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如果青年
很快就要过年了,就地过年的小伙伴,你有记得和父母通电话吗?
往年的你,这时是否已经定下了回家的时间、机票,开始和爸妈讨论回来之后要吃些什么好吃的?
往年的你,这时是否正因才和爸妈吵了架,而想立刻退票,留在自己的小窝?
往年过年回家,你是不是也会专门为父母置办一些年货,以弥补在外工作很少陪伴他们的遗憾和愧疚感?
遗憾的是,今年疫情反扑。所以和很多人一样不得不就地过年。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与父母在电话里好像就是走流程似的、翻来覆去的那几个问题:“吃了吗”、“天冷了记得加衣服”、“出门要做好防护”......
明明我们其实内心还有更多想说的和想问的,但某种原因我们还是把话题止于了嘘寒问暖。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这样,与父母的电话总在三分钟之内挂断,有时我们想着,“下次打得久一些”,而当下一通电话来临时,不过还是只聊那几个话题。
仿佛有一道“三分钟屏障”,我们和父母一直都试图增加彼此之间有效的沟通,而互相的理解却并没有加深或者收效甚微。
和父母打通电话、寄回置办好的年货,已然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在春节对父母仅有的陪伴方式。
我回想起来,为什么往年我在家过年的时候,没能好好利用和他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而这些寄回家的年货,除了给父母一些物质上的弥补,好像也没能拉近我和他们内心的距离。
这种“恭恭敬敬”的“疏离感”并没有因为每年我回家过年的亲身陪伴和置办年货而减少。
今年不能回去了,但我依然很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在异地也能同样带给他们我的温暖。
所以,
有没有一种“年货”?
不再只是弥补
我们 和父母的遗憾
而是能真正地让我们
更加了解彼此、亲近彼此
让话题不再 止于三分钟
让互动不再只是电话 尬聊
如果青年去调研了100位父母后,
总结出“十个父母最想和我们聊的话题”和“十个最想看到的生活碎片”
在此基础上
我们制作了一份
与普通年货不同,“精神年货”强调的并不是购买或者准备某种礼物。
而是通过参考这个手册,我们可以试着给父母多多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让时刻关心着自己的他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一切,用照片和视频回答着我们的近况,而不只是言语。
亦或者,借着这一份亲情年货,尝试着和父母聊一聊除了天气和茶米油盐之外,他们对我们真正感兴趣或者好奇却没能开口的地方。
我们相信,“精神年货”带来的是一种可以跨越距离的、心灵层面上的有效沟通。
在接下来的 3 天时间里
如果青年将与你携手
完成一场亲情实验
送给父母一份他们真正需要的 “年货”
“精神年货”要置办些什么?
成功报名之后,你将会在如果青年后台获得一份“精神年货置办清单”。
这些年货有但并不局限于你衣食住行的展示小视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plog,还有一些可能惊艳你的“新奇有趣”的小互动,以及无数种你可能从未想到过的有趣的方式......
我们能向你保证,这一定将是你给父母在2021年准备的一份特别而独一无二的礼物。
精神年货参考demo
活动时间
即日起 至 2021年2月17日
活动费用
亲情无价 为爱免费
报名方式
公众号内回复暗号: 年货
如果你周围也有留在异地不能回家过年的朋友
邀请ta一起参加活动
这也将是你送给ta的一份精神年货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份精神年货,创造和父母新型沟通的方式,打破和父母原有相处模式的壁垒,撰写全新的父母子女“相互理解指南”。
如果你也将异地过年,如果你也想弥补不能回家过年的遗憾,如果你也希望真正改善与父母的关系,不妨置办一份“精神年货”吧。
毕竟,疫情和距离从来不该是阻挡亲情的原因,比如即使春晚不能坐在一张沙发上看,但是还可以开着视频线上同步看;
比如即使不能面对面地沟通,但是还可以语音、视频甚至写信。
永远有这样多的方法,可以维系亲情的纽带,“爱”从来都不缺表达方式,只是需要我们不断寻找。
希望这份“精神年货”能安慰远隔两地过年的子女与父母,也真正打破我们与父母的疏离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你最喜欢的年货~
50件小事,这个春节每个人都是乘风破浪的公益担当
益周指南 │ “为中国而教”师范类志愿者招募
在这些年轮问卷中,我们发现了人生的5个真相
分享、点赞、在看,温暖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