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法家代表人物——宋湘,擅长行书,其小楷、笔札亦为世所重

2019-12-18   书画素材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今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象湖村人,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秀才。37岁参加广东乡试,中解元(第一名举人)。嘉庆四年(1799年)参加会试,后参加殿试,中二甲十一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杨守敬《学书迩言》一书对张问陶、宋湘书法的评论。


节临孙过庭书谱册页


“湖上佳处总题诗”,这是书法大家伊秉绶赠给宋湘的诗句。中进士后,宋湘丁忧在家,接受当时担任惠州知府的伊秉绶之聘,出任丰湖书院山长,期间与伊秉绶接触尤深。对岭南书学而言,伊秉绶不仅是笼罩一时的人物,对后世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流传下来的诗歌、笔记等记载可见他们商量学术的情形。但对于书法,尤其是当时金石学抬头,习碑的风气下,宋湘并没有趋新。他极擅大字榜书,目前尚未见到他的隶书作品。流传下来的《节临孙过庭书谱册页》墨迹,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游弋于帖学的自适之情。是否有意识地避开学碑的风气,我们不得而知,但宋湘在其书学实践中,不随人,坚持自身传统的态度,是与岭南文化的自为特色一脉相承的。他将竹叶、蔗渣改造,用于书写,与明代陈白沙的制造茅龙笔一样,是岭南书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亦可看出他在书学上的自觉意识。

《忆少年》六条屏之一


宋湘不仅在中央担任翰林院编修这样的清贵之职,中年以后又被调至云南、湖北任职,长达十多年。他并不是只会写诗的文人,对于地方吏治民生颇有心得,尤其热心扶持文化教育,注重选拔地方人才。他在晚年所录的《忆少年》六条屏书法作品中,有一首是写出任四川乡试考官的经历,其中有句云:“岷山嶓冢都看到,不愿生才止马扬。”我们今天看这六条屏,格调高迈,酣畅淋漓而法度俨然,可以体会到宋湘书法泛滥于米芾、李邕、赵孟頫、欧阳询诸家的渊源,“磊磊落落,从真性情喷涌而出”的特色,这种特色在他大量的对联书法中尤为明显。而品味其诗句,又不能不为他心系天下的抱负所折服。


《楷书诗册》


宋湘不仅擅长行书,其小楷、笔札亦为世所重,书写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楷书诗册》便可一窥风神,难怪同为书法大家的何绍基推崇其书札小字,曾在为宋湘的尺牍卷题诗中表达了这样的敬仰之情:“妙诗长札眼饱经,累数千字比繁星。”

宋湘书札


在没有职业书家的时代,书法是馀事,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道德文章是一部分,最终凝聚于个人的人格魅力。宋湘的乡后辈谭宗浚有诗咏之云:“六千里外饶吟兴,二百年来此异才。”推崇备至而又极妥帖。宋湘文采风流,照耀一世,其书艺也随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随着他为官的足迹,将这种来自岭南的文化影响力带到四方。在当时人们便以得到宋湘的片纸寸缣为荣,他四处题诗,也成为人们观赏赞叹的文化景点:清人笔记里记载了看到他的自书诗《竹风》墨迹,叹为“字势夭矫,如龙跳虎跃,鹏搏鲸翻”。他的题壁、榜书,后人以得到拓片为珍。从同时代人的重视,到何绍基、谭宗浚以及民国间汪兆镛、陈垣、李蟠等人的礼赞,都可以看出一代书学大家的感染力、影响力。

宋湘行书对联。

有邓尔雅、罗叔重、邓芬、苏世杰题跋,杨善深旧藏。

宋湘不但能文,还懂武。他任永昌府(今保山市)知府时,因府属境内湾甸一位土司死后无嗣,土司族人景在东趁机篡位,欲聚众千余人扬言要攻打永昌城。宋湘获悉后,在组织乡民亲自操练的同时,派人秘密潜入湾甸,做景在东势力的分化瓦解工作。经精心策划,宋湘见时机成熟,遂率领乡团突袭土司衙门,生擒匪首景在东,为民除害,安定了一方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