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案》通过,国防支出高达7380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约2.8%。
更为重要的是,在国防支出中多了太空军预算。
作为里根的“铁粉”,特朗普终于在任内做成了一件倡导“高边疆战略”,推进“星球大战计划”的里根总统未尽的大事,成立了天军新军种和太空一级司令部。
早在2019年,特朗普下令组建太空军后,五角大楼开始规划军事用途的自主轨道空间站。
《环球时报》此前引用俄罗斯总参谋部作战总局第一副局长维克多·波兹尼希尔的说法称,美国在太空部署武器可以直接对俄罗斯、中国或其他国家实施先发制人式打击,摧毁发射初期的弹道导弹。
这意味着,太空战并非只存在于《复仇者联盟》《星球大战》等科幻电影中,太空武器也早已到了能够真实作战的程度。
“星球大战计划”遗产
美国太空司令部并非一个新生的军事机构,早在1985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曾设太空司令部,并高调推出“星球大战计划”。
该计划由“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和“反卫星计划”两部分组成,合计预算高达1万多亿美元。计划建立四层防御体系,要求对来袭弹道导弹总拦截率高达99.999%,同时还具备对卫星的拦截攻击能力。
苏联解体后,一直有观点认为,“星球大战计划”就是一场彻底的骗局,只是美国政府为了拖垮苏联而采取的一种宣传手段而已。
但客观讲,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并非忽悠,是实实在在的太空科技振兴计划。美国此前三任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相继打造的导弹防御体系就是“星球大战计划”的缩影。
不仅如此,“星球大战计划”带动了美国基础科技的全面发展进步,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计划、先进通讯技术等。
也正是美国这些太空技术的不断积累,才让特朗普在任内具备发展太空军的坚实基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在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中,发展了诸如反卫星的X-30/33以及“智能卵石”等太空武器。其中“智能卵石”只有1米长、45公斤重,小巧灵活,需要时可以在太空自动攻击目标。
此外,美军也在1985年成功试验了机载反卫星导弹。至于其他的反导武器更是成果累累,包括美国的航 天飞机计划也是美国太空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太空武器的发展看似烧钱,但绝对值得,是“星球大战计划”留给美国的大量先进技术遗产,如美国现在发展的激光武器、 X-37B“太空战斗机”、高能微波武器、反卫星导弹等等。
激光武器,听起来很科幻,现实中确实具备强效攻击能力。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去年公开表示,正在研制的“自卫式高能激光演示器先进技术演示计划”在测试中成功击落多枚来袭导弹。
俄罗斯2009年也曾重启机载激光器反卫项目,计划研发的激 光武器能够通过密集能量激光脉冲致盲敌方卫星或烧穿敏感的光学器件和传感器,可以攻击低轨运行的侦察卫星。不过后来缺钱,到2011年又暂停了。
“空天母舰”
不止美国留下了丰富的太空武器资源,苏联也为俄罗斯留下众多武器遗产。俄罗斯领导人曾表示过,随便复活苏联武器库的几样大杀器都是惊人的。
此话不假,苏联时期,定向能武器、高超音速导弹、弹道防御系统等新概念武器在“冷战”时独步全球,甚至领先于美国。
定向能武器是一类利用波束能量攻击目标的远程武器,按发射能量类型可分为微波武器、激光武器等。
苏联的“红星战”计划也远早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该计划包括“背景1”“背景2”两大计划,其中重点研制定向能武器、空间战斗站、空间卫星网,并提出对弹道导弹拦截率要达到99.8%。
早在1965年,苏联就开始研制激光武器,A-60作为激光武器飞行试验平台于1981年首次升空,而到了1984年,A-60首次用激光成功摧毁了空中标靶。
1984年,苏联研制新型太空激光武器系统。空间战斗站计划就是结合苏联的空间站技术、“暴风雪”航天 飞机以及激光武器平台打造的天基武器系统。
苏联科学家早期甚至设想以“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为载机,内部安装旋转式支架,放 入5架MAKS空天战斗机,如同左轮手枪一样发射。看似天方夜谭,但这就是“空天母舰”的前瞻概念。
苏联为此一共建造了8架“暴风雪”航天飞机测试机、试验机等,但这个庞大的计划随着苏联解体而永久搁置了。同样,空间战斗站计划还催生了苏联大型“能源”运载火箭的发展。
但不管如何,苏联军事技术遗产让俄罗斯至今受益匪浅。如今,普京引以为傲的“先锋”和“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海神”核动力鱼雷等都与苏联昔日的先进武器计划相关。
不仅仅是美俄两个大国全力发展太空军,就连看似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日本也是脚步匆匆。
2008年,日本颁布历史上第一部《宇宙基本法》,确定了太空发展原则是“非侵略”而不再是“非军事”,同时成立了“宇宙开发战略总部”,并于 2009年制订了《宇宙基本计划》,强调维护国家安全。
至此,日本太空发展的三驾马车格局正式形成:“宇宙开发战略总部”负责决策,“文部科学省”负责管理,“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具体负责实施。
日本的目标就是要发展先进的弹道导弹技术,发展“准天顶卫星系统”,发展侦察卫星系统,发展“探月工程”,发射“金星”探测器,发射“隼鸟”探测器,发展“空天飞机”和货运飞船。
其中,日本的“隼鸟”计划成果丰硕,让日本的小行星探测计划独步全球。
太空武器,如何部署?
特朗普心中最伟大的总统是里根,里根做的最伟大一件事就是 “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计划”核心就是“弹道导弹防御”和“反 卫星”,一是打导弹,二是打卫星,手段就是大力发展各类定向能武器。
同样,特朗普的“天军”计划会更加全面,既然变身成为新军种,那就可以在下面成立若干独立的兵种。
其一是,重点发展基于天基的反导系统,并与陆基和海基反导系统一并形成“三位一体”“高低搭配”的全球反导完整体系,并将在外太空机动部署定向能武器,拦截包括中俄积极发展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等超高速目标。
其二是,重点发展反卫星系统,同样也是立足于天基、海基 和陆基的“三位一体”建设。
其中海基和陆基反卫星系统可以有效致盲或摧毁中低轨道各类航天器,如侦察卫星等,天基反卫星系统可以有效摧毁包括同步轨道在内的高轨道航天器,如导航卫星、通讯卫星等,目标就是要通过摧毁其他国家的卫星体系来降低对手军队的信息保障能力。
其三是,重点发展长期驻留的天军部队来实现对天、对空、对地、对海的“察打一体”能力。
这就是典型的攻击能力建设,也是美军重点发展的太空能力。这就会把太空从单纯的信息保障变成“战场”,这对全人类来讲绝非好事,势必会引起太空军备竞赛。
其四是,重点发展和维护好全面的美军天基保障能力。美军强大原因之一就是具备很强的天基保障体系,组建了完整的作战链条,从早期预警、战略战术侦察、导航定位,到通讯、气象服务、 海洋观测等等,让美军作战体系十分依赖于天基系统的保障。
客观来讲,和平利用太空可以为人类科技进步提供前瞻的应用需求,牵引更多的基础科技能力发展,也能极大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可一旦主攻方向彻底跑偏,比如全力打造攻防兼备的太空军,以太空军备竞赛为目标,那对人类的和平发展只能是一场灾难。(作者为著名军事问题专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ZwFXHABjYh_GJGVkk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