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市场防御情绪明显上升,市场抛压加大,个股调整较为剧烈。进入10月之后,随着预期中的利好逐级兑现,市场又有哪些风险点需要投资者提前引起重视呢?
分析认为,随着国庆行情的持续演绎以及前期政策红利的逐级兑现,10月市场即将存在的一些风险点也不可忽视,比如三季度相关经济数据的下行折射出三季报的表现可能将面临一定压力。
另外,外围风险,比如MY博弈新增的不确定性、美股波动性加大以及英国脱欧的肥皂剧即将落幕等等仍不可忽视,策略上,建议留意估值较低的基建板块、容易成为季度亮点的大金融板块、抗通胀绩优消费蓝筹。
主要风险点梳理
1、国内基本面下行仍然是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
受逆周期政策加码,一季度经济数据反弹且好于预期,但5月份之后,经济、金融数据逐级走弱,三季度数据走弱更是明显,尤其是在PPI、工业企业利润等作为企业盈利重要参考指标持续恶化,可见基本面下行的大趋势仍然未见到拐点。
最新数据显示,8月PPI同比降幅创2016年8月以来最大,工业价格指数的回落意味着企业盈利仍将承压,而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也处于负值区间,10月18日,统计局将披露三季度GDP数据,市场预增速将放缓至6.0%。
分析认为,由于当前工业企业占A 股市值比例很大,这些重磅数据的负增长均表明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将有所下滑,三季报的表现可能将面临一定压力。
2、MY博弈新增不确定性
由于10月初中美双方将进行高级别磋商,近期市场消息面较为友好。不过,尽管双方均有所让步展现出谈判的友好姿态,但分析认为,这并不是双方准备达成协议的信号,更可能是一种支持经济的手段。同时,特也明确表态,不认可临时协议,追求的是全面协议的达成,使得本难达成的协议更是雪上加霜。
最新消息,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导,众议院将对弹劾特展开正式质询,分析认为,此举将令国会与白宫陷入剧烈冲突,同时弹劾程序也会加剧围绕特主要政策的不确定性,比如MY博弈、美墨加协定以及美联储的政策制定等,降低市场风险偏好。同时,10月15号也是美国加征关税节点,值得投资者留意。
3、美股波动性上升、风险加大
受全球经济放缓加剧,2019年已有30多个央行步入降息阵营,部分国家甚至多次降息说明经济基本面已处于恶化状态。理论上而言,利率的下行一定程度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投资消费的增长。
但另一方面来看,降息并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资产价格泡沫加剧更是为市场带来潜在风险。
比如美股:一方面美债收益率持续倒挂,宏观层面暗示经济减速甚至衰退风险上升,微观上也直接影响了银行体系的盈利和信贷扩张能力;另一方面二季度后美股波动性明显加大,VIX指数一度触及去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黑天鹅指数也大幅上升。
可以认为,年初以来持续上行的美股有可能较大幅度的下调,波动性和市场风险在上升,带动全球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也在上升。
4、脱欧这场“肥皂剧”即将落幕
英国信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英国将于10月31日前完成脱欧,并有迹象表示政府或将采取无协议脱欧。
分析认为,一旦无协议脱欧执行,可以预见的是,英镑汇率或将再次走低,国债收益率和股票市场也将受到重挫,同时加剧经济下行风险。最新调查显示,英国民众为应对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花费近40亿英镑(约344亿人民币)囤积物资。
重点关注三大板块
因此,随着国庆行情的持续演绎以及前期政策红利的逐级兑现,10月市场存在的一些风险点也不可忽视,策略配置上建议留意以下板块:
(1)估值较低的基建板块
上周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本文件发布于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之后,时间点重要,为地方政府投资做出了重大方向指引,基建补短板有望再加码。
展望后市,专项债持续发力叠加全面降准/LPR改革助推资金环境边际宽松,且考虑地产收紧/制造业疲弱/贸易仍具不确定性,H2到明年经济下行压力仍较高,基建重要性望进一步提升,Q4基建增速望反弹至6-8%且明年中枢高于今年,相关规划较为清晰的铁路、城轨、公路等细分领域可能更为受益。随着融资条件有所好转、前期订单的逐步落地、后续潜在政策的逐渐推出,部分相关低估值基建产业链标的或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2)大金融板块
从大数据看,大金融往往容易成为四季度的亮点,整体表现较优。由于大金融盈利预期稳定,四季度易出现“估值切换”行情,近期股息溢价率大幅提升的银行和地产的配置性价比进一步提升。
展望后市,今年政策监管环境相比此前更为温和,在前期消化负面因素较多以及流动性宽松预期下,有利于板块的估值修复行情。
(3)抗通胀绩优消费蓝筹
相关受经贸摩擦影响较小、阶段通胀压力上升的内需市场广阔的品牌消费股、中期存量结构优化强者恒强的绩优消费蓝筹,如白酒、养殖、调味品、化妆品、医疗服务等品牌消费与服务商也值得投资者重点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