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的管理法则,不具备,永远在底层!

2020-03-20     西北人才网

​​身在职场的你是否依旧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整天忙忙碌碌,不知所终?犹如回到高三的时光,前辈苦口婆心告诉你别那么累,要进行自我管理,但殊不知自我管理其实是个伪命题。


坐在同一间办公室,同样地花费8小时上班时间,为什么有的人轻松升职,而你却原地踏步?


职场如战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杨超越般的好运气和容貌。其实很多人为什么没有在职场和人生中展现一番作为,甚至有的人碌碌一生都只是在职场底层挣扎,往往是由于自己并没有真的去付出成功所需的努力,没有合理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


“有伟大成就的人,向来都善于自我管理。”

——时间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在职场日常中,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点,来摆脱职场中既无效率又无效益的状态。


1、对工作任务进行分类:


对于职场人来说,要做到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良好的管理,首先必须理清自己的工作目标与任务。

每个人所处的行业和职位不同,工作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工作大体可以分成这四个类别:最重要最紧急的事、不重要但紧急的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不重要不紧急的事。


这要求我们提高自己的规划管理能力,规划的好坏也能直接影响到达目标的效率。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工作开展前先梳理好待做事项,做到工作前梳理,工作后回顾整理,能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对时间的管理:


彼得·德鲁克还曾说过,“不能管理时间的人,便什么都不能管理”。


有的人,能把24小时过成48小时,有的人能把24小时过成12小时,我们如何分配时间,就是如何分配自己的人生。尤其是职场人,如何管理自己的工作时间,是职场制胜的关键。

时间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出名的有番茄工作法,计划清单法,吞青蛙表格等,每种方法都各有利弊,下面是各方法的优缺点,各职场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3、工作环境的整理:


对于职场人来说,每天面对最多的除了同事和领导,就是自己的办公桌了。乱七八糟的桌面总是让人心烦意乱,工作时注意力总是容易被桌子上某件物品带走,又或者桌上堆了一堆文件,需要找的时候翻箱倒柜都找不到。办公桌的整洁与否,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


日本杂物管理师山下英子在《工作断舍离》中介绍的方法,实践到生活中,就是清除掉不需要、不适合的事物与人际关系,不仅可以让工作环境变得清爽整洁,使你的工作精神压力骤减,还能让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4、利用碎片化时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很多人生活中的碎片时间都被嘈杂纷乱的信息占据,碎片化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如果我们能合理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最终量变会引起质变,就像荀子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如果你能在别人刷朋友圈、刷微博的时候多关注行业动态,如果你能在别人看视频的时候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利用上下班的通勤,中午午休时,完成工作任务后的闲暇时这些零碎时间来处理一些工作中的杂务或者为工作任务做准备,从而为更重要的工作留出充足的时间,最终让自己拥有更多充裕的时间,在职场上也能更加轻松从容。


5、情绪管理:


职场如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面对着不同的压力和烦恼,难免会有情绪起伏,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更严重的可能会断送自己的职业前程。正视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妥善的处理和释放压力,是每个职场人必修的功课。


情绪就好比树叶,永远理不断剪还乱,只有提高自控力,才能化解不良情绪,客观冷静地处理问题。


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处理得好的话是正能量,处理不好的就变成了负能量,我们可以转换消极的情绪为积极上进的情绪,使其成为我们的正能量,帮助我们到达职场的至高点。


那有没有什么好的职场管理工具,能助你摆脱这种无效率状态呢?


今天就和大家详细探讨下五大常用的的职场管理工具。


工具一:四象限法则


四象限法则是由著名的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的时间管理理论,该理论把事务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划分为四个象限:


  • 重要而且紧急
  • 重要但不紧急
  • 不重要但是紧急
  • 不重要而且不紧急


事务所处的象限不同,处理原则也就不同:


  • 第一象限(重要而且紧急):立即去做。第一象限的事务越少越好。


  •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有计划去做。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到第二象限中,做好计划,先紧后松。


  • 第三象限(不重要但是紧急):尽量交给别人去做;如果无法交出,根据耗时情况选择不同策略,耗时短的马上处理掉;耗时长的可归类集中处理。


  • 第四象限(不重要而且不紧急):尽量别去做,浪费生命。


  • 应用法则:看看你的待办清单,是不是杂乱无序!应用四象限法则,你可以把你的事项放大四象限中,按照不同事项的处理方法,确定优先次序,合理安排。


工具二:80/20法则


80/20法则认为:少量的原因、投入和付出将获得大量的结果、产出和回报。


  • 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顾客
  • 80%的总产量来自20%的产品
  • 80%的绩效评价来自你20%的工作


80/20法则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思维,揭示了在原因与结果、投入和产出、付出和回报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失衡。运用它就意味着我们要做如下:

  • 把更多精力放在重要工作上,而不是平均用力
  • 用最小的努力掌控我们的生活
  • 有所选择而非事无巨细
  • 精益求精而非贪多求全
  • 应用法则:区分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把更多精力放在重要工作上;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


工具三;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和工作分析方法,它是一个以价值为导向的标准化思维流程。


在人们追求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都要按顺序经过七个方面提出问题并从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法和路径来实现预定目标:


  • 选择目标 (what)
  • 选择原因 (why)
  • 什么场合 (where)
  • 什么时间 (when)
  • 什么人或组织 (who)
  • 如何提高效率 (how to do)
  • 性价比如何 (how much)


职场人的管理法则,不具备,永远在底层!

应用法则:做任何工作都可以从5W2H来思考,它指导我们围绕如何提高效率(how to do)这一永恒主题,对目标相关的时间、地点、人、资源对要素进行合理整合,根据价值的大小确定最佳目标和最优路径。


工具四:SMART原则


一个好的目标应该像浓雾中的灯塔一样,它能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引导我们的行动。


如何制定一个好的目标呢?


SMART原则就可以帮助我们。


SMART原则提供了制定目标的5个原则,分别为:


  • Specific (目标一定要明确,不能模糊)
  • Measurable (可衡量性,要有实现目标的标准)
  • Attainable (目标可实现性,切合实际)
  • Relevant (相关性,整体性,对实现其他目标要有所帮助)
  • Time-besed (明确的截止期限)

应用法则:制定目标时,要使目标符合SMART法则,我们可以把这5个法则转换成5个问题:

  • 目标具体是什么,具体特征是什么?
  • 怎么样才算实现了目标,有没有明确的标准?
  • 目标可行性高吗,您能不能做到?
  • 实现这个目标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它在人生或工作中属于哪一环节?
  • 打算在什么时间实现这个目标?


工具五:WBS法则


WBS即WorkBreakdownStructure,提供了目标分解的具体过程:目标任务工作活动

WBS分解的原则:


  • 将主体目标逐步细化分解,转化为一项项具体行为
  • 每个任务原则上要求分解到不能再细分为止


五大职场管理工具,就介绍到这了。要真正发挥作用,还是要付诸到实践当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lNm93ABrZ4kL1VixYY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