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世纪,让地球一直处于热点的,非中东地区莫属。其他的地缘政治纷争则此起彼伏,巴尔干地区也好,非洲也罢,韩朝半岛也是。
21世纪的中东地区,伊朗武装力量中最精锐的力量,其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的名气远超过这个地区很多领导人,现今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曾称他是“活着的烈士”。
苏莱曼尼(中)
不料,这种高度的赞誉,居然一语成城,“活着的烈士”,刚跨进2020年,就真的成了“烈士”:在巴格达机场下飞机坐汽车没多久,就丧生于美国无人机的定点清除中。
美国定点清除苏莱曼尼的现场
这个看似突发的事件,其实,很多人,尤其是国际观察家们,都觉得不是很突兀。
早在2019年4月,特朗普就宣布将伊朗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当然,其下属的“圣城旅”更列为恐怖组织。如果是这样推理,按照美国的逻辑,苏莱曼尼当然成为恐怖组织的首领,成为美国情报机构的眼中钉,按照美国一贯的手法,定点清除当然是最终的选择手段。
逃离德黑兰宣传照
彼时,伊朗则针锋相对,拿出早已做好的预案:宣布将美国中央司令部及其驻扎在西亚的军队认定为“恐怖组织”。双方几十年的夙怨,暗中的打打杀杀岂是一文两篇所能说得明白的。前几年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逃离德黑兰》,便是以刚刚完成伊朗革命时期作为背景故事的影片。(实话说,老美在宣传阵地这块,输出意识形态思想的确做得不赖,靠影视剧渗透天下,并非是诳语)
那么,双方针尖对麦芒,你来我往,这个被美国排进了“黑名单”的伊朗武装力量,伊朗最精锐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个伊斯兰革命卫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伊朗革命卫队
1979年,伊朗革命卫队成立。彼时伊朗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伊斯兰革命,美国支持的伊朗国王巴列维被推翻,其宗教精神领袖霍梅尼结束流亡,回到了故土,在其领导下,伊朗成为一个伊斯兰共和国。在推翻巴列维国王的过程中,霍梅尼认为前国王留下的常备军不可靠,就重新组建了一只精锐部队:伊斯兰革命卫队。以“保卫革命成果”、巩固新政权。
霍梅尼要求民众必须要效忠他。他宣称自己的统治是:这是真主的政府。这个革命卫队中充塞他的忠实信徒,变成了“私家军”。在霍梅尼清初旧势力,建立自己的“新秩序”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血腥镇压宪政自由派及反对者,曾经迎接他回国,并且掌握权力的的盟友宪政自由派领导人巴赫蒂亚尔最终逃亡法国(1991年被在巴黎被伊朗特工暗杀)。反对政党的精英们很快被清除殆尽。同时,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
随后,有了革命卫队在手,霍梅尼发起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将伊朗全面伊斯兰化。这就是伊朗革命卫队的诞生之时,它是握着血块的。
当然,今天的伊朗依然有和许多独立国家一样的国防军部队,它们的任务则是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两支部队平行成立,各有分工。
伊朗为了将革命卫队合法化,将其写进了宪法,标明了它只对伊朗最高精神领袖负责,而不是对总统负责。用不太恰当的比喻的话,有点像那个上世纪让欧洲颤抖的戴着闪电领徽,一身黑制服的武装力量。
伊朗革命卫队在纪念两伊战争的阅兵式上
1980年,革命卫队再一次在世人面前提现了实力。两伊战争(伊朗与伊拉克)爆发。交战中,国防军因士兵逃跑或阵亡,数量日益减少,革命卫队很快又充当了正规军。而且,在战争中,它经历了战火淬炼,战绩也是可圈可点的。
有了正规战争的参战经历,给了革命卫队发展壮大的最好的理由,它不再仅限于武装警卫,维护领袖思想等简单的活,它以最快速度建立了属于革命卫队自己的空军和海军,并且定期举行自己的演习,或与正规军合作进行演习。现在,国防军的许多职责都由革命卫队承担了。
作为已经变成主要武装力量,并且具有无上权利的革命卫队,其内部再度滤化出一支精英中的精英,那就是圣城旅。当年很多中东地区国际新闻中,屡屡出现这个部队的名字。圣城旅诞生于两伊战争期间,原本是革命卫队的一支特种部队,但很快就发展为一支远征部队,负责海外行动和非常规战争。
同时,革命卫队领有伊朗另一个准军事组织:巴斯基民兵组织(也是大名鼎鼎),由数百万志愿者松散组成,成员主要是伊朗农村和城市郊区的贫困、文化不高的年轻人,是革命卫队的一支辅助部队和后备力量。可以说是革命卫队的预备役。
伊朗人质事件中的照片记录
让霍梅尼取得声望和政权巩固的还有一个关键是当年的“伊朗人质事件”。霍梅尼在这起事件中获取不菲的政治资本,国内威望爆棚。不过,霍梅尼的野心远不仅此,他试图超越国家概念统一穆斯林,向全世界输出伊斯兰革命。他声称:“在世界各地建立伊斯兰国家是革命的伟大目标”。
霍梅尼选择革命输出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伊拉克。伊拉克是什叶派的发源地,占人口的55%,但是当时的伊拉克由逊尼派萨达姆.侯赛因掌控政权。霍梅尼在伊拉克流放十余年,拥有不少信徒,更有机会发动伊斯兰革命。而萨达姆则企图趁霍梅尼立足未稳之际打击伊朗。这个引发了“两伊战争”。
而在伊朗所谓的“输出革命”中,革命卫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当然,革命卫队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霍梅尼去世后,革命卫队在政府中的地位显著下降了,精神领袖成为革命卫队的支持者,而政府则开始更多依靠正规军,并对革命卫队里弥漫的狂热思想感到棘手。拉夫桑贾尼担任总统后,着手限制革命卫队的规模和装备水平,并把巴基斯民兵从革命卫队中分离出来以实现制衡。
不过,革命卫队坚决反对拉夫桑贾尼将革命卫队编入正规军的想法,并且不断向民选政府展示肌肉,从而成功地保持了其12.5万人的规模和相当于完整海陆空三军的组织架构。拉夫桑贾尼为了避免革命卫队干预政治,给予了他们许多经济优待,然而这毫无疑问又增加了革命卫队干预政治的能力。
哈梅内伊担任最高精神领袖时权威远不如拉夫桑贾尼,面对强势的老同僚,哈梅内伊更多地依赖于革命卫队的支持。依靠着哈梅内伊的支持,革命卫队利用基金公司(Bonyads)获得了大量的战后重建合同,开始初步的卷入经济。
现在的保守估计,革命卫队已经拥有12.5万至15万名成员。去年,也就是刚过去不久的2019年,伊朗发生特大洪灾,也是革命卫队出动进行救灾救援。
革命卫队主管伊朗的导弹部队,有自己的弹道导弹。对此,美国一直猛烈抨击,认为它是伊朗核计划的组成部分。这回对美国的导弹回敬就是它们干得,并且也公开发表了声明。
革命卫队海军的一大任务是在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霍尔木兹海峡巡逻。它不止一次在海湾地区与美国海军舰艇对峙。
但让全世界一直揪心的还是伊朗的“核武”问题,虽然国际原子能机构直到今天还是表示,德黑兰一直在遵守2015年与美国达成的核协议,即使在特朗普政府2018年退出协议之后也是如此。但其发展到何种地步,和每一个拥核力量和研制核武的国家一样,都是谜中之谜。毕竟伊朗对核的研制也已经多少年了。当然,比所有人更紧张和关心的便是以色列,摩萨德一刻不停的瞄准着伊朗核进程。
2010年前后,以色列曾联合美国,用“震网”病毒袭击了伊朗核设施的电脑系统,伊朗大量生产核原料的离心机被破坏;据称,伊朗铀浓缩能力被降低了30%。包括2007-2011年时间里,多名伊朗核科学家被刺杀,国际上一般认为,这是以色列特工下的手。
今天的伊朗革命卫队,已经对伊朗全社会、经济、情报、能源等领域都有深入的触及,在全国拥有巨大的经济利益,甚至参与经商。全国很多石油、金融业务和船运都由革命卫队控制。仅它运营的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就有13.5万名员工。它还有自己的银行、自己的航空公司,修建公路、建设港口、运营电信网络,甚至能做激光眼科手术。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从局外人来看,似乎革命卫队有点“尾大不掉”的趋势了。如今的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曾要求革命卫队逐渐退出经济领域,将持有的大量股份出手。伊朗总统鲁哈尼也曾试图限制它的权力,但以失败告终。
2019年2月25日,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右)在首都德黑兰欢迎到访的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伊朗革命卫队还把眼光瞄向国外:通过其下属的巴斯基民兵组织,在海外招募并训练了数千名武装分子,参与伊朗在叙利亚等国的代理人战争。甚至派出巴斯基民兵到叙利亚,保卫伊朗支持的阿萨德政府,并在伊拉克北部和中部打击伊斯兰国圣战组织。
目前的总司令是侯赛因.萨拉米。
伊朗的出路,伊朗革命卫队最后的归宿,如今而言,是下不了定论的,只能交给时间来回答;伊朗的未来,只能靠激荡中的觉醒。这样一个宗教、种族及国际势力深度纠缠的国家,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很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