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节目,对人生百态,社会的评论一针见血,引发人们的思考。最近看窦文涛评论农村家来的孩子、干部家里的孩子还有知识分子家庭来的孩子,窦文涛的分析一针见血,醍醐灌顶。
农村家庭来的孩子
窦文涛说,有一次公司上班,来得最早的是农村家来的孩子,虽然这个孩子来得最早,但是他不大会与人交往,见到人也不会叫,遇到领导也不大敢问。
农村家来的孩子比较老实,口才比较差,没见过世面,胆子比较小;农村家孩子对农村的人际交往方式比较了解,对城里的人际交往方式不太了解,也放不开,需要在城里混一段时间才懂。
虽然口才不行,与人交往能力一般,但是农村家庭来的孩子肯吃苦,干实事,在为人处世上未有提升难有一番作为,但是混熟了还是有机会的。
干部子弟最会来事
虽然干部子弟来得比较晚,但是看到长辈或者领导,都会主动说叔叔辛苦了,我给你倒杯水吧。这种问候虽然不算什么,但是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知道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职场还是生活里的角角落落,第一印象象征着机会。
知识分子家庭来的孩子最遭人烦
知识分子家庭来的孩子,比较清高,也不太爱跟人合作,高不成,低不就,在职场里若非实力硬核,很难有出息。
窦文涛的分析实在是太精辟,直指大部分客观现实。在职场里,混得最好的恐怕是干部家的孩子,除了他们的背景,他们为人处世的做法都高于农村家、知识分子家庭来的孩子。
不禁想起读书时候,班里有个干部家庭来的孩子,当时我们还不知道他家里是干么的,他从来不说。在班里,他可厉害,虽然读书成绩不拔尖,但是讨人喜欢,处理同学关系一流,班里通常有好几个“派系”,每个派系他都来去自如,在处理跟老师、领导的关系上也是一流,不少老师很喜欢他。
倒不是人家老师知道他的背景,而是每次见到老师,他都深深的鞠躬问一声老师好,遇到年长的学校工作人员,他也能亲切跟人攀谈。很多人都会问老师好,像他一样,每次见到老师都认真鞠躬的学生几乎没有。
这位同学毕业后自己创业,现在资产上千万,为人谦逊低调,他不是那种让你感觉圆滑世故的人,而是让你很舒服的人,甭管你是穷是富,你都能在他身边感觉很愉快。
反观很多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大多是在公司上班,我们班有不少同学还在他公司上班呢。
班里确实也有几个来自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喜欢文学,一身文人气,好像看不起那些有钱的、或者穷的学生,他们只对那些能高谈阔论的同学感兴趣。这些同学,有些实力强的混得也还可以,有些实力差,却又清高到骨子里的,虽然念了博士,如今还在家里啃老,令人嘘唏。
在当今社会,要么你能力强,技术够硬,靠技术与知识吃饭,这种情况你不需要太多为人处世的法则;如果能力不强,技术一般,为人还有一股“清高气息”,真的很难混得开。纵观那些混得好的,大多是为人处世上的高手,他们情商一流,在底层、中层、高层人群中混得风生水起的,一般都成了大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