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说断舍离,这事真的很容易吗?

2019-11-21   时尚生活咖

有关断舍离的讨论,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

衣服堆了一柜子,但总觉得没有可穿的,那就扔掉那些不再吸引你的衣服;化妆品护肤品不必太多,精简才是呵护皮肤的不二法门……只有排除掉所有不必要的欲望,才是极致通透的人生。

01

高税收、高物价、高压力……受到各方面挤压的日本人,开始走向一种“低欲望时代”,断舍离这个概念被很多人奉为圭臬。

对于日常生活而言,断舍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变居家环境,也即扔掉看得见的东西,改变看不见的世界。这种观念的代表人物,小e想聊一聊近藤麻理惠。

近藤麻理惠起初是一位日本家庭主妇,由于有一套独特的收纳方法走红,成为了专职收纳师,负责帮客户整理居家环境。她每次工作前,都会跪在房子面前恭敬道:“房子,你好,我是近藤麻理惠。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她的收纳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集中所有可收纳的物品。

接着,做出选择,保留那些令你心动的物品,那些没啥念想的杂物全部处理掉或扔掉。

最后,将衣服折叠竖放、书本等杂物根据心动法则排列、基本不使用的大件寄存在公用仓库。

这位收纳大师声名远扬,不仅将心得出版成书, 2015年还入选了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影响世界的一百人”。

02

然而近日她的网店上线了,出售一些“让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动的物品”。最便宜的筷架8美元,最贵的厨具收纳架275美元。

消息一出,近藤麻理惠就受到了很多质疑——你让我们把家里的东西扔完了,然后来推销你的商品?



这样一个有趣的案例就告诉我们:人总得生活,断舍离可能没你想象中那么容易。

断舍离的核心是活在当下,建议你淘汰掉过去不用的和未来可能会用的东西。但是人的想法是一个动态过程,一直都在变化,可能你强迫自己扔掉了某个物件,下一次想用时只能重新买。

并且中国人素来就有囤积的习惯。比如旧时代家里经常囤肉囤粮,长辈存着东西总舍不得扔,年轻人每逢双十一等大促也要囤纸巾护肤品。

哪怕听了无数有关断舍离的呼声,你还是会发现,这事做起来可真难。

03

那为什么日本人能做到断舍离呢?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物资产出也不丰裕,一味堆积存储并不可行。并且,当初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日本发展更先于我们,因此率先进入低欲望时代,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在小e看来,断不断舍离的,只是个人喜好与生活习惯。

你如果觉得自己对物质的渴求太多,生活被太多身外之物裹挟,偶尔静下心去思考什么东西该买什么东西该扔,我想这是一种救赎之道;你如果喜欢囤积带来的安全感,大可以按照令你愉悦的步调,在你认为对的时间去做对的事情……

不仅是家居,感情、社交等同样也符合这种原则。

我们看过太多隐居人口,独居、不结婚、不社交,觉得这是一种简单且高级的生活方式,但与朋友一起消遣时光也是同样的欢乐,不是吗?

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排除一些不必要的欲望,这才是最极致的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