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古希腊文明的辉煌见证,历经3000年,许多文物流落海外

2019-05-17   沙漠玫瑰Rose

在卫城脚下仰望山丘上的城郭,小时候读过的希腊神话中的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那一位位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神灵之争斗,天神宙斯、神后赫拉、普罗米修斯、阿波罗、雅典娜、阿克琉斯……就这么在记忆中复活。

雅典卫城(Acropolis),占地约4平方公里,坐落在雅典市中心约150米高的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距今已有2600余年。卫城是雅典的象征,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圣地,同时也是城市的防卫要塞。Acropolis就是“高丘上的城邦”之意,它是古代雅典的圣域和要塞,战争时期的避难所,是古雅典人的政治、宗教和经济中心,也是民主思想的发源地。如今,卫城早已是希腊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在这里,游人既可以欣赏文物古迹,也可以登高远眺雅典城的景色。

卫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现在的景区包括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女神庙、雅典娜胜利神庙,至今仍在使用的阿库迪斯音乐厅、酒神剧院、古代市集、罗马市场以及卫城博物馆。

全世界的旅游景点都一样,去晚了就只能看人,国外也不例外。起了个大早,直奔卫城。可惜还是没赶上卫城8点开门第一拨进入的游客,等到卫城门口,入内的旅行团已经排起了长龙。

山门是进入卫城的正式入口,依山坡而建造,呈不对称排列,东高西低,屋顶断开,现已破旧不堪,山门正面有6根多立克式的立柱(俗称男性柱)。

在无数80后一代人的心中,《圣斗士》是一部深植于他们青春岁月的经典漫画,而漫画中的许多场景,都在现实中有真实地点存在,大部分甚至就在雅典!漫画中的希腊圣域,实际上就是雅典卫城。纱织和青铜圣斗士乘飞机前往圣域时,到达雅典上空镜头的画面,就是山门的样子。

在山门前的台阶上回望雅典城。

在山门旁边的这座不起眼的神庙,实际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就是雅典娜胜利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供奉雅典娜女神和胜利女神,保护着卫城的山门。它建造于公元前449-公元前421年,也称之为尼基(Nike)神庙或无翅女神庙(“Nike”是希腊文“胜利”的英文翻译),采用爱奥尼亚柱式,台基长8.15米,宽5.38米,前后柱廊雕饰精美,在公元前480年的一次战争洗劫中被毁。

神庙前后都有四根爱奥尼亚式立柱,庙内曾供奉有一尊没有翅膀的胜利女神像。在希腊神话中,雅典娜本有双翅,但古希腊的人们为了抵御外来侵略,每次都希望有胜利女神的保护,取得每一次战争的胜利,就塑造了无翅的雅典娜神像安放于此,不让女神远走高飞,永远和雅典人一起并肩作战。这也是为什么这座神庙被俗称为无翅女神庙的原因。(世人熟知的运动品牌耐克,就来自于Nike女神的名字,它的商标象征着胜利女神翅膀的羽毛,代表着速度、动感和轻柔)

另一侧是阿尔特弥斯神庙(Sanctuary of Artemis Brauronia),它在公元前6世纪时就已经存在,供奉狩猎女神阿尔特弥斯,现在只剩下了十根立柱。

山门的另一面

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宏伟壮丽的帕特农神庙。

无论什么时候来到帕特农神庙,躲不掉的,永远都是脚手架和吊车

斑驳的立柱,顶端摇摇欲坠的石板,脚下坑坑洼洼的地面,将神庙几千年的沧桑,一并娓娓道来。

也许只有在这里,现代化的脚手架和数千年前的石柱搭配在一起才不显得突兀。

帕特农神庙(Parthenon),雅典卫城里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得名于雅典娜的别名Parthenon。据说在古希腊时期,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海神波塞冬为成为这里的守护神而战,雅典娜赐予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橄榄,热爱和平的人们最终选择了代表和平胜利的橄榄树,雅典也因此而得名。

帕特农神庙是现存最重要的古希腊时期建筑,被认为是多立克柱式发展的巅峰之作,由执政官伯利克里(Pericles)请建筑师伊克梯诺(Ictinus)和卡里克利特(Callicrates)在公元前5世纪建造,目的是供奉雅典娜神像。神庙建造历时9年,于公元前438年完成,同年,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在神庙内建成高大的雅典娜神像。神庙为长方形周柱式建筑,建于50厘米高,70厘米宽的三层阶梯基座上,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不足31米,原高超过13米,四周环绕着48根多立克式立柱,立柱直径1.9米,高10余米。

神庙的三角楣曾有非常漂亮的雕塑,东侧的三角楣浮雕叙述雅典娜诞生,雅典娜是从她父亲宙斯的头部生出来的,据说宙斯在召见火神赫淮斯托斯时头痛欲裂,敲开头颅,诞生出全身盔甲的雅典娜。西边的三角楣(正对山门一侧)描绘的是雅典娜与波塞冬争夺城市守护神过程的浮雕。

既然是雅典娜的神庙,自然庙内曾供奉有一尊高达12.8米的雅典娜的神像,通体采用黄金和象牙打造,眼睛以宝石镶嵌。她是设计师菲狄亚斯的得意之作,肩扛长矛,身倚盾牌,右手托有一尊胜利之神。神像公元148年被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掠走,后毁于战火,现在只能凭想象描绘当年的精美。

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人追求美的极致表现,柱身中间略粗,为的是平衡人视觉上的错觉,外围的立柱向中间倾斜,处处都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堪称古典建筑的巅峰之作。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神庙命运多舛,公元393年,它被改建为基督教堂,在土耳其统治时期又成为了伊斯兰教的寺院,1687年9月,曾被土耳其人当做军火库的神庙不幸被威尼斯军队击中,引发的爆炸严重损毁了庙体和雕刻,1806年,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额尔金雇人移走了部分雕像,至今一直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从如今巍峨的柱廊中,依稀还可以想象当年的风采。

与帕特农神庙相对的,是伊瑞克提翁女神庙。建于公元前421-前405年,是爱奥尼亚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建在崎岖不平的高地上,最为吸引人的,就是神庙侧面的6根女神立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向世人展示公元前408年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

神庙共有三个神殿,分别供奉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和锻造之神赫菲斯托斯,有两条柱廊将这三个神殿连接起来。

神庙南侧的6根大理石柱雕刻的女神像代替突兀的石柱撑起石顶,每一个女像柱的衣着、发型、神态都不同,站姿与迈步的幅度也不一样。既为了保证女神柱可以支撑起沉重的石顶,颈部又不会设计的太粗,设计师为每位女神都添加了一缕秀发,头顶再加上花环,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如今6尊女神像的5尊就收藏于山下的卫城博物馆里,另外一尊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神庙不对称的平面设计,显出另一种柔美,如今只能通过6尊女神柱,凭空想象昔日的辉煌。

卫城另一侧的阿迪库斯剧场(Odeon of Herodes Atticus),建于公元161年,是哲学家阿迪库斯为纪念他的妻子所建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剧场,也是同时期最杰出的建筑物之一。剧场共有3层楼,左右宽35米,有32排座位可容纳六千余名观众。半圆形的露天剧场,在场内任何一点都能清晰地听到舞台上的表演,舞台背景为罗马式建筑窗型高墙,壁龛处以雕像为装饰,两千年来同样经历了无数兴衰灾难,一场大火将原有的屋顶烧毁,后来再未修复。

阿迪库斯剧场也是至今一直在使用的古希腊剧场,每年夏季都会在此举办音乐会。1995年,音乐大师雅尼就曾在此举行音乐会。如果能在这两千年的古典建筑中听一场音乐会,感受一下曾经建筑设计上的伟大,一定是不同的感觉吧。

从卫城上下来就是剧场的背面。

卫城上遥望山下的狄奥尼索斯剧场和卫城博物馆。

宙斯神庙

山下还有一处剧场,名为狄奥尼索斯剧场(Theatre of Dionysus)。它是希腊最古老的剧场,建于公元前5世纪,最早是向酒神狄奥尼索斯祈祷的地方,共有64排观众席,分为上下两区,可容纳一万余名观众。剧场里还有贵族和祭司专用的座位,古代雅典人对戏剧的热爱可见一斑,当时许多著名的剧作家都在这里上演过他们的作品。

狄奥尼索斯是宙斯和凡间女子塞墨勒所生的儿子,赫拉得知后挑唆塞墨勒逼迫宙斯现出真身,宙斯被逼无奈,失手将塞墨勒劈死,伤心至极的宙斯从她腹中取出胎儿,缝在自己的大腿里,胎儿成熟后,就从宙斯的腿里生了出来,取名狄奥尼索斯,意为“宙斯瘸子”。狄奥尼索斯后来发明了葡萄酒的酿制,将这甘甜的饮料献给奥林匹斯山诸神,也将酿酒方法传授给了希腊人民。因此希腊人每年都举行葡萄酒节,以此来纪念酒神。

这些应该是贵族的座位

在卫城上,与雅典的狼山遥遥相望,想去看雅典的夜景或是卫城的夜景,傍晚去狼山是个不错的选择。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旅行分享师、跨界自媒体人。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40余个国家,200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