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比保健品厂家的“免费旅游”更加让人难以相信的,大概就是武学大师们的中国功夫。
但只有真正的武侠迷才知道,如果想找到真正的武林,不要被那些银枪蜡样头的大师们迷惑。
要善于使用自己敏锐的双眼,寻找那些隐匿在普通人当中的武林高手。
最近发生在石家庄某医院的一场争斗,就让芸芸众生无意间窥探到了这个神秘江湖的一角。
乍一看,这仿佛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架斗殴事件。交战双方既没有提前报出自家名号,也没带什么玄铁剑、打狗棒之类标志性的门派武器。
直到看到了条纹上衣男子干净利落的动作才会猛然意识到:
这样扎实的下盘功夫,这样流畅的招式,普通人没有10年以上的勤修苦练,绝对踢不出如此有力的一脚。
再看地上的男子,在处于劣势时能迅速用铁砂掌挡住头面部,挡住命门的同时还不忘给同门师兄弟通风报信——对,那个掉在地上的方盒子就是传说中能够传音入密的宝物。
此刻再仔细回想争端的起源,这哪里是一场意气之争,明明是在用比武的方式守护自己的武学尊严。
而用最粗暴的手段,做最狂野的公益,就是这场门派之争的终极含义。
拉到客户的数量就暗示着他们的江湖地位,街头巷尾就是他们的武林大会。
实际上,水滴筹因为扫楼打架绝不是偶然的个例。
只要你去翻翻地方网站的社会版块就会发现,比他们打得更激烈的,还有抢生意的健身房,互丢自行车座的共享单车挪车大叔……
人们此刻才发现,那些活在传说中的门派和武功,正借由现代社会“街头抢生意”的名义,以另一幅面孔出现在现实中。
正如城市之间要分一二三线,这武功自然也逃不过三六九等的鄙视链逻辑。
金钟罩铁布衫作为一门主要靠挨揍来练习的外家功夫,多数被用来在闹市区表演胸口碎大石,自然只能躺在武学鄙视链的最低端。
金钟罩铁布衫和胸口碎大石一级学者沙溢。
然而技术含量不高并不意味着没有市场。
这门传统功夫,以遥遥领先的表演精彩度(就是看起来很厉害),以及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常年被各类服饰批发市场以及手机专卖店所青睐。
更何况,金钟罩铁布衫虽说是横练功夫,但若想在造诣上更上一层楼,体内必然少不了雄厚的内力支撑。
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而如何熟练掌握这股内力,也就决定了你的武学造诣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
且看下图两位英雄的同门切磋:这中路大开的招式,这密集的攻击,只有用一股真气撑起刀枪不入的金钟罩,才敢这样贴身疯狂地输出。
进阶修炼者更是可以化守为攻,达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化境。真气所到之处,皆能化作一股剑气,伤敌于无形。
在浏览了众多被路人手机无意拍下的比武大会之后,我们还发现一个规律:
尽管有无数人熟练掌握了金钟罩铁布衫的奥秘,但以绿色为应援色的“OPPO派”绝对是独领风骚的王者。
即使是面对头戴鲜花的移花宫门人“以多欺少”的抱团攻击,小绿人也能以身为盾,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在比武陷入难解难分的僵局时,也总能在对方滴水不漏的防守中准确地看出其练功罩门,蓄势发出致命一击。
同为修炼金钟罩铁布衫,没人比他更清楚——一旦罩门被攻破后真气外泄,任你苦练多少年的铁布衫也无济于事。
多年武功化为乌有,也就只能从此退隐江湖。
“谁在吸我的内力!”
当然,从根源来说,这种功夫还是靠“硬碰硬”取胜。然而弓满易折,弦紧易断。一旦内力走岔,走火入魔,那就……
长此以往,武林中也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刀枪不入的金钟罩尽管霸道,到底是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被动技能,算不得上乘。
而举重若轻地败敌于无形,才是真正顶尖的功夫。
按这个标准,袭自武当派的太极八卦掌,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正派心法。
如今这门绝学主要流传在大小房产中介的业务员群体当中。每个早上那些伴着大功率音响的“鼓励操”,就是他们辛勤练功的证明。
与太极拳、太极剑师出同源,太极八卦掌也有着同样的练功心法:借力打力,无招胜有招。
最近的一部卖房子的行业剧中,就有意无意地显露了这门武学的精妙之处。
无论对方有着多么花里胡哨的招式,或者采取一拥而上的人海战术;
太极八卦掌的修炼者只需看准时机抓住破绽,抬起脚尖顺势那么一挡,就足以让一鼓作气的对手全面溃败。
八卦掌,既是手掌,也是脚掌。
这门功夫更加威力十足的地方在于,单独使用时是掌法,但如果多个人相互配合,又可以作为一门阵法。
如果你看到路边有两个穿着西装的精神小伙在面对面手舞足蹈,那可能是在记诵阴阳五行的步法。
而不是他们正在练舞室里练舞。
太极八卦阵如果练到了第九层,那更是飞花摘叶,皆可伤人。
轻如空心之塑料管,重如市井之垃圾桶,都能挥之如剑。再辅以阵中其他师兄弟的从旁照应,还能在外敌来犯时如虎添翼。
当然,就像武当、少林多年以来都是日月同辉一般,太极八卦阵也不会在武学界独领风骚。
而唯一在战斗力上能够与之匹敌的,则是被各大车企4S店的销售员发扬光大的金刚伏魔圈。
如果说太极八卦阵讲究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取巧,那金刚伏魔圈则是靠着所学之人用精纯的童子功对敌人进行全方位的压制。
尽管人多,但也绝对不是乱打一通。而是一招一式皆力发千钧,其强劲的内力甚至让围观之人都喘不过气来。
即使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中年大妈,面对此阵也只能甘拜下风。
在传说中,金刚伏魔圈是由少林渡厄、渡劫、渡难三位高僧所创,坐禅30多年方才有所成。
而此功的后人也将这种殚精竭虑的精神传承了下来。不仅平时勤修苦练,更是注重实战经验,隔一段时间就要召开武林大会,邀请武界同僚前来切磋。
只要心中有武学,车展就是比武大会
不过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都知道,少林武当虽然综合实力强,但要论个人能力,纵观整个武林没人能比得过明教。
而如今的外卖骑手界,就像是当年的明教。
就算名门正派天天骂他们的功夫邪门歪道,但依然无法否认人家真的是高手频出。
比如这位外卖界韦一笑,其卓绝的轻功甚至已经可以身随心动,离快出残影只有一步之遥。
而他对面显然是金毛狮王谢逊的传人,一招狮子吼不仅带给整个街区听觉上的震撼,言语之间更是直击对手的心魔。
只是可惜,明教虽然高手如云,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团结。
就算五散人和四大法王闹得人仰马翻两败俱伤,身为光明左使的杨逍却只是若无其事地袖手旁观。
“撕得好,再撕响些。”
在各怀心事,单兵作战的风气下,外卖骑手们尽管个人武力值超强,也常常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境地当中。
一不小心惨遭对方的师兄师弟师叔师侄齐上阵,也就只能举手投降,颜面尽失地成为《江湖月报》中那个被对方掌门慰问的受害者。
不过话说回来,在现代社会,武林中的恩怨早已不再是什么血海深仇。
大多数人都是在发扬本门武学(拉客户)、提升手下弟子待遇水平(抢生意)的过程中,与其他门派起了冲突。
有时候想想,为了一时的意气之争,就让自己伤筋动骨,这实在是不太划算。
于是,也有越来越多的武林元老,开始摒弃传统的比武模式,转而开始在奇技淫巧上下功夫。
比如个别共享单车行业的工作人员,就熟练地通过把别家的车搬到远处这样的小机灵,“兵不血刃”地打击了对手。
还有某些电信运营商,靠剪网线来“断掉竞争对手的财路”。
这类“兵不血刃”的招数虽然不伤害人身安全又见效甚快,但却很难在江湖上赢得尊重。
倒推几百年,这简直就是韦爵爷最擅长的撒石灰、点迷香,难登大雅之堂。
既然《鹿鼎记》都常常被读者认为“算不得武侠小说”,那么把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打小闹全部视为武学,实在是对一众好汉的最大侮辱。
也有人为他们辩护,在现代社会中做一名优秀武林中人,那些以牙还牙的传统标准已经行不通了。
但是别忘了,无论是街头打群架还是剪网线搞小动作,最后也都难逃被请进派出所的命运。
按理说,良性竞争早就应该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然而,从4S店员工抢客户到公益筹款平台抢病人,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依然有一批一批绿林好汉,把本该凭本事争取的商业行为,搞成靠拳头和损招说话的打架斗殴。
也正如那个在武侠小说中颠扑不破的真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门派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离我们而远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fnhmXEBiuFnsJQVUH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