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片:咒女儿下地狱,盼公公早日死掉,这个女人恐怖的让人害怕

2019-10-16     more光影闲谈

在中国,讲述家庭关系的电影多之又多,但是很少有电影真正反映现实生活中紧张的家庭关系。

今天这部《柔情史》,则将中国母女之间的矛盾、温情等,赤裸裸地展示了出来。

《柔情史》刚上映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从西宁First影展,到上海电影节“一带一路”单元媒体关注,再到提名柏林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柔情史》获得了不少的赞誉。

导演杨明明更是亲自上阵饰演片中的女主角,而饰演母亲的是国内文艺片领域非常有名的耐安。

故事发生在北京。

小雾是一个靠写作为生的自由编剧,靠稿费攒够钱后她立刻从家里搬了出来,在北京的胡同里租了一间房。

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和公公住在一起很不习惯,她执意搬到了女儿的家里。

母亲是一个典型的精细小寡妇,她盘算着自己的拆迁款,盘算着公公死后留下的遗产,加起来就能在北京买套房,所以她每天都盼着公公早日死掉。

扳倒女儿家里,她嘴上的碎碎念也不见少,逮住一点不顺眼的地方就开始大吐苦水,“不要一天到晚看手机”、“你怎么还不起床”等。

她将自己改变命运的欲望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也不排除靠着女儿出嫁来改变。

她不管女儿跟结婚对象是否合得来,只要对方有钱、有房子、有地位,就算是个50岁的老头她也无所谓,丝毫不关心女儿的想法。

她固执刻薄,在饭桌上吃饭也能跟女儿一言不合吵起来,吵架的方式不像是母女,更像是一对仇人,诸如“你赶紧下地狱”、“连狗都不如”等恶毒的话,都能从她们嘴里说出来。

小雾对自己爱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她总觉得爱情如果太美好就会显得不真实,所以每当跟男朋友过于亲密的时候,她的安全感也逐渐降低,换男朋友对她来说是常事,现在她还谈着一段忘年恋,对方是一个离过两次婚的中年男子。

尽管母亲很强势,但是她也没有能力限制女儿。

她其实也有自知之明,自己什么都不会,也很羡慕女儿的写作才华。

所以她也尝试着写作,尝试着去谈恋爱,没多久就遇到了旧时的情人,母亲焕发第二春,对方却拍拍屁股走了,最后还是只剩下母亲一个人。

母亲看着女儿,原本两人有着深仇大恨,此时两人就像照镜子一样,对方身上所有的不如意跟自己似乎没什么区别。

她们在生活中唯一消遣的方式,似乎只有吃。

电影中吃饭的场景多的超乎寻常,仰着头大口大口喝牛奶,大口大口啃羊蝎子,大口大口吃哈密瓜等,其他消遣方式都太虚了,唯有吃才让她们感到实在。

但是两人的斗嘴似乎没有停过。

上街买衣服,母亲不是嫌贵就是嫌丑,但是她并不是为了省钱,她只是不想让卖衣服的赚到钱;看到女儿走路歪歪扭扭,她嘴上又开始碎碎念,但是话里话外都是为了女儿好。

女儿对母亲亦是如此,比如母亲口红涂的不好,她也是横加指责,说话尖酸刻薄,她也想母亲好,只不过选错了方式。

两人相依为命,又互相伤害,沟通问题似乎从未停止过。

但是母女俩没有隔夜仇。

虽然母亲经常骂小屋,但是她对小雾的生活很是关心,小雾也是如此,每次吵架的时候她都会把“钱”摆上台面,恨不得将母亲气死过去,然而事后她又会偷偷从窗帘缝里观察母亲的动静。

后来小雾的剧本被买走了,她也因此获得3.5万左右的定金,相当于半年的房租。

小雾和母亲相互拥抱在一起,她们拿着钱上街买东西,但是到头来啥也没买,她们砍价砍惯了,忽然这么大手笔的花钱,两人还不适应。

电影结尾,小雾和母亲站在路灯下合影,一切仇恨似乎随风而去

虽然只是暂时的,但是母女俩很享受此刻的温暖,这一刻温暖的像一幅画一样。

电影分别用“牛奶”、“羊蝎子”、“蜜瓜”三种食物来命名每个章节。

导演的意思是告诉观众,刨去现实生活中的苍白,似乎也只有吃是最实在的,毕竟我们是最会吃的民族。

《柔情史》里面的母女关系,代表了目前大多数家庭中的有矛盾的母女关系,所以观众在看的时候有很强的代入感,甚至在电影中看到了生活中不愿意承认的丑陋一面。

导演说,这部电影就是要将生活中柔情的面纱揭开来给世人看,无法切断的血缘关系,只能夹杂着柔情的伤害,最终的结果只能和解、妥协,然后再一次互相伤害。

有些矛盾无法解决,有些关系无法断裂,但是生活依然要继续下去,柔情的伤害虽然累,但是这也是唯一的办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J9G1m0BMH2_cNUgSwZ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