做空潮再度上演。
2010年6月,浑水公司成立,随后发布关于东方纸业的做空报告,拉开中概股做空潮的序幕。两年间,中概股公司中28家被勒令退市,一家因破产而退市。中概股频频涉及造假,虽然有中美两国跨境审计监管难等因素,但也反映了中国股市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和机制缺失等问题。
财报数据造假问题,至少可以分三个层面来看:第一,无论是中国还是发达国家,都存在财报数据造假问题,上市公司因利益冲动而违法行为难以根本杜绝。第二,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财报数据造假问题普遍且更为严重,因为相关机构的监管能力、上市公司的质量以及市场机制都需要时间来培育,而这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不可分。第三,受各种政策推动,中国股市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但相应的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未能跟上,导致中国股市问题频频,股市的应有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瑞幸财务造假风波再次提醒中国应加快相关机制建设。首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并切实执行退市制度。在审批制下,受政治因素干扰,中国成功上市的公司并不一定是质量最好的公司,而且退市通道不畅,对上市公司约束过少,导致上市公司整体环境欠佳。当然,注册制下,企业退市如何处理好各方利益的博弈将是一个新的难题。 其次,监管能力与法制建设双薄弱,导致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足。中国上市公司数量在三十年间从无到有,如今已逼近四千家,上市公司数量的飞速增长给监管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此外,法制建设滞后,如举证责任倒置等关键法律的缺失,大大提高了监管成本,严重削弱了监管能力。再次,违法违规的惩罚力度不够,除了惩罚金额偏低,还缺失了有效的集体诉讼制度,导致上市公司违法成本过低,追诉困难。不过,提高惩罚力度并非只是简单的数字问题,如何与其他监管部门和相关法律法规相协调是一大难题。最后,关键市场机制缺失,如做空机制。事实证明,适当的做空力量和合宜的做空机制,能够有效监督上市公司,净化商业空间,但做空机制通常又需要成熟的市场机制相配合,否则恶意做空将导致市场剧烈动荡,影响股市的基本稳定。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由于专业和时间等限制,通常并不具备识别财务数据真伪的能力。因此,一方面,需要强化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更多的让机构投资者从事专业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股市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责任编辑: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