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徐村错水河惊鸿一瞥,父亲般的品格,肖霍洛夫的文字也可赞美

2019-06-10   韩加君文影

肖霍洛夫在《静静的顿河》卷首语中所引的哥萨克民歌中有这样精妙的一句:“你啊,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是啊,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都安放着自己的故乡,河流、山脉、田园还有无数的自然风物,它们所代表的正是故乡,是一个人的生养之地,正如父亲一样给了我们力量。

徐村依偎的错水河,多像一位默默勤劳的父亲啊,它每天忙碌着滋养大地,它尽管没有黄河的气韵万千,但是却被周边的父老乡亲所依恋所热爱。

然而就像人要苍老一样,错水河上游修建水库之后,它的水流亦不如前,遇有旱季,以至于寻不到水流的声音。错水河沧桑的面孔被岁月的刻刀雕刻的皱纹密布,纹路一如沟壑,面对这样的父亲,多少人心里凄楚不已。

可是,错水河依然昂着它的头颅,它背负着大地,倾心尽着父亲的责任,大地上的每一次新绿荡漾,都是错水河生命的一次努力的绽放。

仰视错水河,必须知道它的来龙去脉。于是,我找许多人了解错水河的情况,可是,让我心痛的是大家都说不清楚。

最后,通过青岛早报的一位编辑,我找到了中国海洋大学一位研究青岛水利问题的专家。这位专家曾经踏查过错水河,他简要地向我介绍了这条河流的情况。

错水河又称岛耳河,发源于小珠山西北麓,流经王台镇徐村、西埠后等自然村,在王台镇五河头汇入胶州湾。其流域面积为34平方千米,干流长度25千米,干流比降3‰。

20世纪60年代初,距离徐村不远一个叫插旗崖的地方建起了小珠山水库,从那之后,错水河上游河段被截留,下游河段水量明显减少。今天,我们放开思想的缰绳,让想象在大地上驰骋——我们眼前浮现的是小珠山水库建立之前错水河的模样:河水流淌,河风荡漾,河鱼跳跃,河两岸是桃园,是画意诗情。

错水河离开徐村后,把“胜日寻芳错水滨,无边光景时时新”的魅力和水的芳泽馈赠给大地之后,悄悄地消失在胶州湾无边的蔚蓝色当中,把河流的故事和生命交付给了大海。

错水河是流经村庄人们的“母亲河”,它波澜不兴,倒映着四周的秀色层峦,生态地位十分突出。

这个周六,一场夏雨之后,我来到了徐村错水河畔,沿着河边开满了野花的小路,我在村南的河畔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

流水声是错水河流经河道时,在流落低到矮处发出的,面积不大却是明媚一片,河水击打在石头上,溅起无数白玉,美的靓丽心扉。

夏日的错水河,成了徐村鹅鸭们最美丽的天堂。每天,它们都会成群结队地来到水里嬉戏觅食。鹅与鸭,尽管不是一类,却是亲密无间,团结浪漫的让人羡慕。

鹅鸭们自由散漫,错水河的河水给了它们无拘无束的理由——在水的承载下,随心所欲地游荡,直到累了回到岸上为止。

钢筋、混凝土、立交桥、高耸入云的写字楼是我们生活的城市:霓虹闪烁,庞大逶迤,城市让生活美好。

当我们久居城市,在激荡的乡愁中开始回味故乡,开始找寻绿水青山中的乡村,于是许多人在青岛遇见了王台镇的徐村,在错水河边,看到了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悄然崛起的徐村。

夏日的徐村,从空中俯瞰简直就是一块金黄色的玉石,这金黄色就是麦田的颜色。我抵达徐村的时候,徐村洪金农机合作社的联合收割机正在给乡亲们收割金灿灿的小麦。今年,洪金农机合作社免费给乡亲们运送收获的小麦到家到场院,赢得了乡亲们的喝彩和点赞。

同为乡亲,洪金农机合作社挥写的手笔,与错水河的手笔有着一样的韵致:奉献,友善,务实,助人为乐!

一位徐村的妇女在家门口晾晒小麦,她的认真仔细简直就是在绣花儿。看到我不解的样子,一位老大哥笑着告诉我:因为俺们徐村人知道土地奉献的不易,更知道沉甸甸的小麦,是汗水和泪水交织的产物,小麦的价值,其实就是乡亲们生命的价值。

当我听到这样的感悟时,我的心里激扬起错水河一样的浪花,生活的意义只有你置身其间,亲眼看见,才能真正体会到。空泛的说教,冠冕堂皇,颐指气使,在朴实厚重的乡亲们中间只能是笑话。

到徐村去,我们会发现许多见不到的美丽,这美丽,来自错水河的滋养,来自这片土地的奉献。

夏日的午后,我在错水河旁的农田里遇到了徐村干部韩西利,他正在那里料理茂腾腾的土豆秧子,一招一式干净利落。过午的阳光照在他的坚毅的脸上,让人想起了罗贯中那幅油画《父亲》。

“今年土豆又是一个丰收年。”韩西利弯下身子,用双手挖开松软的土豆田,几个金灿灿的土豆瞬间被他捧在了双手间,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土豆的分量。

大地,是一位杰出的老师,她总会在合适的季节里,在实地用土地做试卷,检验你劳动的成果,让乡亲们走过一段奉献之路后,回头看看,身后是否留下了灿烂?劳动的成果是否经得起检验。面对着融入大地和乡野乡亲们那坚实的足迹,多像看不见的省略符号,只有当收获的时候,我们才能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中品味出劳动的价值。

面对着错水河畔手捧土豆着韩西利,我想起了徐村那位精心晾晒小麦的农家妇女,想起了免费为乡亲们运送收获小麦的韩洪金,想起了有着父亲一样性格的错水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奔行在乡村振兴大道上的徐村人,前进的路上没有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