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有问题?直接私信我
很多人对留学所产生的一个偏激看法就是:
为什么要去国外上学?难道不爱国吗?
对于“出国留学=不爱国”这个说法该怎么去看待呢?
从1978年到2019年底,400万人在海外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如果真的不爱国,他们为什么都选择了回国?为什么选择回到祖国的人数逐年增多?
对留学生来说,爱国不是“十指不沾外国货”,也不是“两耳不闻海外书”。不是几句挂在嘴边的口号,也不是一时情绪激动在网上写下的“誓词”。
对留学生来说,爱国,是不论走多远,心中依然深爱的那片故土,是身在异国听见或看见和祖国有关的任何东西时,永远深情,永远热泪盈眶。更是即便要跨越大洋,明知前方困难重重,明知要遭受很多非议,也要去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因为这样,他们才能亲眼看见、亲身体会到国外的文化、生活方式、教学模式、种种不同的观念等等到底是什么样。同样,世界有多大,要自己亲自走过才知道。
电影《中国合伙人》里佟大为对签证官说了“My country needs me”。
1872年,120名平均年龄12岁的幼童通过遴选,被送出国门学习,成为记录最早的一批中国留学生。
后来,他们之中,有人在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有人修建了第一条中国铁路;有人成为了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有人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外交官……
京张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1996年,在美取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中,98%的留学生在毕业五年之后仍然留在美国。
到了2006年,这个比例降到了85%。
再到2015年,每1.28个留学生中,就有一个选择回国就业。
2018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接近52万人。
很多人不是融不进外国的主流文化,而是时时刻刻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曾在采访中说:
“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而那些在完成学业后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回国的留学生,他们对祖国的爱不比任何人少一分。不论在哪里遇到祖国被抹黑,他们同样会跟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同样,对于留学生来说,回国也不是他们爱国的唯一方式。
在国内,我们或许是北京人、上海人、山东人、广东人……但当我们走出国门,标签就只有“中国人”。
如果你还要问,留学生为什么爱国。
因为我们是新中国的见证者,我们见证着每个奇迹的发生,见证着被质疑和被鼓励,见证着一次又一次地众志成城。
不论何时何地,有一段话都会在他们心中永远响彻: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