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被吓得不轻,长大后才明白,底层人的挣扎,都在这部电影里

2019-10-16     more光影闲谈

以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电影其实有很多,而且很多都是享誉国际的佳作。

福尔曼的《飞越疯人院》,让人知道如何将一个正常人给逼疯,自由和个性的压制无疑是摧残一个人的最简单方法。

《致命ID》里,当一个人拥有几重人格的时候,他犯下的罪行,到底该怎么判决?

这些作品,大多是通过一个极端的个例来凸显现实意义,从而引发社会对精神病群体的思考,但是如果深入到底层社会层面,这些精神病又会是什么样子?

今天这部电影,就是这样做的——《癫佬正传》

这是尔冬升导演的处女作,目前为止豆瓣评分高达8.5分,这也是他评分最高的一部电影,印实了“出道即巅峰”的道理。

当年上映之后,曾经提名金马奖和金像奖的最佳剧本,秦沛也被提名金像奖最佳男配,当然除了老戏骨秦沛外,尔冬升还找来了梁朝伟、叶德娴、周润发等明星。

影片聚焦在两类人,社工和精神病,当初上映时因为涉及到社会问题差点被禁,不过《癫佬正传》还是名利双收,拿下1000万左右的票房。

电影一开场,精神病人阿狗拿着个盆子在菜市场里瞎转悠,还打扰别人做生意。

别人欺负阿狗是个精神病,拿着刀吓唬他,阿狗也学着对方拿着菜刀,但他是个精神病,周围的人都嘀咕:这是个疯子,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好在社工老徐出现,他用一把玩具刀跟阿狗玩了起来,然后用成龙的玩偶哄他开心,这才博得阿狗的信任。

此时,一位名叫刘天娜的女记者出现,她摄像机上的闪关灯又让阿狗失去了理智,老徐及时的踢掉了她的相机。

刘天娜目睹老徐压制精神病的过程,她决定跟着老徐做一次精神病人的专访。

精神病人很敏感,老徐再三强调让刘天娜小心,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些人会什么时候失控。

但是刘天娜觉得老徐有夸张的嫌疑,于是没有经过同意就私自接近精神病人,对方是爱捡瓶子的三姑婆,她面目狰狞地拿着剪刀想要杀死刘天娜,随后又转变成笑脸,说是在开玩笑。

刘天娜被吓得不轻,她再也不敢私下接触精神病人。

为了安全,老徐带她去采访一个几乎完全恢复的精神病人阿全。

阿全告诉刘天娜,如今精神病人的处境很困难,因为他们或被家人鄙视弃养,或受到别人的欺负,所以他们宁可住进精神病院,因为医院里有人照顾他们,就算是康复出院,一旦遇到某些刺激,他们都会旧病复发。

更难受的是,精神病人即使康复了,也会受到别人的歧视,工作找不到,最后只能流浪街头。

阿全虽然康复了,但是他的家庭支离破碎,妻子改嫁,儿子也带走了,家里只剩个老母亲,他一个月只能见到儿子一面。

他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也很担心自己的精神病会复发。

下一个探访的病人,是一个名叫阿松的精神病,他自己的生活都没过好,居然找了另一个精神病患者结婚,还剩下一男一女。

妻子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连女儿生水痘他都不管不问。

老徐询问他儿子去哪了,阿松支支吾吾的说儿子生病了,但是他没有带他去医院,只是拿自己的药给儿子吃,结果儿子服药过量晕过去了,阿松以为儿子死了找个地方就给埋了。

警察找到尸体的时候,儿子一只手露在外面,他是被活活闷死的。

阿狗、阿松等人都是陪衬,影片将焦点全部聚焦在康复的阿全身上。

由于思念儿子,阿全总是偷偷地跑到学校里见儿子,但是被妻子碰见之后,她扬言要申请禁令不允许阿全再靠近儿子,她老公还跟阿全发生了争执。

阿全受到刺激后,精神病的苗头又出现了,他在家里杀活鸡吃活鸡,后来被老徐送进医院,但是医院根本不打算收留他,因为比他严重的患者太多了,医院没有那么多病床,所以开了几副药就让阿全回家了。

然而让老徐没想到的是,刘天娜擅自把阿全的新闻刊登在报纸上,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街坊四邻,跑了一个精神病让他们人心惶惶。

结果阿全受到全街坊的驱赶,所有人都试图将这个精神病给赶走。

在推搡的过程中,阿全的母亲被弄伤,接二连三的刺激终于让阿全彻底爆发,惨剧由此开始。

他砍死了几个邻居,然后跑到幼儿园,满身鲜血的他在孩子们的歌声中痛哭,当那个平日里偷偷把儿子带出来跟他见面的老师试图劝他时,他一言不合就将她砍死了。

在砍死两个幼儿园老师和一个警察后,老徐拿着警察的手枪,将他击毙。

电影最后,电影开场出现的阿狗又疯了,他被家人喊着去死。

老徐前来安慰的时候,阿狗被一个女记者的闪光灯给吓到,拿着菜刀就将老徐给砍死了。

整部电影看下来,似乎不能看出到底错在谁身上。

难道怪社工没看好病人?

社工也不能24小时看着病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也很同情精神病患者,但是他们不能解决精神病患者的问题,只能适当的进行缓解。

难道怪那些大肆报道的女记者?

排除一些无良记者,其实大多数记者都希望通过媒体来曝光这一特殊群体,希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效果怎么样他们也无法预测。

难道怪那些驱赶精神病人的邻居?

试问如果一个有着严重精神病史的人出现在周围,有谁不会感到害怕,虽然电影中驱赶的方式略微过激,但是没有谁想在自己身边放一个定时炸弹。

要怪就怪那些抛弃他们的家人,他们并不知道,精神病人也需要爱,家人的爱尤为重要。

光想靠着社工和医院来解决问题,即使他们明知道即使能治愈病人的成功率很低,但是还是义无反顾地做着这项工作。

正如片中老徐的上司所说的那样:“虽然这份力量很小,成功率很低,但如果连我们都不做,就没有人做了”。

那么,又有谁能理解他们的苦衷呢?这就是当时底层人生活的状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Z9G1m0BMH2_cNUgSw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