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挂干菜”到“熬干菜”,美味里藏着一代人的酸甜苦辣

2019-08-28   声宏紫阁

河北石家庄赵县一带有句俗语叫“挂干菜”,暗示一个人上吊死了。为什么用挂干菜来比喻人上吊呢?赵县八旬老翁贺赵丁先生对此有一段回忆。他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农民的主食品种简单,蔬菜就更单一了。白菜是家家户户的当家菜,占到菜类的一半。

大白菜立秋过后种,小雪除菜,农谚云:“小雪不除菜,必定有一害。”收获的白菜怎么保存呢?一般是挖个菜窖。拣裹心紧密地,去掉根和黄叶,放入窖中。剩下的没有包心的菜,和包心不实的菜,可挂干菜。在不被日照的地方,拴上绳索。把要挂干菜的菜切掉根、择去黄叶、用刀切成四瓣或六瓣,挂到绳索上,自然风干后,摘下来捆成捆存放,等来年春天吃。

不但白菜可以挂干菜,蔓菁缨、油菜缨、白萝卜缨都可以挂干菜,尤以油菜缨最好吃。人们由一棵棵没有生命力的干菜联想到上吊的人,就用挂干菜来比喻人上吊了。

干菜能干什么呢?当然是吃了。一般吃法是洗净,用开水焯过,切段备用。葱蒜姜入锅炝汤后加水煮干菜,放点盐。用杂面摊薄咸食。切成三角或棱形,这叫煎饼叶,放入锅中,代替肉,滴几滴香油,就可成为一顿可口的熬干菜。这样的熬干菜,却是当年青黄不接期间家庭的主菜。春天,各类蔬菜才刚刚发芽,此时如果家里来客人、过红白事,最上档次、最好吃的,莫过于熬干菜了。

我自小跟姥姥长大,记得那些年,姥姥每年都要晒干菜,门洞里拴上绳子,干菜挂得满满的。当地的农民也是晒干菜成风,秋风一起,家家户户房顶、院内到处都见晾晒的萝卜干、干白菜、干豆角、干茄子等等,什么蔬菜可以晒干储存到冬天就晾晒什么,经过风干的菜,会残留一一种特殊的气味,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口都难以下咽,而对于喜欢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无可替代的美味。

现在,我们石家庄一带还保留着熬干菜的食俗,不过比贺赵丁先生吃的熬干菜要讲究多了。最主要的是锅里加进了可观的五花肉或腊肉,干菜只是搭配选用一些,也就是象征性的。农家熬干菜十分讲究。第一,熬之前要用温水浸泡透,将干菜泡到全部舒展开来,这样在熬菜才能入味。第二,便是洗。将泡好的干菜捞出来,一遍一遍地洗,直到菜叶从黄色又泛起绿色,洗菜的水也是清澈无尘方算告停。第三,便是切。将洗好的干菜,切成细丝,这样方便入香、入色。

熬干菜要多放油,干菜比较容易吸油,如果油少了,菜不够润泽,吃起来口感就会干涩。熬干菜做法类似大锅菜,最好跟肉一起炖,是一定要配五花肉或腌制的腊肉。干菜有有种特殊的干枯味道,只有与肉香融合,二者相辅相成,才可以将肉的美味与干菜的风味全部烘托出来。

与五花肉、腊肉一起熬制的干菜,吸足了香浓的汤汁,干菜饱含着肉香有嚼劲,五花肉炖得香浓软糯、入口即化,两种食物的巧妙搭配搭配,软韧适度,鲜香适中,真的让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