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跟李卫合伙开了一家估衣铺 收到一件黄马褂后杀光了两家男丁

2019-11-24   雕刻你的美好

大家都知道康熙微服私访、乾隆微服私访,这二位纷纷六下江南,是不是以视察为名行旅游之实不去讨论,因为咱们今天要讲的是雍正微服私访记:这位雍正皇帝跟李卫合伙开了一家估衣铺,在收到一件黄马褂后,估衣铺被人放火烧光,第二天雍正就下令把两个家族的男丁和一位美女统统斩首。

话说雍正在铁腕惩贪高薪养廉摆平了西北的罗卜藏丹津之后,稍微有了一点空闲时间,就想学老爹康熙出去视察一番,但是跑长线费时费力还费钱,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家底实在是舍不得乱花。于是雍正就找来曾经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现在的直隶总督兼刑部尚书的李卫:“我想体察民情,但是还不能走得太远,有什么办法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近距离了解百姓生活呢?”李卫笑了:“我从前办案子的时候,经常去扒人家的垃圾堆,如果一个官员家的垃圾堆里净是燕窝鱼翅熊骨头,那就肯定不清白,一个深宅大院的垃圾堆里连蔫萝卜烂白菜都找不到,这家人就是坏也坏不到哪去,可能在后花园养猪补贴家用呢。”

李卫告诉雍正:“要想体察最底层的民情,一个是当乞丐(这可能就是后来有人把土豪李卫说成是小叫花的由来),另一个就是卖估衣。”所谓卖估衣,实际就是摆个二手服装摊,那是皇城根儿最接地气的好买卖,来卖衣服卖衣服的啥人都有。雍正一听就明白了:“这个可以有!让粘杆处的人去当伙计,我有时间就去转转,没时间我就盘点存货,也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这君臣二人说干就干,于是皇城根儿下多了一家李记估衣铺,掌柜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瘦老头,经常穿着一件道袍,这老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从来没有人见他笑过。二掌柜是一个身材高大的麻子脸,这二掌柜虽然常来,但是脾气很坏,嘴里总是骂骂咧咧。那个瘦小枯干的小伙计除了眼睛贼亮之外,也没啥特点。这个只有三个人的估衣铺买卖不温不火,但是开门很早,关门很晚,慢慢地也结交了一些老主顾,那大掌柜有时候也从后堂踱出来拉拉家常。那大掌柜坐的椅子,二掌柜从来不去坐,小伙计也不让客人坐,这就是这个估衣铺唯一让人不解的地方。如果顾客够细心,还会发现估衣铺旁边多了许多煎饼小吃摊,煎饼很难吃,伙计很精壮,大掌柜出现的时候,店里总会出现几个生面孔在那里闲逛,啥也不卖啥也不买,大掌柜走了,那几个人就消失了。

有一天天刚蒙蒙亮,刚卸下铺板的估衣铺就闯进了一个年轻人。这人眼圈发黑眼珠发灰,边走边脱衣服,脱下来的却是一件八成新的高级绸缎黄马褂。这件黄马褂送到了正好在店里的大掌柜手上,那年轻人开始讲价:“这件灰绸马褂咋也值三五两银子吧?”这话把大掌柜问糊涂了,但是一看那人的眼睛,他好像又明白了什么,二话不说就掏出五两银子收了货。悄无声息出现的二掌柜用眼光询问要不要派人跟上去,大掌柜不动声色地摇摇头:“把这件马褂摆到显眼的地方,会有人来买的。”

果然就在估衣铺快要打烊的时候,跑来了一个旗袍美女,这美女完全没了淑女风范,扔下五两银子,抓起黄马褂就要跑。那平时看着一阵风都能吹倒的瘦小伙计忽然变得豹子一样敏捷,一把刁住了美女手腕,那雪白的肌肤马上出山了五个青紫的指印。趁着那伙计转头去看大掌柜的机会,那美女风一样窜了出去,跟躲在街角的那个黑眼圈灰眼珠的青年消失了。大掌柜摇头叹息着告诉二掌柜:“这估衣铺开不下去了,今晚八成要出事儿,拿上黄马褂,走吧。”

当晚月黑风高,火光冲天,起夜的街坊看见有七八个家丁打扮的人用木板钉死了估衣铺前后门,然后数不清的火油泼了上去,三间店铺烧的砖瓦都挂了釉面,旁边数十家店铺也跟着遭了池鱼之殃,据说还烧死了几个没来得及逃出来的妇孺。但是那个起夜的街坊没看见,远处屋脊的阴影里,那个麻脸大个子二掌柜,正带着几个黑衣人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幕。

第二天雍正下令将一等阿达哈哈番(后来的轻车都尉)国某一家男丁全部斩首,一同被斩首的还有国某邻居一家姓王的全族男丁,罪名是谋大逆。而按照规定应该发放到教坊司的国某之女,也跟男丁一样斩首示众了。据雍正后来与李卫聊天的时候透露:“其实每件黄马褂衣角都有暗记,国某一家本不必死,王某一家也不必死。他们只是欠我一个解释。”看到这里,读者诸君明白雍正说的是什么意思吗?他为什么要把这位一等阿达哈哈番全家杀光呢?

为了让读者诸君不至于看了费脑筋,现在是时候揭开谜底了:国姓小姐夜里会王姓情郎,小王折腾了一宿(眼圈发黑),随便穿了人家一件好马褂开溜,而这厮偏偏又是个色盲,以为是灰色的,就拿去变卖换钱补身子。国姓小姐发现御赐黄马褂丢了,就跟情郎去赎回,结果被大内侍卫阻止。一等轻车都尉发现家丑,背不起辜恩之罪,就放火烧了估衣铺杀人灭口。雍正从衣角暗记知道这件黄马褂属于谁,李卫目睹了作案过程。李卫的真实形象就是麻脸大个子,雍正是个喜欢穿汉服的严肃瘦老头。如果姓国的那一家主动找雍正认错请罪说自己弄丢了黄马褂,顶多罚点钱也就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