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与全国同步小康还有157天
今年以来,康县积极探索实践,从“选拔、培养、监管、保障”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着力破解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和结构不优突出问题,有效激发和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01
拓宽选拔机制,让想干事者有舞台
坚持以村干部队伍“两强两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村干部选拔机制,探索推行了“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公开竞选和专职化村文书公开招聘工作。随着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深入推进,村干部岗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康县各乡镇紧抓机遇,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和新任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制度,注重从热爱和熟悉农村工作的致富带头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能人、退役军人等各类优秀人才中选聘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文书,真正把群众公认、踏实肯干的先进分子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来。截止目前,全县有315个村已实现了村“两委”正职“一肩挑”,比例达到了90.1%;有18个村“两委”班子通过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进行了调整优化;有204个村公开招聘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专职化村文书,比例达到58.3%。通过建立精准的选拔机制,全县村班子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上到了较大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能者上庸者下”已初步形成常态,迈出了规范村干部选任实质性的步伐。
//
村
文
书
//
//
入职
考试
//
02
健全培养机制,让愿干事者有能力
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立村干部年度轮训和帮带培养机制,每年把村干部培训列入县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区分不同类型,重点对党的农村政策、村干部职业道德、村级实用技术及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知识进行培训。县级层面将重点开设软弱涣散村、党建示范点创建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对全县1050名村干部进行全员轮训。同时,对于去年以来新任或“一肩挑”的315名村党组织书记,全部由相关乡镇党委确定了1名党委班子成员,落实“一带一”帮带措施。通过定期开展轮训和落实帮带措施,使村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改进了农村工作方法,为带领全村群众干事创业储备了能量。
03
密织监管机制,让能干事者有规范
坚持把政治建设、干事创业和服务群众情况作为村干部考评重要内容,修订完善了村干部“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考评标准,由各乡镇党委负责,每月定期开展绩效考评,将考评的结果将作为报酬发放的重要依据。制定印发《康县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对村干部坐班值班的主要内容、坐班时间、工作纪律等进行规范,确保每天至少有1名村干部在党群服务中心坐班值班,受理群众申办事项,推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同时有效转变了村干部工作作风。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制度,每年底村党支部书记既向乡镇党委述职又向本村党员群众述职,全面督促村干部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和“3+5”服务群众工作法,注重监督管理,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筑牢村干部队伍的公信力,真正让能干事者办事有依据、有规范。
04
完善保障机制,让肯干事者有激情
坚持把提升村干部待遇保障、激发工作活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建立健全了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养老保险、离职补贴“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从今年起,在全额落实每名村干部3万元年度报酬的基础上,县财政积极筹措资金500多万元,确保已实行村“两委”正职“一肩挑”的村党组织书记年报酬达到4.5万元。另外,对于统一选聘的10名专职村党组织书记,在落实乡镇事业干部工资待遇的基础上,每年享受1.5万元的村干部生活补贴。建立了村干部人身安全保障机制,县委组织部专门下发了《关于为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为全县1050名在职村干部全部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既为村干部的人身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极大地激发工作热情。建立了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发放制度,从2018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700多万元,对于连续任职达到6年或累计任职达到9年以上的正常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有效解决了村干部后顾之忧。
文 / 刘小军
来源:陇南康县组工
审核:杨义荣 责编:任志伟
编辑:刘煜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