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孩子,
大多父母都有这样一个感受,
那就是——太不自立了。
为了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近日,郑州一位妈妈因有事不能来接
便让9岁女儿在补习班后独自坐车回家,
结果孩子考验“不及格”,
坐错了车。
多亏站务长爱心相助,
将孩子送到家人的怀抱。
13日晚7点多
在河南郑州203路公交车上,
一名9岁女孩因不小心做错车在车上哭泣,
车长问小女孩要到她家人电话后,
随后联系到女孩的妈妈。
女孩妈妈表示,
本来想女儿上补习班离家不远,
只有几站路,
由于当天忙又没时间接,
所以就让女孩独自坐车回家锻炼一下。
结果没想到,
女儿真的找不到家。
网友对此看法不一
不少网友看了这个新闻后,
纷纷对女孩妈妈的教育方式感到不能理解。
网友1:锻炼的前提前是要教啊,从来不教、不告诉孩子怎么走,也不告诉孩子找不到家怎么处理,孩子出个什么意外不得心疼死
网友2: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再决定要采取怎样的方案培养,欲速则不达,对这孩子还不能胜任妈妈给的这样的训练,应该从小事开始培养。
网友3:应该,但要做好准备,不要心血来潮。
网友4:很多人说要锻炼,作为一个女孩的母亲,我内心也是这么想的,可我真的不敢这么做。现在各种变态,强奸,抢劫,车祸…都是一瞬间的事,新闻看的我根本不敢放手。至少在她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是真的不敢。虽然我也羡慕那些独立的孩子,可是一想到万一因为自己的不监护让孩子发生意外我就觉得无法面对
网友5: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焉能拔苗助长。9岁孩子无行为能力,有些事不能单独让孩子做,尤其是夜间单独让女孩去很远的地方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在不少人反对妈妈做法的同时,
也有不少人表示赞同。
网友6:我觉得应该,独立性应该是必须要锻炼的,不过第一次父母可以偷偷跟着,跟几次,等孩子熟悉了路就可以了
网友7:可以啊,完全可以,但是前几次家长应该开车跟在后面,等孩子完全适应了就可以了
网友8:9岁应该三年级了,该锻炼了,可以先家长带着坐公交熟悉路线或者约相同路线的同学一起上下学
网友9:记得电话就行呗,这次坐错车哭,下次就能从容应对了,孩子成长都有个过程嘛!九岁可以适当放手了。
网友10:家长首先要教孩子怎么看公交站牌,去哪里往哪个方向坐车,知道得坐几站下车。带着坐几次。教孩子如果在坐车过程中遇到什么情况该找什么人、如何求助。说实话这应该是孩子刚入学学校就应该教的内容。当前的应试教育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教育,大多数家长也是无暇顾及。
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成都10岁女孩夜晚独自坐公车
坐过14站差点走丢!
10岁的小青(化名)把作业本落在了学校,母亲王女士得知后有些懊恼——此前,小青已经遗落过多次作业本,但都是她帮着去学校取回,这一次王女士决定让小青自己坐公交车去学校取。
“让她一个人坐公交车去取,教育她不要丢三落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自立能力。”王女士说。
当天晚上8点半,王女士送小青坐上公交车后,自己则骑电动车跟在公交车后面。
没想到,车子骑到了小青本该下车的站,王女士却找不到小青。
孩子突然不见了,这个当妈的一下就急坏了!她赶紧联系公交调度室和警方。
不过,当公交调度室联系该车司机时,由于车上人多,司机并没有发现在车上哭泣的小青。
随后,公交车开到距离小青该下车的地方14站的时候,小青主动找司机说话,并告诉司机自己坐过站了。通过司机,小青这才联系上王女士和警方,最后安全回家。
可想而知,如果小青不主动跟司机说话,这个孩子就因为独自坐公交车而走丢了。
教育专家:
培养独立能力很重要
但保护预案需更周密
四川省教育协会秘书长纪大海认为,孩子母亲有意识地鼓励孩子独立处事,出发点是锻炼自立能力,但实际锻炼的是紧急应变能力。“从生活小事中培养孩子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处理,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仅是坐过站怎么办,遇到小偷、抢劫、起火等怎么办都应该教。”
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出发点值得肯定,但骑电动车跟在公交车后面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的保护预案非常不合理,电动车较难跟上公交车,另外家长至少可以和司机先打个招呼。”因此他建议,父母在进行类似教育时需要制定周密的保护预案。
在他看来,小青因紧张坐过站,可以看出确实缺乏自主管理能力;但坐过站后没有自行下车,而是找司机并坐到终点站等家人过来,说明她找到了合适的应对办法。“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家长和孩子都能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