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亚洲杯,年轻的中国姑娘们3连胜晋级4强,更可喜的是70:69一分险胜奥大利亚女篮,将女篮世杯亚军拉下马,打破了25年不胜奥大利亚女篮的尴尬局面。
中国女篮3战净胜对手71分强势晋级,对中国男篮有何启示?当然,如果是泛泛而谈,男篮和女篮没有什么可比性,但从技战术层面、新人挖掘、人才储备等方面考量,女篮近两年的蜕变,确实值得男篮认真的思考和学习。
一是新人的挖掘和迅速成长。本次女篮亚洲杯,因世界军人运动会、伤病等原因,有5名主力没有随队出征。除了邵婷、高颂、刘佳岑,其余9人均是青一色的90后,像陈明伶、石小烨等小将还是第一次出现在洲际赛事的12人大名单中。更令人欣慰的是前三战,除队长卲婷发挥出色外,基本上是90后挑大梁,像00后小将陈明伶首战登场便有亮眼表现。新人的成长当然离不开地方队和基层体育主管部门的培养,但也要国家队“伯乐相马”。在同一环境氛围下,中国男篮在新人挖掘方面却碌碌无为,即使在联赛中发现一个两个,要不不敢带,要不带了不用。
二是人才储备充足。许利民接任女篮主教练后,给人的感觉是人才储备充足,每次国际大赛都有新面孔,而且凡进入大名单者,都有上场表现的机会。像韩旭、李缘、王思雨、武桐桐、李月汝等新人,经过大赛的历练迅速成长,逐步具备打硬仗、打恶仗的能力,像与奥大利亚女篮的比赛,能9秒翻盘,除了邵婷的准绝杀,王思雨最后5秒的死亡抢断也功不可没。
三是教练的执教水平和能力。与奥大利亚女篮的比赛,中国女篮的体能明显处于下风,许指导在球员的使用和体能分配上均能做到“恰到好处”,每次换人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每次暂停都能解决问题,打球的人多,主力队员的体能可得到有效的缓解,潜力则可得到充分释放。而男篮则不然,眼看要输球顶不住了,才换上替补去应付一下,结果3名内线打了两场球就体力透支,第三战委内瑞拉,3内线几乎是跳不起,跑不动,被对手虐暴21个篮板。还有如:被动换人、坚持8人战术(教练接受采访时说是10人轮换,但从4替补个人出场时间看,实际只有8人多一点)、死用3后卫放弃锋线球员等都是输球的重要原因。
男篮世界杯已成过去,但仍有人把输球责任归咎周琦和郭艾伦,这是完全不公平和不负责的偏见。输球不要紧,关键是要认真汲取经验教训,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那么,中国女篮的迅速崛起,应该对中国男篮有所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