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号,前红花会成员贝贝在直播时剁了一根手指。
原因很复杂也很魔幻,但总而言之一句话:有人质疑贝贝睡粉,他就一怒之下剁了小拇指。
8月6号,红花会宣布解散。
随后,贝贝被CAPA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列入主播黑名单,在行业内禁止注册和直播,封禁期限5年。
一地鸡毛之下,或许绝大部分吃瓜群众都不知道,《中国新说唱2》已经播了一大半了。(《中国有嘻哈》从第二季开始改名为《中国新说唱》,所以《中国新说唱2》也可以理解为《中国有嘻哈3》)
吴亦凡、潘玮柏、邓紫棋、张震岳、热狗卖力吆喝两个月,热度还敌不过剁了一根手指的贝贝。
回看中国说唱这两年,真应了《桃花扇》中的唱词:“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幻象成真歌舞升平”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两年前《中国有嘻哈》爆了的时候,说唱也曾火遍大街小巷。
即使你没有从头追到尾,但也一定在火锅店听过“老子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或者问过别人“你有freestyle吗”。
《中国有嘻哈》总决赛的时候,爱奇艺在片头气势磅礴地打出几个大字“2017,嘻哈风潮席卷而来。”
那时,不管是新入坑说唱还是喜欢说唱很久的观众,都满心欢喜地以为中国说唱自此正式走出地下,紧跟着《中国有嘻哈》这个盛大开场的,必定是更加繁盛、更加欣欣向荣的发展。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GAI退赛《歌手》之后算是正式退出大众视野,曾经在《我要上春晚》与《蒙面歌王》上的露面都变成了昙花一现。
VAVA还带着“中国第一女rapper”的头衔,但自《中国有嘻哈》之后,她最出圈的一件事或许是拒领“2018全球华语金曲奖”的奖杯。
艾福杰尼跟欧阳靖做了《青春有你》的说唱导师,但如果不告诉你《青春有你》是《偶像练习生》第二季,你大概率分不清它和同期播出的几个选秀节目有什么区别。
这些还算是留在娱乐圈的rapper们,《中国有嘻哈》里火了的rapper,还有很多回到了地下。
嗓音比杨坤还低沉的鬼卞辞了小学老师的工作,结了个婚,还开始了巡演。
鬼卞微博里@的法老也参加了《中国有嘻哈》,还去了《中国新说唱》(《中国有嘻哈》第二季)。
还有一些人选择跟这个节目死磕。
《中国有嘻哈》里跟辉子合作写出《time》的小青龙又参加了《中国新说唱》。
《中国有嘻哈》的全国六强黄旭今年参加了《中国新说唱2》。
观众叫得上名字的rapper就那么几个,大都各自走上了不太相同的路,但唯一的相同点就是——大家的知名度远远赶不上最初。
2017年的夏天,后来的冠军GAI在九进六的舞台上唱“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见光明;梦里花开牡丹亭,幻象成真歌舞升平。”
这些rapper们最好的时刻似乎永远地留在了那年夏天,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后,迎接他们的是漫长的寒冬。
回过头看,那些属于中国说唱的繁华盛景,倒真像是一场幻象。
“全世界也只有一个我”
中文说唱淡出大众视野,其实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那些接二连三的丑闻,说唱在中国也很难保持最初的热度。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好rapper的稀缺。
大众意义上的好rapper,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足够的记忆点。
毕竟在层出不穷的选秀节目里,被大家记住是之后一切的前提。
而《中国有嘻哈》,基本上找到了说唱圈里,最有记忆点的那些rapper。
这也是很多选秀综艺火不过三期的通病。
第一季找的人不够好,那就不会爆,第一季找的人够好,就会榨干本来就不大圈子,导致第二季第三季后继乏力。
而《中国有嘻哈》的选手们,从穿着上班族的衣服唱《还钱》的孙八一,到怼天怼地方言说唱的GAI,再到长相清秀旋律轻松、甚至名字都是“你的男孩”的TT,几乎每一个都带着浑然天成的记忆点和话题度。
可以说,《中国有嘻哈》之所以能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群足够独特的选手。
这种与生俱来的独特性,跟节目组硬凹出来的人设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鸿沟,而这个鸿沟在《中国新说唱》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新说唱2》的节目组也试图为rapper们制造一些记忆点,但当选手本身的特性不明显、节目组水平又有限的时候,呈现出的效果就十分尴尬。
比如选手们竞相争夺谁来扛00后的rap大旗。
再比如选手们都不约而同地疯狂强调自己的家乡。
年龄、家乡,这些人人都有的东西,从来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选手被大家记住的原因。
选手之间没有独特性,带来的结果就是:即使是认认真真追看《中国新说唱2》的观众,都记不住这些rapper们谁是谁。
不过是一个个面目模糊高喊口号的影子罢了。
比起记忆点,对于中国说唱来说,更致命的问题还在于rapper实力的滑坡。
还是那句老话,好rapper就那么多,第一季就被挖空了,自然后继无人。
而新人的成长速度远远跟不上说唱节目的更新速度——因为说唱要靠自学。
唱歌有诸多专业院校和科班教导,乐器更是随处可见的琴行和老师,甚至同为亚文化的街舞也有不少人开班教学。
但说唱的技巧基本上全靠自己摸索。
没有老师、无处学习,意味着rapper们在说唱路上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成为案例,被他们当风向标看齐”
虽然说唱不再能作为主线支撑一档选秀节目,但在《中国有嘻哈》之后,这种音乐形式确实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说唱成为了衡量爱豆实力的一部分,歌手也愿意在表演中加入说唱这种表现形式。
诸多在《中国有嘻哈》里处于鄙视链底端的练习生们,后来都在属于他们的选秀里崭露头角。
《中国有嘻哈》的参赛者身份甚至侧面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偶像练习生》里的小鬼、朱星杰,《创造101》里的yamy、强东玥,乃至《以团之名》的周艺轩,在参加练习生为主的选秀时,都或多或少地用《中国有嘻哈》这一履历来证明他们的rap水平。
男团女团里也有了rap担当这个角色。
rap成为了偶像工业中的一部分,但这种形态的变换也挤占了公众对于说唱节目的关注。
承认吧,虽然《中国有嘻哈》决赛里,欧阳靖在舞台上问大家:“你们爱嘻哈吗?”
如潮的观众齐声回应:“爱!”
但观众们在爱嘻哈的同时,也爱着街舞、滑板、悠悠球……
太多的亚文化争相涌入互联网,太多的平台争先恐后地制作下一个《中国有嘻哈》,太多的综艺让人眼花缭乱。
而观众就这么多,今天高呼“我爱嘻哈”的这些人,明天就投入了街舞的怀抱。
观众当然没有错,找寻放松的方式是每个人的自由,小编自己也日常追五个以上的综艺节目。
只是中国说唱,确实在大众注意力不断被牵扯拉锯的过程中,渐渐变成了各个节目中的点缀。
即使它真的慢慢进入了主流音乐体系。
GAI最近唱了哪吒的主题曲,凭借着哪吒的爆火,再次回到了大众视野。
不过其实一年前,GAI在《歌手》上演唱《沧海一声笑》时,他的一只脚已经迈入了主流音乐圈。
随后的退赛斩断了大家的期待,那时候,很多人都以为这是说唱彻底回归地下的标志。
2019年回看,则会发现,《沧海一声笑》并没有成为主流音乐舞台上的rap绝响,当年的GAI反而是开了rapper上《歌手》的先河。
这一季《歌手》,刘欢请了《中国新说唱》的亚军那吾克热助演,巧合的是,刘欢选择的曲目也是《沧海一声笑》。
虽然《歌手》越来越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依然是华语乐坛最有公信力与存在感的音乐节目之一。
在这个舞台上,GAI与那吾克热通过《沧海一声笑》建立了某种奇异的联系,大众市场上开拓前路的探险者与无人问津之际崛起的后来者先后演绎同一首歌,区别则是rapper们从歌曲的灵魂变成了表演的绿叶。
同样是这一季《歌手》,陈楚生找了《中国新说唱》的全国六强王以太帮唱。
王以太在词里写“演绎Hip Hop人的精气神”,节目组的字幕里打出“演绎Hipa(嗨趴)人的精气神”。
这种形式上的矛盾与模糊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国现在的说唱文化。
它确实存在着,但却已经不一样了。
“风格服务于大众”
中国说唱的变化,当然跟政策有关系,但也不只是政策的原因。
平台方无限放大的自我审查和自我阉割,直接导致了《中国新说唱》口碑与热度的断崖式下跌。
《中国新说唱》里第一个登台表演的rapper,来自清华大学。
歌词里也在不断强调母校。
清华大学的多雷表演完之后,表示清华是中国最有说唱范的大学。
然后节目组就切到来自北京大学的rapper孔令奇,孔令奇不负众望地表示“北大是最有文化的”。
后面出场的rapper,节目组也不再强调他们的说唱风格、特性,而是强调他们的学校。
是不是完全可以改个名字,叫《名校有嘻哈》。
到了《中国新说唱2》,爱奇艺似乎意识到了上一季存在的问题,导演车澈还煞有介事地公开了道歉信,其中专门有一个部分回应节目氛围过于peace的问题。
这一季里,可以看到节目组确实有意放大了争端,选手之间火药味重了不是一星半点。
但不过两年时间,大众对于这些火药味的宽容度已经彻彻底底地变了。
观众在两年时间里变得越来越严格,戾气也越来越重,互联网上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吵得不可开交,遇上看似岁月静好的画面都能掰扯出暗流涌动的争执,然后放肆撕逼。
更何况是这种明晃晃的diss。
可以想见,再遇到节目中出现的选手互相diss的场面,弹幕会是怎样的针锋相对恶语相加。
这不仅仅意味着大众对于节目中火药味的质疑,还意味着名为“嘻哈”文化中的反骨、叛逆与愤怒跟主流文化中的love&peace的格格不入。
所以主流观众可以接受“说唱”这种表现形式,却很难认同rap背后的嘻哈文化。
没有谁会讨厌《卡路里》中yamy和sunnee念出“别让卡路里卡住你”,毕竟单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的说唱,只是为歌曲增添了更多的变化。
但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嘻哈,它对主流的批判大家不愿意聆听,对社会的指责大家不愿意认可,甚至这个文化中最娱乐化的互相diss也被大家视为“想红”和“挑事”。
所以《中国有嘻哈》改名为《中国新说唱》,这个文化在融入主流的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地剔除了所有所谓的“负面内容”,彻底被驯化为一种名为“说唱”的表现形式,就连“Hip Hop的精气神”也只能被解读为“Hipa(嗨趴)的精气神”。
当然,这个衰落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rapper们的自食其果,因为“愤怒”与“冲动”、“反判”与“宣泄”有时只有一线之隔,显而易见的,诸多负面缠身的rapper们都越过了这条线,顺势推动了嘻哈文化的坍塌。
但作为一个喜欢说唱的听众,看着眼前的断壁残垣,回忆两年前的牡丹幻象,总会忍不住想,如果一切能重来,说唱在中国会不会有一个不同的结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