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防守西昌泸山夜火

2020-04-02     南方周末

距离火场还有两公里处,漂浮在空气中的草木灰就轻易侵入外科口罩,直逼口鼻,眼泪止不住地分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涩的焦味。

一队刚从山上撤下的森林消防队员在路边休整。“这风太妖了,根本搞不清楚火头要往哪边跑。”

消防员说,理想状态下,五分钟可以加满一部消防车,他们连续抽了五个小时,中间几乎没停过,而山火已烧至山脚,距离抽水点不足三十米,小溪却出现断流的迹象。

2020年4月1日晚,西昌大火东线,大火逼近公路。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图)

2020年4月1日傍晚,邛海水面倒映出一片火海,本已于午后扑灭的西昌大火东线,再度燃烧。

据西昌发布通报,19时10分,受风力影响,南线火线向东蔓延,火线约五公里。

与邛海相邻的泸山是距离西昌市区最近的防线,泸山着火则西昌城区可见,昨夜今晨,南方周末记者沿海滨中路行进,直击山海之间的泸山夜火攻防。

大火临近西昌城区,周边有两个加油站、一个液化气储配站、千年古刹光福寺、多所学校、民居、景区等。 (西昌市委供图/图)

“这风太妖了”

海滨中路位于邛海与泸山之间,在北端起点处被关卡截断,只能徒步通行。

时值零点,西昌的风愈发难以捉摸,总是一阵一阵的——时而推着人,时而顶着人,泸山火场涌来一股热浪,半分钟后又会被邛海飘来的凉风吹散。

山头树冠上的火苗在凌乱的风中呈螺旋状蹿出十余米高,一阵风会让山火明亮一个色度,引得围观者倒吸一口冷气。

距离火场还有两公里处,漂浮在空气中的草木灰就轻易侵入外科口罩,直逼口鼻,眼泪止不住分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涩的焦味。

往南过了西昌学院,消防车多了起来,警笛声此起彼伏。

邛海宾馆门口,一队刚从山上撤下的森林消防队员在路边休整。“这风太妖了,根本搞不清楚火头要往哪边跑”,一位重庆口音的消防员慨叹。一旁的战友附和道“幸好挨着邛海不愁水”。

这是森林消防员们难得一遇的便利——大量位于原始森林的火场难以找到水源,只能依靠人员运水上山扑救。

沿海滨中路看到的大多是消防救援队伍,他们来自四川省十二个市州,操着口音各异的四川话。消防救援队伍自月色小镇起铺设一条直径近半米的巨大水管,将水源从邛海送往六公里外的火场。

七八台消防水车并排在泸山森林公园的半山腰上,数十米的高压水枪呈七十度面向山体作业,仿佛对准了天上那轮烧得通红的血月,但在数百米高的山林前还是显得有些无力。

现场的消防指战员解释称,喷水作业是为了让半山腰林区尽可能湿润,从而形成隔离带以阻断火线——洒水是当晚该处救援的主要任务。

山势陡峭,火势大,夜间难以扑救,防守为先。

火线逼近居民区

六公里的水管并不能保障所有用水。行至中段,一队内江消防官兵在路旁的一处河沟中觅得一处水源,消防车不断驶来补水,拥挤时队伍排着四辆车。

这是一处水深不足半米的山间小溪,但水流湍急,五六个队员站在溪水中试图寻找尽可能深的位置,以提高抽水效率。

一位队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理想状态下,五分钟可以加满一部消防车,他们已连续抽了五个小时,中间几乎没停过,而山火已烧至山脚,距离抽水点不足三十米,小溪却出现断流的迹象,情况危急,他们派员重新寻找水源。

消防员在一处水深不足半米的山间小溪处抽水。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图)

长达五公里的漫漫火线上,有的烈焰灼天,有的则星星点点,呈现着燃烧的不同阶段,也暗示着火线的踪迹——在火线南端的邛海湾附近,几位家住山脚的村民久久不愿离去,村干部请来消防车为村庄洒出一片隔离区,劝说村民尽快转移到安全位置。

这几户村民原本计划在年初搬迁安置,却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乱阵脚。村民张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家在30日背后山脊着火时就撤离了,这两天烧到山脚,每晚都要过来看一下,今天看样子是把我家周围的林子都烧光了,如是看,倒也就安全了。”

4月2日凌晨一时许,火线逼近邛海湾一带居民区,片区背后有大量竹林,烧出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邻近工地将混凝土泵车开出用作水炮,喷出近百米高的水柱,火势在一小时内明显缓解,至清晨已无明火。

邻近工地将混凝土泵车开出用做水炮,能喷出近百米高的水柱。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图)

4月1日晚,西昌市经久乡森林火灾处置前线指挥部召开联席调度会议要求,确保明天(4月2日)之内实现完全将明火扑灭,确保守住余火不发生反弹,确保不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目前,西昌森林火灾现场汇集了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攀枝花森林消防支队、阿坝森林消防支队、甘孜森林消防支队、凉山森林消防支队,总队训练大队、应急通讯与车辆勤务大队,总队机关应急救援分队510指战员。

另据西昌发布,截至4月2日6:00,西昌已集结扑火队伍1022人,分东线(泸山正面)、南线(电池厂后山片区)、南线(大营农场响水沟片区)、西线(经久乡)、北线(马道深沟)5个区域全力开展明火扑救和烟点余火清理工作。

4月2日清晨,海滨中路鸟鸣犬吠如故,在消防车内和衣而睡的消防员跳下车收拾管道,附近村民抱着被褥回到家中。

一支百余人的民兵队准备从烈士陵园上山扑灭余火,背侧仍飘来浓烟,南线的战事依旧吃紧。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WF1PHEBnkjnB-0zZm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