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羡慕赛场上的球星,羡慕他们精湛的球技,羡慕他们丰厚的收入,总觉得我们就是普通人,不可能企及球星所到达的高度。
可是球星何尝不是从普普通通一步步蜕变成顶尖高手的呢?飞行,训练,输球,赢球,琐事充斥着生活,他们甚至承受了很多人没有的“生命之重”。但是他们坚持对网球的热爱,在一场场比赛中磨砺自己,生而为赢。
在张帅心中,运气和天赋似乎始终与自己绝缘。在2010-2012年的低迷期,张帅的WTA巡回赛正赛胜场仅有3、8、2场,大满贯胜场0;到2013-2015的蓄力期,正赛胜场有9、18、4场,大满贯胜场0。
看到这些数据,外人可能都觉得前途渺茫,但张帅说:“我相信,自己现在取得的成绩和付出成正比。”就连没有比赛的日子,张帅都会用训练把一天的时间填满。提前定好的目标,她从不敷衍,大多数时候,还会超额完成。
如今,大满贯冠军张帅依然在努力着。
而她的胜利,是普通人都能够感同身受的成功,因为我们都曾和她一样,前路一片灰暗,能力倍受质疑。但我们拒绝低头,始终崇尚一个最为朴素的价值观——永远努力。
1992年5月,德祖赫出生在萨拉热窝,仅仅一个月之后,波斯尼亚战争就爆发了。
父亲内尔菲德坦言:“萨拉热窝是个群山环绕的地方,突如其来的危险、狙击手,一切事物都能置你于死地。长时间待在网球场太危险了。”战争的阴云散去后,孩子们也得以安全地来到室外场打球,这其中就包括三岁的德祖赫。
虽然身高只有175cm,虽然成长于炮火之中,但是德祖赫凭借着对网球的热爱,在青少年时期的排名曾来到世界第三。打进14年澳网正赛的他,也成为了波黑历史上首位入围大满贯正赛的球员。
穷困、灾难、流离失所......战争会带来的只有这些么?其实远远不止。从德祖赫的故事中不难读出,战争会带来的,还有灰烬中的希望,和劫后余生的斗士精神。
德尔波特罗年仅20岁便在美网夺冠,谁也想不到,噩梦在当年开始。接受了右手腕的第一次手术,等到2011赛季复出后他的世界排名下降到了将近500位。用了将近三年时间,他将自己的排名重新带回了世界第四。
然而2014年大师兄再次受伤,这次受伤的位置变成了左手腕。等到2016年回归之后,他的世界排名已经掉到了1000开外,可即便如此,他在复出当年又拿到了里约奥运会的银牌。
经过又一个赛季的调整,他在2018赛季全面爆发,世界排名也来到生涯最高的第三位!然而接下来,又是两次右膝髌骨断裂。过去的2019年,大师兄只打了五站比赛。
当伤病成为其职业生涯的关键词之一,身为球迷,能做的只有等待。即使没有经历过,我们也能感受到大师兄的痛苦与绝望。“我带着那些灰暗的记忆踏上球场。但我逐渐将它们转化成能量。可以说,正是那些伤痛的瞬间,激励着我不断战斗。”大师兄如是说。
本以为单核细胞增多症就是上天给捷克人安排的最大考验,没想到,飞来横祸甚至险些断送了她的职业生涯。
2016年12月20日,有人假扮成装修工人持刀闯进了科维托娃当时的住宅,科娃在与歹徒的搏斗过程中,左手严重受伤,这恰恰是她的握拍手。直到现在,她仍然承受着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经历了5个月的恢复后,科娃对记者说:“感觉一天好一天差。但人生就是这样,有时握有一手好牌,有时全是烂牌,无论如何,我都必须要用这些牌继续打下去。”两届大满贯冠军重新出发,在法网复出。
随后,科娃变得越来越好。2017年,她在伯明翰折桂;2019年,她以不失一盘的完美表现与大坂直美会师澳网决赛,大战三盘最终屈居亚军。颁奖仪式前,科娃哭了。但这次我们知道,她已重新走上正轨。就像比利·简·金曾经说过的“冠军总能适应各种困境”。
从威廉姆斯姐妹出道以来,围绕着这对黑人姊妹花,网球圈内一直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气氛,大家在惊叹这对天才少女让女子网球男性化、力量化的同时,在内心里却咀嚼着酸葡萄的苦涩。而在赛场外,“种族歧视”的乌云也始终围绕着她们。
“当维纳斯和我走下楼梯前往我们的座位时,有人不停地叫我‘黑鬼’。当我朝辱骂声传来的方向走去时,其中一个人还说‘我希望现在是1975年,那样我就会活剥了你的皮’。”这是老威廉姆斯在2001年印第安维尔斯的遭遇。
2003年,姐妹俩的大姐在康普顿的一间废弃房屋外面遭枪击,她当时胸部中枪,被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普大姐经常陪伴姐妹两到世界各地比赛,她的身亡,对这对网坛巨星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
如今,姐妹俩已是网坛“高龄”,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但她们依然在为胜利奔跑着,令人敬佩。
赢,是一种态度,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生而为赢,造就了他们的传奇,也激励着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