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蛙鸣(散文)
从小在农村长大,夏夜里乡村的蛙鸣、萤舞、虫飞……是我童年记忆里永远抹不掉的场景,而我最喜欢听的就是青蛙们的大合唱了。
夜幕降临的时候,蛙声便从河边、田间、菜园、草丛里传来。你侧耳细听,四周围的田野里蛙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声声入耳,似乎在比试着谁叫得好听、叫得更响亮。家乡的村后有一条河,叫中亭河,上游紧连着白洋淀,下游是天津的海河。我们村被这一段河流两岸长满茂密的树木,是夏夜乘凉的好去处。儿时常和小伙伴们去树林子里玩耍,头枕着细软的青草,眼望着皎洁的月亮,耳听着美妙的蛙鸣,这时的蛙鸣听起来是那么清晰,“咯咯、咯咯;咕咕、咕咕咕;呱呱呱、呱呱的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吟。蛙声跌宕起伏,婉转沉雄,合奏出一曲乡村的交响乐。
在蛙鸣声里,我似乎忘记了夏天的热,忘记了夜的黑。在不知不觉中,就度过快乐难忘的童年时光。
大概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有那么一些脑瓜精明人,居然从青蛙身上捕捉到了商机。一只成年的青蛙开始被人一5角钱一只开始大量收购,收购后送给饭店用来做“田鸡肉”,据说味道非常的有嚼头,很受食客青睐。于是乎,夏天的夜里在水池河流旁,出现了大量拿着手电和口袋的捕蛙人。在中亭河两岸的许多村庄,渐渐形成捕捉、收购、线上交易和线下配送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听说我们村一个小伙子,有一天夜里在中亭河边捕获过300多只青蛙,卖给收购者火力近200元。想到青蛙被血淋淋屠宰的情景,我有些不寒而栗。
从上学开始,我就知道青蛙是益虫,它在夏天可以捕食蚊子和田间的害虫,对人类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是随着人们的大肆捕杀,家乡的青蛙数量大量减少,21世纪初期,走在夏夜的中亭河畔,只能零零散散的听见青蛙的叫声了。后来在农村,化肥、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的过度使用,破坏了原始的自然生态,造成严重的水土污染和生态危机,也给青蛙和田野里 野生动物带来灭顶之灾。本世纪初期,在乡村的野兔、刺猬等常见的生物几乎到了灭绝的地步,即使最常见的青蛙,我曾在中亭河边徘徊过一个晚上,也没有寻觅到一只青蛙的足迹。
所幸的是,近年来生态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政府下大力气对中亭河流域进行了治理,水质和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于水质的清洁,近年来连天鹅这样的珍贵鸟类,也经常现身在中亭河里。而附近的村民还在离着河水很近的地里,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荷花等,诗词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景,重新回到了我们的生活里。漫步在夜色里的中亭河畔,听着阵阵蛙鸣,有时候 ,我真想自己就变成一只青蛙,迎风起舞,沐浴而歌,那该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田园生活啊!
2019年5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令中亭河两岸的老百姓欢欣鼓舞,香港某旅投资有限公司与霸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将投资50亿元独资对霸州市岔河集乡至王庄子镇段31.44公里中亭河两岸(含河道)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和旅游开发。家乡的中亭河流域将成为旅游区,我期待着那一天的早日来临。
在我的想象中,那是的中亭河碧波荡漾,荷叶飘香。当夜幕降临,伴随着阵阵蛙鸣,清爽的夜风挟裹着荷花的清香直撞我们的心扉。月亮把轻柔如水的月光洒在水面,哪些如盖的墨绿色的莲叶上滚动着一汪汪硕大露水珠,在月光的映照下晶莹剔透、熠熠闪光。一只只可爱的青蛙,匍匐在硕大的荷叶上,引吭高歌,歌唱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歌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好情怀。
作者:王英
编辑:赵一
审阅:故道一沙
简评:真正的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只有齐心合力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才能将我们的家园建议的更加美好!行文很美,就像那夏季河水中那片片嘹亮动听的蛙声。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原创首发)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