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跨界建筑设计遭质疑,这次真的是“玩过了”

2019-10-23     西一安鲜

近日,演员江一燕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新闻刷屏。

此前大众对于江一燕的认知可谓好评如潮,不仅在影视剧方面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人物形象,还曾因多年赴山区支教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小江老师”。同时热爱摄影的她,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一幅幅动人的影像,并获得过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华夏典藏奖”。以上爱好之余她还热衷于写作,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小江的时间缝隙”,通过文字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与感想。

但很显然,以上各个领域的成就还不足以概括江一燕本人。除此之外,她还以歌手身份发行了个人EP和专辑,并自己为专辑歌曲作词;与户外品牌推出联名设计装备;担当故宫文具体验官、山区教育形象大使等等。翻阅江一燕的个人微博,几乎都是关于教育、环境、历史、公益等方面的宣传和倡议,如果不是微博认证的“演员”标签,你很难从她的日常动态中发掘出这是一位女演员的日常。客观评价,作为一个粉丝602万的公众人物,传播以上正能量的举动我们是应该给予认可和鼓励的

但是做得越多就错得越多,这是我早年刚步入社会工作时,一位老前辈送给我的话,用在江一燕身上也同样适用。

这里就不提之前关于她情感问题的网络舆论,此次“江一燕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新闻就引来了建筑行业的一片diss。

那么质疑点来自哪里呢?江一燕的个人微博是这样描述此次获奖消息的:

从微博内容来看,先是说明了获奖项目和获奖种类,然后分享了自己在当地的见闻和获奖好心情,质疑主要来自于最后一段话:“第一次参与设计,跨界建筑,谢谢陪我一起执着的我们的Team。

对此言论我们先来看看网友在此条内容下的评论:

在质疑者看来,江一燕本人只是“LOVE JYY VILLA”私宅的拥有者,而并非建筑设计团队,也就是所谓的“甲方”。甲方对于自己房屋的设计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并不稀奇,因为任何一个老百姓聘请装饰装修公司时,都会给予自己的个人见解。但是一般老百姓不会因为自己的住宅设计获奖而如此刷存在感(媒体宣传都是江一燕获奖,没有提设计团队),或者自称“跨界建筑,感谢团队”这样类似于个人获奖感言的说辞。

那么网友的质疑到底是有理有据还是无中生有呢?我们先来了解美国建筑大师奖的历史以及其官方网站上对于该获奖项目的详细介绍,就能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知和判断。

美国建筑大师奖的前身为AAP建筑奖,截止到2019年举办了4届,赛事旨在表彰全球最优秀、最具创意的建筑、室内和景观项目,展现和宣传杰出的设计人才。

评选的规则是评选出建筑、室内、景观三大组别的获奖名单,然后在三大组别中各评选出一个年度获奖项目。换句话说:美国建筑大师奖分别评选建筑、室内、景观三个方向的获奖作品,然后再从三个方向的获奖作品中各自挑选一个作品作为该年度的最佳作品。例如2019年共有278个项目分别获得了美国建筑大师奖建筑、室内、景观三大组别的奖项,但是获得年度最佳作品的只有三个,分别为:UMS 里表都会凭借“北京橡树澜湾”项目斩获年度景观设计大奖;另外两位则由来自冰岛的Basalt Architects设计公司拿下年度建筑设计大奖,加拿大的Jean-Maxime Labrecque设计公司拿下年度室内设计大奖。

上图为2019年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三个最佳项目,笔者用蓝色方框标注的就是获奖项目的名称、红色方框标注的就是获奖的设计公司/设计者,哪个项目、哪个设计公司、哪个设计者获奖一目了然。

了解完美国建筑大师奖的设立以及评选规则,我们再来看江一燕获奖是否值得大众质疑。

首先必须交代一个事实,此次美国建筑大师奖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举行,是对过去两年(2018、2019)获奖者的集体颁奖,江一燕微博内分享的“LOVE JYY VILLA”项目获奖名称为“LJ VILLA”,该项目是于2018年获奖,只是在2019年才参加颁奖,获奖信息如下图。

大家应该一目了然,获奖项目名称:Lj Villa;设计公司:Garbers & James Architectural Studio。这也正是网络上来自建筑设计行业工作者质疑的原因之一,对此有记者联系了江一燕的经纪人,对方回应:江一燕所获奖项可以通过公开途径查询得到。随后我们打开《Lj Villa》的信息介绍,的确发现了江一燕的名字。

我们发现蓝色框区域的首席建筑师为雷加·贝尔斯(Thore Garbers),设计团队名单中出现了江一燕的名字(红色色框)。

《LJ VILLA》设计施工的整个过程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参与,谁也不清楚中间江一燕参与了多少,但是对于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的网友们来说,一个没有任何建筑设计专业经验+非首席建筑师+自己是甲方的女演员,说出“第一次参与设计,跨界建筑,谢谢陪我一起执着的我们的Team”这样的言论,他们无法接受。

同时有网友爆料出设计成员中另一人的朋友圈截图:

从该设计师的回应来看,参与全程设计的他并不认识江一燕,只是在得知对方是名演员,专程赶来祝贺设计团队时才合了影

在笔者看来,建筑设计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涉及到交互性、空间感、大面积的三维特性的设计天花板,门槛非常高,对专业性要求极度苛刻。很多从事专业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学习的人士都摆脱不了转行以及难有作为的现实处境,他们对于建筑设计及相关行业充满敬畏,因为背后是无数个熬夜做图、疯狂掉发的痛苦经历。

因此当一个项目甲方、设计团队成员突然发声,以一种“个人成就”的语态和宣传口径对外释放这一获奖消息时,或许作为吃瓜群众会被这样的噱头吸引、关注、点赞,但是对于专业从事该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如果是设计公司和首席建筑师来发布获奖感言都理所应当,但是一个以项目甲方作为设计团队成员来大谈“跨界建筑、感恩团队”,在建筑从业者和学习者来说就是惺惺作态和装腔作势了。

对此笔者仅用三个字评价:玩过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BdPFm4BMH2_cNUgO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