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周谷堆、新中菜市检测结果来了!还有……

2020-06-19     爱上合肥

原标题:合肥周谷堆、新中菜市检测结果来了!还有……

据最新消息

6月13日至14日

合肥市疾控中心检测人员已对

周谷堆、新中菜市两大批发市场

三文鱼进行了取样检测

昨日

小爱从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获悉

两大批发市场此次取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麦德龙超市检测结果也为阴性

瑶海区

近日,瑶海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严防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重点检查食品进货查验记录、进口食品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检疫证明文件、人员健康管理等内容,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记录相关要求,不得采购、贮存和销售无溯源凭证、来源不明或过期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84人次,检查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便利店、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共140余家次,督促整改13家。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深入开展排查工作,持续加大排查力度,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庐阳区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庐阳区市场监管局反应迅速,积极应战。

6月13日,该局根据12日晚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检出新冠病毒阳性的情况,立即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加强对食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销售经营者、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强化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工作。

6月15日,该区领导、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带队摸排庐阳区所有菜市场销售三文鱼情况,及与北京新发地、京深海鲜等市场的人员与业务往来情况。

据庐阳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疫情风险新变化,该局及时调整防控重点,加强市场巡查,重点检查菜市场、大型商超商品(特别是进口食品)索证索票,经营场所消毒消杀,入场人员佩戴口罩、测体温、扫安康码等工作,督促各类市场主体将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小爱也从安徽省消保委获悉,近日,北京市新增多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且溯源调查显示与市场和生鲜食品有关联!

为此,安徽省消保委发布13号消费提醒,

提醒消费者,

在不放松个人防护意识,

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同时,

也多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情况!

社区团购食品一定要能溯源

其销售的食品种类繁多,不仅有新鲜蔬果、生鲜水产、禽类肉蛋,还有酸奶、面包、卤菜等加工食品。食品来源也不一而足,有正规厂家、商家产品,也有所谓原产地直采、农户直销、手工制做的食品。

这其中如何保障食品品质是关键,消费者一定不要仅图方便,要选择能够保证溯源和安全的食品。

摊贩饮食也要看资质

刚刚实行的《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要求建立食品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贩监管制度,实行食品小作坊登记制度和小餐饮、食品摊贩备案制度。

即使是小的食品作坊和摊贩也有小作坊登记证、小餐饮信息公示卡、食品摊贩信息公示卡,卡上将载明经营者的姓名、食品品种。

散装食品也有标注

《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明确规定,散装食品销售也应在摆放食品的位置、容器、外包装上有标签,标注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并且清楚明显,容易辨识。

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采取防尘防蝇防鼠防虫、设置隔离设施、提供专门取用工具等措施,防止污染。

外卖餐食要看包装

消费者在通过网络购买食品的,一定要选择其外包装和运输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如,一些餐饮企业和外卖网站会给外卖食品加上食安封签,避免外卖食品配送时安全和交叉污染,这值得提倡。

外卖还应有随餐小票或者清单,要标注食用时间提示和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网络平台名称、订单编号等信息。

结合现状,

很多网友都会关注:

生鲜食品现在还能吃吗?

生鲜食品还能吃吗?

病毒学家专家表示,“新冠病毒的宿主为哺乳类动物,三文鱼和海鲜不是新冠病毒的宿主,不会感染病毒,体内不会潜伏新冠病毒。但是表面可能会因为环境而存在病毒。

由于进化距离太远,在人肺的病毒一般不会传染给鱼类,鱼类鳃上的病毒也不可能传染到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鱼类是变温动物,人类是恒温动物,病毒要穿行在不同温度的动物中很不容易,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人类与鱼类共患的病毒疾病。

不过,由于目前不知道三文鱼等海鲜类产品上的病毒到底来自何方,所以暂时不要生吃三文鱼。

烹调的高温能够有效让病毒失去活性,因此建议大家尽量把三文鱼做熟再吃。

专家表示,冠状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差,常规包装的食品经过灭菌以及长时间的储存、运输,带有病毒的风险较低。生鲜产品因为需要冷藏冷冻,相当于给病毒提供了庇护所,因此可能有风险。但只要做熟了就不用担心。

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不必囤货各种食品。各超市都会继续供应充足。蔬菜水果完全不会受到影响,更加不必囤水产肉蛋等生鲜产品。

尽量避免接触生鱼生肉等食品原料。去购买时最好带上手套,在购物筐中避免它们与蔬果或其他熟食物接触,回家后及时分装处理,无论案板、菜刀、容器,都要生熟分开并及时彻底清洗。

接触任何生鱼肉海鲜包括生鸡蛋壳之后,都必须马上彻底洗手,然后才能接触其他食物和器皿。否则有很大的交叉污染风险。

延伸阅读

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夏季低风险地区防护指南,分为场所篇、单位篇、人群篇三大部分,增加了食品消费者、食品从业人员等人群的防护要求,特别提出食品消费者在处理生的肉、禽、水产品等之后,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

但生肉不直接冲洗怎么洗?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可以用器皿装水来清洗,之后再清洗器皿。可以用盐水、碱粉或我们用的一些洗涤灵对器皿进行消毒,这些东西都能起到清洁的作用。

小爱再次提醒大家:

入口的东西,

一定注意安全!

编辑 | 小狸

‍ 素材来源 | 合肥晚报、工人日报、丁香医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viEY3MBfGB4SiUwcg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