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年轮 | 从命令行到图形化,世界如此多彩(上)

2020-02-29     极客湾

从枯燥到有趣,从简陋到丰腴,系统在我们的视野内改变,在我们的视野外进化。虽BUG依然不少,但比起过去命令行要好,那么,是谁把我们的电脑带入了图形化时代呢?

是Windows嘛?毕竟它的名字就是“窗口”嘛,有一种打开内心的感觉,只可惜并不是它。

是MacOS嘛?按照以往的剧情发展,不是微软就得是苹果了呗,但可惜也不是它。

那到底是谁?我印象里只有这俩大家伙做PC系统的呀?还真不是,至少,在几十年前不是。有一家公司你没注意过、但你一定听过,它就是Xerox 施乐。

等等,这不是家做打印机的公司嘛?怎么就和电脑扯上关系了?没错,它确实是做打印机的公司,而且还是世界上第一台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的发明者!它依靠复印技术就踏进了世界500强之列。

施乐从前身哈罗伊德改名,并正式成立于1961年,从古至今它也一直在点打印的科技树,但时间到了20世纪80年代,画风就有些不同了。

欧美的80年代在干啥呢?从之前聊到的《科技年轮| 机箱,变身!(戳这里)》中我们可以知道,那些年大家都在搞小型化PC,正如上图,IBM已经推出了XT结构的电脑,我们已经可以在书房里玩儿这些“高精尖”啦。

施乐自然也不甘落后,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总要有点牌面,不能只让你们搞啊,我也要搞!于是施乐公司帕乐奥图研究中心(Xerox PaloAlto Research Center,即Xerox PARC)悄然成立。

1981年4月27日,他们推出了一台名为失了智星...哦不,施乐之星(Xerox Star)的电脑,其创新惊天动地,但在说它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此之前的电脑都是啥样。

六七十年代有IBM OS/360、VMS、Unix等系统,用途主要是科学计算、大型机、超算这些,一般人也接触不到,界面嘛...大概是下面这样的:

“我是谁?我是哪儿?我要干什么?”

同样是在1981年,IBM为了推自己的电脑找到了微软PY一下,最终发行了名为MS-DOS的操作系统,它是第一个大规模使用的微机系统,

现在看来,可能你买个卡西欧或者德州仪器的计算器,界面也差不了太多...但同时期在施乐做出来的电脑是个模样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他还能显示图片了,还不只是NES、FC游戏机那样的画面,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图,通过大屁股CRT你甚至能感受到和现实中纸上一样的画面。

当然,作为商用的东西,总要让人看到能赚钱的价值,你可以在点上做统计、做报表、写论文、算账单,成为了生产力工具,也是真正意义上让键盘、鼠标发挥了用武之地,

它引入了窗口模式,你能同时打开几个窗口,干不同的事儿。你可以建立文件夹,把不同的东西归类放到一起,找起来只要点两下鼠标就可以了。

这样的东西,在当年可以说是神乎其技,正所谓“做一行当事儿,第一个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施乐绝对是当年的天才,就像是神笔马良给无脸男画上了五官一样,电脑也拥有了自己的五官,屏幕终于不再只能显示天书了。

从豆腐块儿大小的命令行,到如今大尺寸带鱼屏纸片人,电脑经过了多少改变?命运又有几多变迁?其实首个GUI(图形用户界面)比1981年的智多星更早,而它的发展也丝毫没有一帆风顺的意思,我是你们的老张,电脑的故事我们下回再续~

喜欢我们的推送别忘了点一个

参考&引用:

36kr.com/p/208611

zh.wikipedia.org/wiki/DOS

en.wikipedia.org/wiki/Xerox_Star

http://c.biancheng.net/view/1193.html

blog.csdn.net/gaga06/article/details/10004389

blog.sina.com.cn/s/blog_5601526b01000c8g.html

https://computerhistory.org/blog/xerox-alto-source-code/

360doc.com/content/17/0925/23/37113458_690181180.shtml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fGMkHAB3uTiws8KkoS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