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皇帝另一面
“梨园”鼻祖
李 隆 基
中国古代的皇帝很少像唐玄宗李隆基一样,既能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地蒸蒸日上,又有着极高的文化音乐修养。一个人很难把这两种素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更何况是一位日理万机的最高统治者,唐玄宗居然做到了。
他既没有像其它明君一样终日只会处理政务,也没有像南唐后主李煜一样沉浸在谱词度曲中亡了国。他在积极开拓“开元盛世”的同时,竟然还当起了梨园的校长,亲自教弟子训练乐器,这样一位皇帝是不是颠覆了你对他的认知。
梨园,懂戏曲的人知道这是戏曲界的代名词,不懂的人可能以为这只是个果木园。其实,在唐中宗时期(705-710年间)梨园只是和枣园、桃园、桑园、樱桃园一样,是皇家禁苑中的宴饮游乐场所。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这个梨园的性质和功能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唐玄宗格外喜欢音律,就把梨园从一个单纯的果园变成了皇家训练歌舞戏曲的机构,梨园也就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音、舞、戏为一体的综合性皇家学院,梨园也就正式成为戏曲的代名词。
如果对音律只是一般的喜欢,唐玄宗大可以招揽有音律修养的人进入梨园。可是唐玄宗对音律那已经到了热爱了地步,堂堂一国之君居然担任起了梨园的校长,处理完朝政就来梨园教大家唱歌跳舞,俨然一副认真尽职的好老师。为了将梨园发展壮大,他还亲自挑选了30名少年儿童,从小把他们往乐工方面培养。这是不是像极了现在有些学校的“少年班”,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这位皇家顶级培训班老师可算是为了国家的音乐艺术倾尽了心力。
要说他对音律的痴迷,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唐玄宗上朝的时候怀里还揣着一支玉笛,在大臣们读奏本的时候他就偷偷按玉笛上的孔笛,脑子里还想着没有谱完的曲子。唐玄宗对音乐不仅痴迷而且敏感,当三百弟子齐奏音乐时,如果只要有一个人出现错误,他必定能够发现并给予指正。
他为梨园编排过很多创造,甚至还让当时的翰林学士李白为梨园编写节目。唐朝皇宫第一舞人公孙大娘不仅舞艺极高,还和唐玄宗一样担任着梨园教习工作,经常教梨园弟子舞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些弟子在“金牌音律家”和其他优秀创作人员的培养下,已经成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开元盛世时期,可不只是经济文化发达,舞蹈和音律也有着极高的成就。时至今日,戏曲界的人还是会很骄傲地告诉别人,梨园的鼻祖是唐玄宗李隆基。
说到这里,是不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唐玄宗会喜欢杨玉环了。漂亮的女人多了去,但是和他一样拥有艺术细胞的人却少之又少。
杨玉环的出现就刚好契合了唐玄宗贵为皇帝却内心空缺的一部分,她善歌舞、懂音律,是唐玄宗长久以来寻找的精神伴侣。唐玄宗谱好的曲子,杨玉环能够依韵而舞,以婀娜舞姿完美地诠释唐玄宗心中的艺术想象。抛开年龄、伦理不说,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结合确实是艺术的相知相惜,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是彼此的灵魂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