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兴抗日英雄,南南蔡村张福生

2019-10-15     定兴微传媒

我身边的抗日英雄

——张福生

写在前面:

我们60后从小是受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长大的,过去感觉那些抗日英雄离我们很远,他们在历史教科书里、在电影、电视里。但当你认真的低头俯视历史时,会发现这些抗日英雄离我们并不远,他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的儿子出生时,妻把她的姥姥从河北定兴县老家接出来,帮我们带孩子。老太太总给我们讲她的弟弟打鬼子、杀汉奸、拿岗楼的事。老太太说的也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她的弟弟(妻的舅姥爷)参加过八路军。

一晃20多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妻的亲戚说:老家有本书上,有你舅姥爷的事,我看书方知道妻的舅姥爷的名字。

打开百度输入名字一看,定兴县的官网中居然有舅姥爷的两篇回忆抗战的文章!

啊!他真是一名在前线浴血拼杀的抗日英雄!抗日壮士!!

现将他的事迹写下来,也算是对老英雄的纪念吧!

张福生(1921—1984 )河北省定兴县南南蔡村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冀中第十军分区第一联合县县大队手枪班班长、游击队长,绰号老婆儿。他个子不高,身体灵活。在作战中,他胆大心细、机智勇敢、遇事不慌,枪法很好,左右开弓,多次负伤。在家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颇有名声。

1942年5月,谭城据点的4名伪军到南留村敲诈勒索,张福生和战友陈巨海设伏,张福生用手枪击毙一人俘虏三人,并教育释放,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2年6月,日军到南南蔡村扫荡,张福生带领游击队,在村外桃园设伏打死打伤日本鬼子20多人,撤退中张福生小腿被日军子弹击中负伤。据张福生的姐姐崔张氏(妻的姥姥)讲:弟弟负伤后,在白洋淀养伤,她曾和母亲去看望,他的伤口已经长蛆虫了,母亲和姐姐给他清洗伤口。

1943年4月,张福生一人机智勇敢的端了北太平庄岗楼,在战友田树华的配合下俘虏伪军29人。

1944年春,在北南蔡村桃园突围战斗中,张福生两次机智的用旗语迷惑日军,极大的渐少了部队的伤亡,突围中张福生刀劈日军小队长一名,缴获其手枪、望远镜。

张福生的女儿对笔者讲:爸爸对我说,在一次战斗中,他曾砍下一名日本鬼子的脑袋,为了证明自己杀敌了,他背着鬼子的脑袋走了几里路,走累了他将鬼子人头仍在了河边。回到部队后,战友看他后背是血问:老张你负伤了?他说:没有。他将事情的过程告诉了战友,大家到河边一看果然有鬼子的脑袋。(此事感觉与北南蔡突围刀劈日军小队长不是一次战斗,老人故去多年,不好考证了!因是张福生讲给女儿的,且女儿记忆清楚,记录于此。)

此两战例在冀中军区战史中不多见!

1945年2月,在攻打天宫寺据点时,张福生第一个爬梯飞身上房。上述五次战斗,三次定兴县政府官网中有记录,二次登载在《今日定兴》。

纵观张福生老英雄的作战特点是:胆大、机智、勇敢、不怕死!

他是真正的“李向阳”,是在一线真刀真枪和日本鬼子、汉奸玩儿命的独胆英雄、壮士!

坚持敌后战场的县大队、区小队、游击队、武工队等“土八路”,歼敌可能不如主力部队多,但个人以为是最辛苦的。敌强我弱,缺枪少子弹的,还要就地坚持抗日。今儿藏在这村儿,明儿躲在那村儿。今天鬼子扫荡,明天汉奸来袭击,后天叛徒出卖的,钻地道、芦苇荡藏身,东躲西藏的,不时的被鬼子包围,有机会还要伏击敌人。防日本、防汉奸、防自己队伍中的叛徒,八年啊!基本每天生活在恐怖之中,随时有牺牲的可能,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他们是抗日战争中最辛苦的一批人!

解放后老英雄张福生回乡务农,担任村支部书记。由于生活困难,政府给他盖了两间土坯房,四十多岁结婚,有一女二子一孙,均在乡务农,英雄有后,民族有幸!

文革中当地两派武斗,鉴于老英雄的影响力,各派都想拉张福生入伙。他那派都不想加入,因此他跑到北京躲在外甥女崔玉华家。他对外甥女说:“中国人打中国人没意思”。在抗战时,他抓着伪军都教育释放,他又怎么能忍心看到同袍自相残杀呢!

张福生老英雄没上过学,据他的外甥女崔玉华讲:在他生命的后几年,因抗日时期的腿伤瘫痪在床,老战友陆锦同志曾来家中看望,曾有保定来人给他录音。他在定兴官网中的两篇回忆录应该是别人整理的,其中一篇登载在——晋察冀冀中十分区第一联合县抗战史料汇编《拒马河畔的烽火》中。此书冀中军区十分区司令刘秉彦将军题写的书名,编委常委是张福生的老领导李玉如上校,编委有张福生的战友陆锦同志。

1984年张福生病故,政府又给张福生后人盖了三间砖房。

党和政府也算对的起张福生老英雄了!

后记:

张福生老英雄的儿子、女儿也很少上网,受教育也不多,他们只知道父亲参加过八路军,具体事迹也不清楚,估计也没有对孙子讲过他爷爷是抗日英雄,英雄精神传承最有效的载体是家族传承,国家应善待这些英雄的后人,让他们有荣誉感、自豪感,让地下英雄的英灵得到告慰!由此激发出爱国热忱,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更能发挥先人的传统为国效力!

在张福生老英雄的几篇文章中写到了他的几个战友:

李玉如——(1919~1990)曾用名李壁,雄县老岗村人。1938年1月参加河北游击军,同年加入共产党。曾任冀中第十军分区第一联县县大队副政委,第七十六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冀中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上校军衔。曾任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常委、政治部主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顾问。

苏振荣——抗日时期任冀中第十军分区第一联县县大队队长,冀中军区75团一营营长,后在战斗中牺牲。

陆 锦——曾任冀中第十军分区第一联县定一区区长,解放后任定兴县长、书记,后赴保定任职,具体不详。

王世清——曾任冀中第十军分区第一联县县大队副队长

张子清——曾任冀中第十军分区第一联县县大队一分队队长

魏 俭——在北南蔡村桃园突围战斗中,负重伤被俘。

高树亭——机枪手,在北南蔡村桃园突围战斗中,子弹打光后,毁掉机枪,拉响手榴弹与日寇同归于尽,壮烈殉国!

王增敏——机枪手,在北南蔡村桃园突围战斗中,子弹打光后,毁掉机枪,拉响手榴弹与日寇同归于尽,壮烈殉国!

陈玉楼——在北南蔡村桃园突围战斗中,壮烈殉国!

王维忠——(外号闯王)曾任冀中第十军分区第一联县县大队手枪队长。

李 裕——解放后健在,具体不详。

张正恒——曾任一联县武委会主任。

其它还有——陈巨海、田树华、朱绍义、李永峰、任振忠、任德禄、李树茂、张恒绰号老炸糕……

这些有名和无名的英雄们,在祖国遭难的时候,他们不怕牺牲挺身而出以死抗争。他们的父母、后人知道他们为国牺牲了吗?知道他们死的如此壮烈吗?那些烈士、英雄的父母、后人得到应有的荣誉了吗?他们活到新中国成立了吗?他们生活过的好吗?

在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斗争中,总要有人要做出牺牲,这种牺牲大多是默默无闻的,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他们的鲜血已经化作了共和国鲜艳的五星红旗;化作了今天孩子们的笑脸;化作了今天航空母舰的绕台巡航;化作了今天轰炸机的远海飞行……

为了我们不在被人家欺负,我们中华后辈当继承发扬老一辈的精神,不屈不挠,要尚武,不怕牺牲,自强自立,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作为冀中人的后代,我为家乡出了这么多的英雄、壮士,感到光荣、骄傲、自豪,冀中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英雄们吧!

王志洪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5rV020BMH2_cNUgwy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