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润建设(002062)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1、2019年,公司努力发挥优势,加强市场拓展,积极开发轨道交通、市政路桥等基础设施和政府重大工程项目,建筑业新承接工程92.94亿元,其中轨道交通、市政工程占比63.54%。全年完成盾构掘进35.5公里。
公司新中标宁波市兴宁路(兴宁桥至福明路)综合整治工程II标段项目、上海卢湾区第52街坊肇嘉浜路18号地块总承包工程、上海闵行区梅陇镇MHPO-0304单元02-10-01B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行南村)工程、杭州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昌达路车辆段施工I标段项目、杭州九环路(钱江变-艮山东路)电力隧道工程、宁波世纪大道快速路(东明路-永乐路)工程施工II标段项目、杭州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3-9-1标段项目、杭州机场轨道快线土建施工SGJC-3标段、福州晋安湖项目第1标段施工项目等工程。
2、公司重视工程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创优业绩显著,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项,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1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1项,各类省市级优质工程、优质结构11项,各类地市级优质工程、优质结构10项;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1个,省市级文明工地11项、地市级12项;国家级QC成果奖3项、省部级2项。
3、2019年上半年,单跨400米的中兴大桥顺利合龙,中山天奕广场208米超高层封顶;下半年,杭州博奥隧道2台直径11.7米顺利穿越钱塘江;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公司已掌握超深地下空间、超高房屋建筑、超宽跨径桥梁、超大直径盾构的核心施工技术。同时,浙江海洋运动中心项目海上作业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公司参与海上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司本年度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市级科学技术奖1项,省级工法5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布行业标准4项,BIM技术省市级奖项5项;开发盾构机器人换刀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成功举办样机发布会。
4、2019年,公司加快房地产项目销售,新签房地产销售合同4.06亿元。
5、2019年,公司青海80兆瓦光伏并网电站正常运营,完成发电量13,631万度。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较早从事长三角地区的市政、轨道交通、房建等工程建设,具有城市道路、高架立交、公路桥梁、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地下空间及综合管廊)、房屋建筑、生态环保等工程的综合施工技术、资质和业绩,诚信经营、技术创新,不断提供优质工程和优良服务,树立宏润品牌形象,并稳步开拓全国市场。
2、公司从1995年开始参与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国内第一家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盾构施工的民营企业,公司轨道交通工程已进入全国18个城市,2019年完成盾构掘进35.5公里。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参与完成“地下工程穿越高速铁路的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科技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3、公司拥有“双特双甲”资质,轨道交通、公路桥梁、市政高架、地下空间及综合管廊、房屋建筑、生态环保等工程项目丰富的投资建设业绩,不断提供优质工程、优良服务和上市公司投融资能力,通过准确把握国家投融资政策导向,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和政府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能够为各级政府及业主提供项目投融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4、公司近年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等地,公司以提供高品质精品楼盘为开发目标,在项目所在地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2019年,国内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全年建筑业总产值24.84万亿元,同比增长5.7%,行业维持稳健发展态势。
2020年伊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建筑业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市场招投标工作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克服困难,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1、建筑业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为7.09万亿元,同比增长5.6%,行业整体维持平稳发展的态势。现阶段,建筑业在总量不再迅速增长的新常态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挑战。建筑行业传统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建设和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新形势下,企业需加强联系与合作,取长补短,集中优势力量,为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2、基础设施投资业务
PPP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一种重要模式,自2013年政府推广以来发展迅速。PPP模式应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参与各方的行为规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通过完善PPP政策体系,助力PPP项目提质增效,促进基建回升,聚焦民生、交通、生态环保等补短板工程。目前,PPP模式已经成为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城市建设投资的常规路径,市场空间巨大。
3、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过程中,房地产业将继续承担支柱产业的作用。国家宏观经济的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拉动内需等因素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房地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0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相关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同时,“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催生的业务需求将为建筑业提供广阔发展机遇。
公司将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及行业指引,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努力开拓市场、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收节支,严控各类风险,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品牌升级,确保公司持续高质量稳健发展。
(三)经营计划
1、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布局,发挥轨道交通及地下工程、市政及路桥等业务优势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和政府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承接,加强联合合作、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努力拓展新市场、新领域。2020年计划新承接建筑业务138亿元,其中以投资带动的工程业务30亿元;
2、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和科技创新,加强工程安全质量和诚信经营,不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升行业竞争力。
3、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及运作,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加快房地产项目开发和销售,做好太阳能电站项目运营管理。
4、加强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完善公司内控和风险防范机制,重视搞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
5、打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大力选拔年轻优秀人才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完善员工培训体系,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加强绩效考核机制,适应公司业务经营及战略发展需要。
6、以信息化为基础,打通资金、计划合约、现场管理的通道,为企业的高效运营提供保障。加强企业党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内部环境。
(四)资金来源计划
1、公司现有项目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自有资金、工程款收入、房地产项目销售款及取得的银行授信额度得以解决;
2、公司将加强投融资创新,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利用多种金融工具,改善债务结构,保障资金有序周转,做好公司再融资,满足营运资金及中长期资金需求,同时控制好资产负债率,防范运营风险,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五)风险因素
1、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日渐扩大,公司向外地市场布局和拓展,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趋于复杂化。公司要加强从经营投资决策到项目管理全过程风险防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健全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工程项目计划合约合理性及资金支付合规性审批管理,严格内部制度执行,提高制度执行力、覆盖率,高度重视抓好工程现场基础管理,全面提升综合管控效能。
2、财务风险
公司房地产项目的开展,使资金回收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PPP业务面临中长期的资金成本控制及回收风险。公司将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银企合作、投融资创新,优化债务结构,严格内部资金审批使用流程和推进内部投资监理审计,确保项目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提升项目管理能力。重视做好工程款和保证金的回收工作,及时回笼资金,加快资金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