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本给孩子讲解消化系统,隔天女儿惊吓“爸爸肠子掉出来了”

2019-10-08     妈咪参考

“本文由妈咪参考原创,感谢支持,欢迎转发分享”

之前提到过很多次关于家里有儿子的家庭,妈妈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些孩子小时候不注意的小细节,需要改变。

如妈妈当着儿子的面脱衣服,带3岁以上男童去女公共浴室,或与妈妈共浴等等问题。

那么家里有女儿的家庭,爸爸们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爸爸不知避讳,让孩子说出尴尬的话

这是一位网友家的故事,他家孩子不爱吃饭,喜欢挑食,孩子妈妈为了哄孩子吃饭,专门去买了一个讲述“不要挑食”的绘本。

绘本里有关于人类消化系统的图文解读,孩子从中认识到了大肠小肠等重要的消化器官。

这种教育引导方法还是很有效果的。女儿开始愿意尝试多吃一些果蔬了,如平时不爱吃的蔬菜,也会努力让自己吃下,然后还萌萌地摸摸肚子,说“揉一揉,帮助它们消化食物!”

就在网友的老婆还在为孩子饮食问题得到改善而高兴时,这天女儿突然跑到妈妈面前,焦急地询问:“妈妈,如果人的肠子出来了会不会死掉!”

妈妈回答:“这是有可能的。”

女儿听了妈妈的回答,惊慌的哭了起来:“爸爸会死的,妈妈,爸爸要不在了。”

妈妈被女儿的语出惊人弄得莫名其妙,不明白爸爸好好的,孩子怎么会这么说:“肠子出来跟爸爸有什么关系?”

女儿:“我看到的,爸爸的肠子就是挂在外面的。”

妈妈先安抚了女儿后,赶紧询问爸爸:“孩子说看见你肠子在外面,你在孩子面前干嘛了?”

网友一听老婆的质问,有些尴尬和自责:“下班回来内急,孩子当时在小马桶上方便,想着孩子小就没在意……”

得知缘由妻子训了丈夫一通,“女儿今年4岁了,你这当爸的都不知道避讳一下。要是孩子没跟我说,到外面乱说看你有脸没脸。下回注意着点,孩子现在要有性别意识了。”

没办法,孩子妈妈只好借着机会给孩子普及了一些男女性别差异的知识,解释了爸爸在厕所的行为是小便行为。

有女儿的家庭,这几件事爸爸最好不要做

一、亲吻女儿

一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在家长眼里是没有性别区别的。总是喜爱得抱孩子、亲孩子,喜欢通过与孩子亲热表达对孩子的父爱和母爱。

但这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家里有女儿的家庭,尤其注意,因为现在我国越来越开放,一些家庭效仿西方文化,喜欢用亲吻来表达爱意

于是“亲女儿狂魔”愈来愈多,尤其是女儿奴的爸爸们。但这种行为虽然能表达家长满满的爱意,却是都还在的不负责表现。

因为家长这种不分性别的亲热,会误导只要是不讨厌的人都可以亲,这是一种表达喜欢的方式。从而导致女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二、在女儿面前尽量不要不穿上衣

一些男性,因为天气等原因,喜欢光膀子纳凉,女儿年纪小的时候,没有性别意识,看到家长的行为,出于好奇很容易去模仿

若家里爸爸常光膀子在家活动,可能会引导孩子对裸露的定义比较不严谨。

三、上厕所要避开孩子

要从小培养孩子,上厕所是有性别区分的,若爸爸带女儿外出玩在孩子3岁以后,尽量教会孩子如何自己方便,并自己擦拭屁股。

最好不要再带蒙着孩子眼睛去男厕所方面。要及早的帮助孩子形成男厕是不可以随便进入的观念。进而形成孩子的性别意识。

四、夫妻间不要当着孩子面过分亲热

一些家庭和睦,父母恩爱的家庭,爸爸妈妈生活中有保留一些二人世界时的情感互动行为。但一些过分的亲密行为,如亲吻、过分拥抱等,建议家长尽量避开孩子。

这种生活中的亲密行为,会被孩子习得,再加上现在网络信息数量庞大,一些有关性的信息会被孩子接收到。很容易引起孩子性早熟、无性别意识等问题

妈咪唠叨:

家里有女儿家庭,爸爸们一定要及时注意以上几点。一般孩子在3岁后开始形成性别意识,若在这一时期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性别意识教育,很容易使孩子在性别意识上不敏感,分不清哪些是不可以与异性做的事情。

爱孩子,就要教给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没有例外。家人间适当的“距离”,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和爱。


妈咪参考,用科学的育儿经验,给你绝对的干货分享,用专业知识为孕妈和宝宝护航~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FF4rG0BMH2_cNUg29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