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下水,
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
不过说实话,万事逃不过“真香定律”,
很多人去北京玩了一趟,就爱上了下水!
北京人对下水的爱是发自灵魂的,
爆肚,炒肝,炸灌肠,羊杂汤……
这些美味都展现了老北京人在美食上的智慧。
在那贫苦的年代,
北京人将“下贱”的猪牛羊内脏进行开发,
制作出了无数的下水美食,
在那些年不知道喂饱了多少北京人。
在很多人眼中,下水的确好吃,
但也承认它不是一种多有牌面的美食,
只是很多人或许不知道,
北京人的下水里,
偷偷藏着来自紫禁城里的高富帅。
有些人曾经认为,
自己这辈子也不会吃下水,
直到他们遇见了——
卤煮虽然如今身为下水,
但其祖上可是在皇宫里混的,
并且深受乾隆喜爱,说起它的传奇,
就不得不提那个乾隆爱了几十年的男人。
乾隆一生偏爱江南,每次南巡,
都要尽情领略江南的美景、美食与美人。
而在他第四次南巡的时候,
遇到了苏州名厨张东官。
仅仅一顿饭的功夫,
乾隆爷就怦然心动了!
那一年,乾隆没有迷上江南的妹子,
却迷上了张东官的厨艺,
于是霸道总裁体质发作,
在返京的时候坚决要带张东官回宫。
张东官对乾隆来说有多特别?
他在乾隆身边伺候了近20年,
乾隆几乎到哪都要带着他,相比之下,
富察皇后、魏璎珞等妹子都没这样的恩宠。
此外,乾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
就要吃一次张东官做的菜。
看看史料上关于乾隆御膳的记载,
张东官简直快要刷屏了!
正月十一日未正,
摆肉丁酒炖鸭子热锅一品(张东官做)。
正月十二日寅正二刻,
摆燕窝脍五香鸭子热锅一品(张东官做)。
正月十三日未初三刻,
摆燕窝把酒炖鸭子热锅一品(张东官做)。
正月十八日未初二刻,
摆山药火熏葱椒鸭子热锅一品(张东官做)
……
据《乾隆江南节次照常膳》记载,
在正月的第十一至二十八这短短的十几天内,
张东官的名字共出现了28次。
因为这样的恩宠,
在世人眼里张东官简直就是个传奇食神,
民间关于他的故事也不少,小的时候,
菲李还看过关于他的电视剧《满汉全席》。
而张东官也没有辜负乾隆的恩宠,
为乾隆制作了无数的美食,
并且他擅于观察乾隆的饮食习惯和作息变化,
知道老年乾隆爱吃味道重的食物,
于是创造出了苏造肉。
“苏造肉”是用五花精肉,
以先酱后卤的方法制作而成,
吃起来肥肉软糯而不油,瘦肉酥烂而不柴,
汤头鲜美而不腻,让乾隆非常喜爱。
苏造肉也因此成了宫中名菜,
后来这道菜流入民间,
成为百姓追捧的美食,但在当时,
寻常百姓家想吃肉都不容易,
更不用说是吃上好的五花肉了。
于是有人就用便宜的猪头肉代替五花肉,
加入猪下水和火烧等同煮,
后来有人连猪头肉都吃不起了,
就干脆只要猪下水和火烧等物。
虽然更换了食材,
但因为制作手艺的改良,
这道山寨版苏造肉却焕发出新的风味,
最终就变成了风味独特的北京卤煮。
到了如今,相比起苏造肉,
卤煮在北京人的心中反而有着更高的地位,
北京人都是有卤煮情节的,
隔三差五的得吃一顿。
北京人将猪下水放入大锅,
加上火烧、炸豆腐一起炖,
做出来的卤煮,火烧透而不粘,
肥肠香而不腻,再浇上蒜汁,
那简直是世间最美妙的滋味。
因此对于北京人来说,
卤煮是最好的解馋美食之一,
在寒冷的冬天来一碗,
足以慰藉被北方寒冬冰冻的心灵。
在炎热的夏天吃一碗,
大汗淋漓的同时让口舌得到无限的满足,
再经过凉风一吹,
工作后疲惫的身心马上得到了治愈。
而外地人初次见到卤煮可能会直呼黑暗料理,
就算是肥肠爱好者也不敢轻易尝试,
但只要试过一次,
往往就会爱上这可菜可饭,
有肉香而不腥气的卤煮。
好的卤煮是要连汤一起喝的,
因此好卤煮的汤色应该够清亮,
每一口汤都有炖肉的香味,
味道醇厚,让人欲罢不能。
一碗美味的卤煮,
可以让女生放下矜持,痛快享受;
可以让不爱下水的人直呼“真香”!
这或许就是美食的魅力,
让人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现在想想,
如果让大吃货乾隆品尝到了卤煮,
或许也会毫不犹豫地接它进宫吧。
由今日头条打造“超级IP”美食微综艺《我在宫里做厨师》第二集已经播出,本集介绍了乾隆皇帝和张东官的故事,今后还有更多精彩的故事,喜欢美食的小伙伴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