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至,菱角鲜。
春日,细雨靡靡;夏日,倾盆大雨不断。天气一冷,转而入秋,雨水顿时少了。水位一低,菱角就显得突兀起来。秋天就像一只手,把美味的菱角,托出了水面,等着有心人来采摘。
江南之地,三步一池,五步一塘。乡里人家,物尽其用,但凡有池塘,总不忘栽些红菱。到了秋天,大木盆做成的简陋小船,往红菱中划去。不多时,载满了大半盆的菱角,缓缓而归。
菱角红艳艳,堆满了大半个木盆。盆里的孩子,雀跃着,跳下木盆,将菱角一堆堆往家里头搬。乡间人家,谁也没有专门采菱角的小船,多半都是废弃的木盆,将就而成。木盆小,于是采菱角的任务,便交给了孩子们。
菱角,食法多样。
清炒或凉拌,自然是不错的。秋天里,气候还不算寒冷,许多地方秋老虎仍未远离。来一盘清爽的凉拌菱角,舌尖都能生出丝丝凉意。
以鸡汤煨之,这是清代袁枚的建议。菱角鲜,鸡汤浓,一鲜一香,煨至不分你我,鲜香皆备,那就是味蕾上的绝佳享受了。
当然,要煨鲜菱,首先得选对菱角。
这方面,袁枚也不遑多让。怎么挑选菱角?现起者才鲜,浮水面者才嫩。寥寥数字,道尽了采菱角的诀窍。现采现做,才够新鲜;浮水面的,才够嫩。鲜嫩兼而有之,这道煨鲜菱,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要做到最好,除了食材好,汤底好,还得作料好。
煨鲜菱,加点新栗或白果,这是最好的;不然,加糖亦可,不过口味不如前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简单几句,就将一道煨鲜菱,勾勒得栩栩如生。
水乡人的记忆里,大多有着这么一道,万千美食也比不上的煨鲜菱。这道煨鲜菱,只能用旧时的柴火灶,慢慢煨。菱角洗净,入锅,盖上木头的锅盖。一把把的柴火,添进灶中,噼啪响的声音此起彼伏,而香气也渐渐漫出铁锅,四处飘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