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彗星在宇宙中扮演的角色是传播生命种子,那么人类的起源就有点扑朔迷离了,到底我们起源于太阳系还是其他恒星?还有一种可能,不论我们起源于哪儿,地外生命都有相似之处,因为彗星上的物质都相似,如果我们发现太阳系外的生命,他们很可能也是碳基的,甚至也有类似DNA这样的遗传物质。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栏目第1024期 我们探索宇宙,无非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宇宙为何存在?第二,人类来自哪儿?于是还延伸出诸如到底是人类选择了宇宙,还是宇宙选择了人类。这两个问题,在21世纪最多解决一个,甚至一个都不能解决,但这并不妨碍21世纪成为伟大的时代!随着马斯克启动火星殖民计划,星舰项目推出,我们看到了有生之年殖民火星的可能。
根据马斯克的速度,殖民火星是很快的,2030年前能够将人类送到火星表面,并且建立第一个殖民点,星舰一次可运输100人,如果建造100艘星舰,每艘星舰往返10次,那么可将10万人送到火星。最快可以在2050年前就能实现,这意味着多行星文明即将开启,这绝对是人类文明第二个未带的时代。那么第一个时代当仁不让是阿波罗登月,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表面,实现了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跃。
我们在期待马斯克启动火星殖民的同时,也正在窥视人类的起源问题。很巧的是,接连两个星际天体的出现使得这个进程突然加快了。第一个星际天体就是2017年出现的奥陌陌星际小行星,天文学家一直怀疑太阳系中还有其他星际天体,而且比我们预期的要多得多。这个观点很快就得到了初步证明,2019年,第一个星际彗星进入太阳系,鲍里索夫星际彗星闯入太阳系,目前正处于前往近日点的过程中。
由于其速度并不快,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对其进行观测。头条独家的宇宙印象指出,在科学家对星际彗星观测时发现,鲍里索夫星际彗星上有大量的氰根气体,这与太阳系内的彗星释放的气体也非常相似,这说明不论是太阳系内,还是其他恒星系统,都要相似的成分。这个观点可不得了,我们甚至可以推出彗星所携带的生命分子可能都相同。如果说彗星在宇宙中扮演的角色是传播生命种子,那么人类的起源就有点扑朔迷离了,到底我们起源于太阳系还是其他恒星?还有一种可能,不论我们起源于哪儿,地外生命都有相似之处,因为彗星上的物质都相似,如果我们发现太阳系外的生命,他们很可能也是碳基的,甚至也有类似DNA这样的遗传物质。
当然,这些仅仅是推测,最佳的方法就是登陆这些星际天体,派出探测器降落到星际天体上进行考察,并且带回样本。要知道这些样本的意义不凡,这是其他恒星系统的物质,如果人类要前往其他恒星系统,现阶段是不可能的,人类最快的宇宙飞船也得花数万年才能抵达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我们应该高兴的是,宇宙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方式接触到其他恒星世界的物质,甚至是物种,因为彗星、小行星会在恒星之间穿梭,它们上有可能携带其他恒星系统的生命物质。
虽然这个探索方向的前景非常乐观且有积极的意义,但我们仍然要解决一个问题:找到这些星际天体。科学家计划使用正在建造中的LSST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对星际天体进行搜索,该望远镜预计在2023年全面投入运行,预计每年能够发现100个星际天体,平均直径可达到2米。预计在2030年代,我们可能选择其中比较容易登陆的星际天体进行直接着陆,带回样本,有可能解答人类的起源问题。宇宙印象为今日头条独家,其他均为假冒,转载均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