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生命蓝图,启迪灵性觉醒,欢迎加入心理学与哲学读书社群——考拉读书会。
通过共享读书,用五年时间自学完心理学、哲学的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全部课程。
通过共享读书,一年时间从小白到达人,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本文是心理专栏《ELIXIR Studio思维与心理工作室》中的文章,欢迎订阅本专栏
几个月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沙雕视频,视频里是一对小情侣在打电话,对话如下:
女:歪?车怎么打不着了呀!
男:可能是电瓶没电了,你试一下大灯能不能打开。
女:昨天还很正常啊,怎么今天就出毛病呢,我一会儿还要去正佳吃饭,没车怎么去啊?
男:这种情况很正常,先试一下大灯能不能打开,先排除电瓶的问题
女:之前我开我爸的车就好好的,早知道就开他的车了
男:你先看看大灯能不能打开,好吗?先把钥匙拧到——
女:要是八点半到不了我就完了,哎呀好烦啊
男:先试试大灯能不能打开
女:你是不是生气了
男:没有啊,我生什么气
女:你明明就是生气了,问你这么点小事你就不耐烦
男:我没生气,真的
女:那你为什么这么不耐烦?
男:我没有!不是。。。咱们还是说车吧
女:我跟你说生气的事,你跟我说车?
男:是啊,我是在说车啊
女:真行!你们男人从来不好好听人说话
男:好好,对不起是我听错了,那么现在可以打开大灯了吗?
女:你没错!错的是我。我就不该给你打电话(挂断)
男:(握着电话咆哮)吔啦梁非凡!
我一边看这个视频一边笑:哈哈哈哈哈这女的好沙雕啊哈哈哈哈
看完视频后,我翻了翻评论。评论都是清一色的:“太真实了!……男女果然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你永远也无法跟女生讲道理女生只能靠哄;我不找女朋友了太心累了;女生太情绪化了”
看完这些评论,我的反应是?????,你自己的女友不讲道理罢了,能不能不要拉上全部的女性。
许多的电影和媒体中都充满了这种情感表达上的性别二分法:强壮的男人很少说话,全程智商在线,做的事情都合情合理,而女生总是夸张得表现出各种情绪,行为莫名其妙,玛丽苏附体,智商堪忧。
在刻板印象和伪科学的恶毒影响下,人们对于性别差异抱有许多根深蒂固的错误认知。接下来就让我present scietific data来打破这些迷思。
一、女性比男性更情绪化?男性比女性更理性?
2017年科学美国人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不同性别的情感表达能力的研究。研究评估了来自5个国家的2000名被试在日常环境中对自然刺激做出反应的面部表情。
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经常微笑,且微笑持续时间更长,而且会进行更多的内眉毛(inner brow)提升。内眉毛的提升反映了恐惧和悲伤的状态。
另一方面,男性比女性则更容易表现出基于愤怒的面部行为。他们比女性会更多皱眉,而且他们的唇角抑制肌肉(? lip corner depressors)也明显长于女性。
可是,这说明了不同性别之间可以更强烈地感受到幸福或者愤怒的情绪吗?不幸的是,此项研究人员关注的是面部行为,而不是内部情绪状态,所以无法在面部表情和情感体验之间建立直接联系。但是,研究人员在最后附上一句:“我们可以相当自信地回答一件事:尽管好莱坞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女性并没有普遍的表现力,男性也没有一贯的坚忍。相反,反应的强度远不仅取决于个体的性别,还取决于特定的情绪状态。”
于是不满足的我又找到了另一项研究。
Mindlab的神经科学家们让两组志愿者——一半是男性,一半是女性——观看含有不同情绪内容的视频,并用皮肤电导电极测量生理学。在某种程度上,电极可以量化内在情绪。在观看快乐的、搞笑的、激动的视频中,男性比女性表现出轻微更强的情绪反应。而在观看暖心的(heart warming)的视频中,男性的反应甚至是女性的两倍。
在同一研究组的另一项调查中,67%的男性说他们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加情绪化,他们内心经历的情感比在公共场合中表达出来的要多。
这与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背道而驰:男性甚至有可能比女性更加情绪化,但只是他们很擅长将情绪隐藏起来。这可能受到了社会文化的影响。
另一项在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表明,女性跟男性一样理性。
实验里,科学家向6100名男女介绍了有关说谎、堕胎、谋杀、动物研究和酷刑等问题的道德决策。结果,男性和女性都评估了不同的决定可能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对每个道德难题进行了类似程度的理性分析。
二、女性数学差?
这个迷思在我的小学阶段里被老师反复提到,令我差点对数学失去信心。这也是如今对女性毒害非常大的一个迷思了吧。
一项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调查了来自美国各个州的700多万学生的数学平均分数并作出分析,他们发现男女之间分数差异的效应量(effect size)在0.01到0.06之间,在统计学意义上基本等于0差异。研究者说:“有些州男孩做得更好,有些州女孩做得更好。但当你把它们平均起来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解释为什么杰出的女性数学家少,有些人提出了一个“greater male variability hypothesis”,那就是虽然男女数学平均分看起来差不多,但是男性的数学表现比女性要更加两极分化,致使数学成绩拔尖的男性要比数学成绩拔尖的女性多。
为了证实这个理论,威斯康星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则调查了来自86个国家的数据,发现 greater male variability hypothesis仅在一些国家存在,证实其更多的是由文化导致的,而不是生理学差异。
在一些中东和穆斯林的国家,他们发现女性的数学得分很低,但男性的数学得分更差。他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那些国家普遍不重视数学教育,而学习不好的女性很有可能被迫辍学。
在总结这项研究的时候,研究者认为将数学成绩的差异归因于国家特定的社会因素更为合理。他们还发现,在女性平等程度更好的国家里,男孩和女孩的数学成绩都会更好。
国内盛行的言论是男性的空间想象能力比女性好,所以他们的几何能力更好。我在google上溜了一圈,并没有找到对应的文献支撑(不能说没有,只是我没有找到而已)。但事实上,空间想象能力上是可以经过训练而提高的。
三、从脑科学的角度上看男女大脑上的生理差异
最后,再提一下脑科学方面,几十年来,很多脑科学家们都注意到,平均来说,男性的大脑总体积比女性的略高,女性的皮质则明显比男性厚。脑体积的大小与皮质的厚度都与智力呈正比。
研究人员发现,男性之间的脑体积与皮质厚度的变化要比女性之间的变化要大得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男性参与者的大脑在大多数测量中比女性参与者的大脑更为多变的原因,”他们之前曾经调查过男女之间的智商,发现男女平均IQ并没有差异,但男性之间的智商波动却很大。“这很有趣。”研究者说,“这与许多其他证据相吻合。这些证据似乎表明,对比起女性,男性之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要更大。”
当他们随即抽取研究参与者并扫描他们的脑部时,研究人员就很难判断这是男人还是女人。这说明了男女大脑之间的差异度跟同性别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度一样。
以上的所有研究都表明,性别并不是一种本质。社会文化强行通过生理将性别做出区分,给他们扣上“标准行为”的帽子,压迫我们以其为模板进行表演。每个个体都应该被尊重,自由生长,而不是被刻板印象所拘束。
前几天我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我旁边做着个大叔,感动得哭得稀里哗啦,而我全程都因为电影那个谜一样的叙事逻辑而满脸问号。后来我上网看影评,好多人都说他们哭得稀里哗啦……当时我还在下意识地怀疑自己作为女性的共情中枢是不是出了些问题。但后面一想,每个人都有权利遵循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应该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参考文献: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are-women-more-emotionally-expressive-than-men/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uk/home-news/father-s-day-2014-study-shows-men-are-more-emotionally-sensitive-than-women-they-re-just-also-better-9532945.htmlhttps://www.huffingtonpost.co.uk/2014/06/13/men-women-emotional-parents_n_5491119.html?guccounter=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07/080724192258.htm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12/111212153123.htm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7/04/study-finds-some-significant-differences-brains-men-and-women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92019.php
本期作者
July吴越
华附国际部学生,一位正在成长的神经科学家爱好:神经科学,音乐剧,画画,看科幻小说Fun facts:最近知道鸡蛋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于是开始花式吃鸡蛋...导致现在一看到鸡蛋就想吐;手绘了许多页大脑解剖图,终极目标是徒手画脑;现在只希望能顺利写完暑假作业(hopefully ^_^)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无畏的太阳心理|阅读|心情|思维|个人成长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让太阳拥抱你我们一直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