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专栏 | 如何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19-10-09     健康吉林12320

长春市中医院眼科主任程卓,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12320健康热线”栏目,专题讲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防治”方面的问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患了糖尿病,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决于:患病时间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性。另外,1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且严重,2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要晚一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

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胰岛素代谢异常,引起眼组织、神经及血管微循环改变,造成眼的营养和视功能的损坏。微血管是指介于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小于100~150µm的微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网,是组织和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液成分的改变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使血-视网膜屏障受损。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色素上皮细胞间的联合被破坏,造成小血管的渗漏。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视网膜及肾脏,是致盲、肾功能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逆么?

患者一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来说是不可逆的,而且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为高血糖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发生病变,这个时候毛细血管的周细胞坏死,随后内皮细胞也变薄,内屏障功能受损,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由管内渗出到组织中,这样就造成了视网膜病变和功能障碍。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的诊断,看看处于哪个阶段,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控制血糖是关键: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逐渐恶化,视力在不知不觉中模糊起来,因此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才能稳定眼底病变。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的一些病理改变,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控制血脂: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脂代谢异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其血脂代谢紊乱更加严重,血脂代谢异常可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4.合理饮食:高蛋白低脂低盐富含食物纤维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高钠易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因此主张饮食中钠盐不宜过多。对于肥胖患者来说,要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

5.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运动可使心血管系统舒缩趋向正常化,各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肥胖者来说,可减轻体重,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液黏度和脂质含量,缓解动脉硬化。当然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易引起眼底血管破裂,从而加重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一般以散步、打太极拳、轻度的肢体活动等较为适宜。

6.定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定期查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以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专家介绍

程卓,长春市中医院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吉林省眼视光与眼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糖网筛防工程吉林省专家委员会委员,健康吉林12320咨询专家,长春市“护蕾计划”健康教育讲师团讲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先后4次参加“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2次参加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医师培训。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视疲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病变等,擅长翼状胬肉、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的手术治疗。

编辑:艾方圆 责任编辑:韩力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431-12320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1gfsG0BMH2_cNUgK4z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