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廿八都能与江郎山一起做宣传,我觉得也是一种很 成功 的案例,一古镇一奇山。有山有水有文化,住在廿八都,再到江郎山读山,确实是一件快事。
时间安排是很方便的:提前一晚到廿八都住一晚,还能省掉门票,早上起来好好欣赏这古镇的风景与人文,中午到江郎山去走走,是最合适不过的安排了。
我们是要把车从 广州 开回去 杭州 给朋友王姐,王姐还补贴车油费,年前偷闲三五天,确实是一件快事。
遇上这样的幸运,我们四人三男一女在路上,第一站是 泰宁 ,第二站是廿八都与江郎山。
在 泰宁 是下午6点开车过来廿八都,一小时高速就到了。非常的方便。
旅程依旧在路上。
廿八都古镇
我们是晚上7点半到的廿八都,冬季人少,再加上夜晚,这样的平静更适合我去欣赏去读她。
我们把车停在游客中心,这样安全又实际。需要十元停车费。
古镇不大,主街道一条,从珠坡桥进入,然后经过检票处,就是核心景区了。
我们往前继续走,一边看夜色,一边打听住宿的事情。
看到哪间灯火开着,就问,不过这里的住宿确实找不着像 丽江 ,或者一些非常好的民宿的地方,所以我们就只能找便宜些的住下了。
80元两人一房间,我们刚好两间。
住宿包括吃饭、茶、酒在这里都有,住宿有暖气热水。简单又实际。
晚上吃过晚餐后,四处走走,看看这古镇的夜色倒也是不错,不过可能是冬季,这里的灯光自然不够通明了。
古镇的夜,没有多余的人,真好,安静也是一种幸福。
四处走走,拍拍,感受一下夜色,这是我经过每一个古镇所希望的事情,她的夜怎么能少呢。
次日再看看清晨,那肯定是很妙的事情。
早上7点出门,本想着6:00的但有雨。
马头墙形式的山墙最重要的实用功能是防火,以免一家失火,殃及邻宅,故又称为{封火强}或{风火墙}。马头墙的尽端通过砖叠涩挑出墙面,这叠涩的部位当地称之为樨头,也是住宅外墙装饰的重点,常常装饰各种各样吉祥图案和花饰。
我特别爱看清晨的古镇,有那种安静,有那种清纯,有那种始作的节奏,再有那种万物苏醒的生机。
小桥如虹霓跨溪,上面长满了绿藤,桥下水声依依,站在不远处的水埠上,半圆的桥拱与水中的倒影正好构成了一个圆,水波荡漾,恍如一轮圆月,此景被叫做“枫溪望月”确是名不虚传。
廿八都不大,但依山傍水,小桥流水人家,流水潺潺穿过古镇,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这些刚好是描写着廿八都的美,自然又真情。
马头墙是廿八都民居最富有表现力的地方之一。它随屋顶的坡饰层层叠落。般迭落二至三次,每层在墙头上用小青瓦做成短檐和脊,脊上青瓦竖立排列,尽端处起翘反卷。
鹅卵石铺就的大街,日行肩夫,夜歇客商,每天南来北往,熙熙攘攘,富足热闹了数百年之久。
廿八都居民既以全国各地移民为主,自然带来各地方言,保留至今的主要有 浙南 、赣西、闽北闽南、
、徽州 的九种不同方言,小区域的方言仅几户人家通用,十分奇特。
南北交融的独特风俗廿八都老街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融合了各地民俗,经过几百年的相互同化和扬弃,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如婚丧节庆,亲友来贺喜吃饭,每餐主人只收几元钱的礼金,多一元都要退回。姑娘出嫁时,要在门头挂上男方送来的猪腿,并插上一把刀,象征婚姻关系如割不断的“连刀肉”。
廿八都的文化底蕴自然是不容置疑的。
鼎盛时期,商行店铺、饭馆客栈布满了整条鹅卵石铺就的大街,日行肩夫,夜歇客商,每天南来北往,熙熙攘攘,富足热闹了数百年之久。
完好的明清古建筑、 中国 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 民间文化艺术(山歌)之乡。
古镇的雕刻堪称绝顶的艺术品,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手艺,正所谓巧夺天工。
精美的雕刻艺术犹如凝固的音乐。这样的音乐在廿八都比比皆是,如同一座民间艺术宝库,不无喧哗地在此度过了数百个春秋。
文昌 阁
300余幅彩绘在大 文昌 阁的梁、枋、藻井间,用来激励后代。
主体建筑正殿为三层楼,阁作重檐飞角,整幢建筑的木雕艺术和丰富彩画极具特色。
所有梁、枋等以及藻井均彩绘人物、花、山水、鸟兽。全部雀替、牛腿、樘门、窗扇均以浮雕或透雕装饰。题材丰富,形象生动。
珠坡桥
这个桥还是不错的。
回音壁
说话能明显感到,很大的回音效果。
农博錧
里面放了很多的农具,最突出的是水车。
关帝庙
水安桥
镇南村口,有一座跨枫溪之半圆形的单孔石拱桥水安桥。桥上建有九间桥亭,中为重檐歇山顶,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为浙西唯一的设有古桥亭的古桥梁。
水安桥,系廿八都南关入口之所,号称“枫溪锁钥”
出了古镇,在外面拍了几张外景,发现,乡村的气息特别的有味道。
田埂好美。
走,出发去江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