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偏了,射再多次也进不了门

2020-01-05   操盘小助手

1

接着《举报不规范,约等于送死》、《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的门道也太复杂了吧》聊金瓶梅。

潘金莲的生活作风越来越不像话,秋菊屡次举报,吴月娘终于出手,把潘金莲和陈敬济当众抓包。

潘金莲撒泼耍赖,吴月娘把处理潘金莲的事儿又搁下了。

之后一段时间,潘金莲虽然一时之间不能再跟陈敬济爱如潮水,但继续维持着潘副总的地位。

举报人秋菊,处境可想而知……

吴月娘到底为什么屡次放过潘金莲?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潘金莲的所作所为没有威胁到吴月娘的地位

不论潘金莲如何虐待秋菊,不论潘金莲如何跟陈敬济通奸,不论她们把西门大院搞得多么热火朝天,这火都烧不到吴月娘头上,吴月娘的位置稳如磐石。

有人说,潘金莲养女婿,会影响西门大姐的感情,会破坏西门大院的声誉啊。

影响和破坏肯定会有的,但是这有什么问题呢?就算她们把西门大院弄成一坨屎,也不影响吴月娘在那坨屎的最尖端啊。反之,即便把西门大院搞得繁华超过从前,却把吴月娘的位置降下来了,那断然是不允许的。

对吴月娘来说,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第一要务。这里可以被压倒的一切包括秋菊、西门大姐,甚至西门大院的声誉。

2

好死不死,春梅出来作死。有一次春梅跟潘金莲聊天,说起吴月娘和吴月娘的孩子——

如今爹也没了,大娘他养不出个墓生儿来,莫不是也来路不明?

西门大院所有人都知道,吴月娘只有西门庆一个男人,吴月娘的孩子是西门庆死的当天生下来的,是西门大院公认的接班人。春梅却对此提出质疑。

按照春梅的质疑,吴月娘也不干不净,没有资格当西门大院的掌舵人。吴月娘的儿子来路不明,也没有资格当西门大院的接班人。

春梅提出这样的质疑之后,事情的性质就变了。这是奔着西门大院的大旗去的,是想让西门大院变颜色啊,这还了得!

春梅的话不知道是通过谁传到吴月娘那边的——可能是有了一定斗争经验的秋菊,可能是登堂入室的媒婆薛嫂。

也有可能春梅不止说了一次,不止跟潘金莲一个人说过,就拐到吴月娘的耳朵里了。

吴月娘迅速处理掉春梅:让薛嫂把春梅领走卖掉。道理很简单——你们瞎折腾,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我也捎带上,别怪我不客气。

3

吴月娘处理春梅的理由是做牵头跟潘金莲作弊养汉子。注意,吴月娘说的是作弊养汉子,不是养女婿。

这样的说法,说明吴月娘知道投鼠忌器的道理——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尽可能维护西门大院的面子,毕竟不能真把西门大院搞成一坨屎。

吴月娘是春梅的老领导,潘金莲进西门大院之前,春梅是跟着吴月娘的。现在吴月娘处理起春梅,却毫不留情,态度十分明确:让她净身出户,别说箱笼首饰,连衣服都不能多带一件。

可以看出吴月娘多么痛恨春梅。吴月娘多么痛恨春梅,就多么痛恨试图撼动她母子位置的言论、行为。

走了春梅,潘金莲少了一个得力秘书,整个人颓丧了很多,与陈敬济通奸的事儿,也搞不成了,平时嘻嘻哈哈的小院子,整天愁云惨雾。

要搞大官,先搞大秘。吴月娘的操作,倒是契合了这一条。可见很多事情的路数是相通的。

4

春梅走后不久,又出来一个送死鬼——西门大院的女婿陈敬济,犯的错误跟春梅一模一样。

那天奶妈抱着孩子去给店铺的伙计送饭,刚好陈敬济也在场。看到小孩哭,陈敬济当众说话恶心吴月娘,说孩子像是他的——

向众人说:“这孩子倒相我养的,依我说话,教他休哭,他就不哭了。”

女婿当众说丈母娘的孩子像自己的。这性质比春梅还严重——春梅只是捕风捉影,陈敬济却弄出个当事人。

奶妈把话传给吴月娘,吴月娘震怒,气晕过去。缓过来之后,听从孙雪娥的计策,安排武斗陈敬济。大院的丫鬟婆子们拿着棍棒在后院埋伏起来,派人把陈敬济叫到后院,把大门关上,对着陈敬济一顿痛殴。

陈敬济把裤子脱了,直撅撅地把丫鬟婆子们唬走,才得以脱身。之后他就远离了西门大院。

5

春梅走了,相当于自己的秘书被拿下;陈敬济走了,相当于勾结贿赂自己的下家被拿下。潘金莲彻底失去希望。

对付此时的潘金莲,已然用不到秋菊这种层次的人,其他人自会出手。

潘金莲之前得罪下的人(包括同为副总的孙雪娥),开始点火。孙雪娥建议吴月娘说——

把那淫妇教他领了去,变卖嫁人,如同狗臭尿,掠将出去,一天事都没了。平空留着他在家里做甚么!到明日,没的把咱们也扯下水去了。

孙副总的意见很明确:把潘金莲赶走。

这些话中,最厉害的是“到明日,没的把咱们也扯下水去了”,意思是潘金莲干尽丑事,还留着她,会让群众对西门大院有看法,甚至会对西门大院的领导有看法……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吴月娘安排人,把潘金莲狠狠批判了一番,然后就把她带走了。

再之后,民间侠客武松出场,为兄长复仇,杀死潘金莲,掏空内脏,暴尸街头。

6

秋菊在处理潘金莲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吴月娘已经给她贴上了“爱打小报告”、“出卖主子”的标签。这样的人断然不能留在自己身边——今天打别人的小报告,明天很可能打我的小报告。

打发走潘金莲第二天,吴月娘把秋菊以五两银子的价格,卖掉了……

从第一次发现潘金莲跟陈敬济通奸,到潘金莲被赶出西门大院,秋菊的表现乏善可陈。拜错码头、没能收集证据,这些客观方面的败笔就不说了。她最大的败笔是把这次举报的角度弄错了。

秋菊举报的角度是潘金莲养女婿,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摆在台面上,在吃瓜群众眼里是个大事儿,在私底下,有时连个屁都不如。根本触动不了吴月娘,吴月娘也就懒得搭理。

如果秋菊的立意高一点,换个角度,事情就不一样了。比如她可以说,潘金莲和陈敬济通奸并不是图一时爽快,而是奔着大娘和大娘的儿子去的。他们有个惊天大阴谋:试图生个孩子出来,跟大娘的孩子争财产,说不定还要争接班人的位置。为了造人有备份,还把春梅拉上。

当时西门庆已经死了很久,新出生的孩子不可能是西门庆的。这样的阴谋论很荒诞。但不是没有可能啊,有过先例的——哪吒不就是怀胎三年多才生下来的么?到时难保潘金莲不说自己怀了个哪吒!万一真的弄出这么一出儿,吴月娘就算不被撼动,也够难受的,能不立刻出手整治

上面说的如果,如果成立的话,秋菊就不是那个整天被西门大院欺负的秋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