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所有爱好摄影、励志成为摄影师的人来说,布鲁斯·巴恩博都是一座无法绕开的山。他在风景和建筑摄影上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而对于光线和色彩的运用更是无人能及。
1960年代,巴恩博辞去工作,以狂热爱好者的身份踏进摄影界,因为其数学和物理学的教育背景,他的摄影作品往往拥有极独特的视角和抽象意义,《裂缝峡谷》、《1998作品集》等均被各大博物馆收藏。
今天我们搜集了他最为人称道的13副作品,并由巴恩博本人讲述这些作品的拍摄过程和心得,希望能够为大家的摄影创作提供一些灵感。
《格兰马草和杜松木》
“在犹他州的沙壤上,我发现了这棵小草的顶部长成了圆环形。当大风粗野地摇晃着它,我把它拉起来以便拍摄。在不远处我发现了一块有裂口的杜松木,于是就把它作为小草的底座。我把小草放到木块的裂口中,然后把对焦遮光布挂在卡车上作为背景。”
《浣熊的足迹》
“干燥的河床上,龟裂的污泥留下了浣熊的爪印。在这片火灾后的景象中,这是我找到的第一个生命迹象,它让我的眼中流出泪水。”
《黄昏的卢浮宫》
“这幅照片的主导形状是金字塔(博物馆门口)干净利落的三角形,以及由人行道形成的形状。这些形状与古老宫殿上的华丽建筑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对位。这幅照片带有轻微的褐色,以强化黄昏的感觉。”
《山谷与尖端》
“我把裂谷柔和的曲线看成是宇宙力量的一种视觉象征, 如果我们可以看到天体(恒星、星系、行星等)之间的力量,而不是看到这些天体本身,那它们或许就是这样的。我觉得这张照片很好地表现了这种天体现象,它含有一种特殊的优雅和神秘感。”
《山谷与云》
“这幅作品的所有兴趣点都位于下半部分,因为天空几乎是一片纯黑。影调的不平衡可以让人产生不确定性和迷失感。”
《羊群》
“照片中的绿色几乎是单一的颜色,但它对影像是必要的,因为它有祖母绿宝石一般的明艳色彩。河边的植物构成了有趣的形状,形成了构图趣味。而左上角的样群则为图像增加了额外的惊喜。 ”
《地球中心的风景》
“如果地面裂开,你在地球中心看到的风景也许就像这张照片一样。当我背包穿越鹿皮谷,遇到这个风景的时候,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红光给人高温的感觉。那种感觉是震撼的,甚至让人恐惧,但同时也很有吸引力。”
《日出》
“我把相机正对太阳,用前景的树把阳光挡住。12月份的寒冷早晨,薄雾在阳光下的沼泽中升起,我把最暗的阴影部分的曝光等级提高,这样就可以表现出魔法般的效果。”
《克拉伦斯·金峰》
“这一曲雄伟的花岗岩渐强乐章,随着夜色抒情地升起,每一条山脊、每一面山壁渐渐显现出来。我用红色滤镜去除所有雾气,并压暗了蓝天,从而使云得到了强调。”
《星轨》
“在1976年的一次美国红杉国家公园背包旅行中,我对天空进行了3个小时的曝光,其中前一个半小时,天空上挂着一弯新月。在约3353米的海拔上,月光为前景提供了足够的光线。我把镜头对准北极星,剩下的曝光时间则拍下了星体的轨迹。”
《反光的水洼》
“朝着太阳的方向,我仔细地放置好照相机,让水洼表面可以在云最接近太阳的时候(而不是只有太阳的时候)看到反光。从太阳和云到前景的砂岩,反差超出了正常的范围。”
《优美的沙丘》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大概是下午2点半,这是“好的风景只能在日出或日落前后拍摄”的反例。大地的坡面从左向右(或从东向西)缓慢爬升,这张照片在11月上旬拍摄,当时太阳的角度相对较低。所有东西完美地组合成这幅极具表现力的、开阔的午间风景。”
《城市立体派》
“我希望把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城市几何研究提高到抽象的级别。结果,我创作了一组独特的影像,我称之为“城市立体派”。我的灵感来自于立体派绘画。每一幅影像,都是用独特的手法创作的,但大部分都是采用了共同的方法。我用同一张底片,进行若干次短时间曝光(例如5秒)。每次曝光,我都把裁成几何形状的卡纸(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直接放在相纸上,遮挡其中的⼀些部分。卡纸的摆放并不是随意的,因为每次曝光,我都可以在全开光圈的条件下,通过放大机的红色滤镜看到投影的影像。”
以上部分图文摘自
人民邮电出版社——《摄影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