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妈妈大打出手,父母的养育从控制脾气开始,扎心

2019-10-24   妈妈要成长

导语:一个爱发脾气的妈妈,会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

脾气这个被反复讨论又用烂的词,让人咋一听就有点生畏。但脾气深埋在我们的身体里,无论怎样的沉淀净化,一旦点燃就前功尽弃。


对着镜子发现暴躁的样子真丑

人生来只长一双眼睛,我们经常用他来审视别人,却往往忘记审视自己。尤其看到别的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时,会特别的鄙夷妈妈的行为,同时又感同身受的理解,看到那个委屈流泪的孩子,往往会让我想到自家的那两个小子。

冲动的母亲,言行身教出暴躁的孩子

前几天在网上流传着备受争议的视频,只见一个9岁左右的孩子挥手打向自己的母亲,母亲站在在原地,没有还手。网上流传着很多种说法,一是说孩子备受父母的溺爱,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超高的满足,把孩子照顾成了“白眼狼”。还有讨论孩子的感恩之心的,现在的孩子大多自私自利,有什么东西都紧着孩子,才养出了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孩子。


我们不知道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但脾气如此暴躁的孩子,要么家里又一个拳头相向的父亲,要么孩子的母亲也是个脾气暴躁却经常动手的妈妈。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有源可追,他们的世界里在一遍一遍重复着父母的行为。

我就是典型的暴脾气妈妈,孩子有什么不顺我心或是不顺我意的事情,经常会气血攻头的河东狮吼,前几次吼过的孩子,被妈妈的这突如其来的言行彻底吓坏了,他们特别的顺从和听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学会了妈妈吼的本领,开始对妈妈,对周围的小朋友和爷爷奶奶展示他们的这项本领。


慢慢的他们适应了这样的交流方式,学会了妈妈吼叫技巧用于交际。我是在孩子上一年级以后发现孩子的这种行为的,孩子真是家长的照妖镜,一言一行,一个动作,被他们都表现的如出一辙,一之手掐腰,一只手指着你:

“那个妈妈你怎么老是这样不听话,我受不了你的,滚出去!”

当时看到孩子这样完全的惊呆了,这不就是平常的我吗?他是那样的用尽力气,全身充满着负能量,能吞下一头大象,那样子吓人,又惹人讨厌。

真的不是谁不经学习就可以做父母,后来我尝试着阅读自我成长及育儿的书籍,《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养育男孩》,《深度自然游戏》,《孩子我愿意这样爱你》等等看了许多关于育儿及父母成长的书籍。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家长的功利心特别重,对自己付出的东西完全的追求回报,而不是带着观察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去听孩子的行为,和行为背后的原因。那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控制出脾气呢?


01.多看一些关于父母成长类的书籍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非暴力沟通》,书中有很多真实的案例,父母常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解读孩子的行为。如果有一种方法让我们有效的沟通,站在理解孩子的行为上解决问题,相信很多的事情都能很好的解决。

比如:孩子把刚刚你为他准备的牛奶弄撒了,孩子很抱歉,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妈妈。你看到满身和地上的牛奶,会怎么做?很多父母听从大脑的原始指令,用最生理的反应解决问题:“你怎么回事,每天捣乱,你什么时候能消停,想气死我呀?”

经过思考后的妈妈:“牛奶撒了,你喝的太急了吗?你看怎么处理一下?

第二种妈妈的语言并不太多,而孩子能看到尊重,并能把场面处理好。孩子拿过来毛巾,垃圾桶,尽管处理的不干净,但孩子下回会注意怎样避免撒掉牛奶。而第一种孩子的要么站在一边哭,要么用同样的语气来回应妈妈。


02.用幽默的话语来化解彼此的坏脾气

我家的孩子已经随了我们的坏脾气,怎样才纠正过来?

脾气大部分是后天形成的,6岁之前是关键期。那孩子是不是脾气坏了,就纠正不过来了?

其实不完全这样,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作为父母不要硬碰硬,用”以柔克刚“的方法来拆解孩子的坏脾气。

和孩子意见不统一,他会瞪着圆圆的大眼睛,满脸的怒气。

我平时就是这样做:“你看看你那浓眉大眼,脸上闪过一道寒光,差点没把把我电死。你就这么忍心对待疼你,爱你又温柔的妈妈吗?怎么舍得用这样的眼光看我?”

儿子的反应通常是瞬间温柔:

“妈妈我没有吓着你吧?”然后抱抱我,和弟弟屁颠屁颠的玩去了。

再好的脾气也有爆发的时候

作为父母要正确的看待脾气,脾气是体内郁结的一股煞气,如果不能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就要找到排解情绪的出口,和孩子一起运动,找个释放的情绪的方式。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单单是陪伴,而是教会孩子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脾气每个人都有,像《小欢喜》中的刘静,她的脾气很多家长都羡慕,但因为得知病情,在开车的道上和人起了争执。脾气不可怕,它需要我们正确的化解和引导,让他转变为我们所用的动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注妈妈要成长,我们一起关注健康,关注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