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朗的吟诗里
回味最美的春色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这首北宋诗人王令的《送春》,
描绘了暮春时节的婉约景象。
古人曰:
冬读经,夏读史。
春读诗,秋读集。
应对着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法则,
人在冬季要修身养性,
适合读经。
夏天则要培根固原,
适合读史。
秋天是人安身立命之时,
需要熟读诸子百家的书。
相比之下,
春天既美丽又美好,
面对大自然的生机与馈赠,
人需要懂得感恩和赞美。
所以,吟诗是最好的选择。
春夏秋冬,
风花雪月。
古今诗人,
写得最多的,
一定是赞美春天的诗篇。
在春天即将隐去的日子,
在人间最美的绚丽时节,
吟诗品茗,
回味诗中封存的最美春色,
定是一件最雅致的事情。
就让我们一起回顾,
朱熹的那首《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天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