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物质条件已经相当的丰富了,每位父母都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条件,每个人都挤破脑袋的往重点学校挤,但是很多学校都是看户口所在地划分学位的,这也就孕育出了教育地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学区房。现在,普普通通破破烂烂的一套学区房,都比新盖的小洋房还要贵,但为了孩子的未来,根本不缺买家。但是在一掷千金的买学区房时,也需要注意这几个情况,否则,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买了学区房却还是没办法上好学校!
首先我们要区分两个概念,“学区房”、“学位房”,虽一字只差,却截然不同。
学区房:“学区”是政府根据生源情况来划分的,按最新政策规定,如若业主户口已迁入“学区房”,那么其子女可以按规定入读在户口所在地分配的学校,即“免试就近注册登记入学”。但“学区”存在变数,有可能某片区去年还是坐拥某几所学校,今年便换了另一拨。
学位房:业主在买房后能获得相关学校“学位”。一般来说,项目有“学位”名额是因为其引进了学校,或与某些“名校”有联建、合作方面的关系。这种情况下,业主子女入读指定的学校无须跟别的孩子一起参加入学考试。
常见误区:
01.离学校近就是学区房,就近≠最近
就近入学一般是入学标准。虽然学区划分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也不是一成不变。有些房可能上一年是学区房,但在下一年则会因为政府的规划而更换,具体划片要以政府发布的公告为准。所以购房者要事先向教育局、街道、学校招生办、派出所等有关部门了解清楚招生政策的变化,询问是否会出现学区重新划分的情形,特别是对于两个学区交界线附近的房产更要当心,别一不小心出现花重金而孩子无法上名校的尴尬。
02学位有人数限制
正常情况下,在楼盘规划改建之前,按照一定的教育配套措施,在附近的小学有一定的学位配套。但是这种学位并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业主子女的要求,因此开发商在销售楼盘时,就会有先到先得的情况。
03学位有年限
部分学位是有年限限制的,有可能等到业主的子女长大,准备入学的时候,才发现该学位已经过期了。
04学位被占用
这主要是针对购买二手房的购房者,在购买前要先了解清楚该楼房的学位和户口是否已被使用,如果户口已经被使用,则要求前业主迁出,以方便自己户口迁入后子女获得入学学位。
05注意学区房入读学校的落户时间要求
很多学区房在新生入学时,对于对口区域的家庭,有一定的落户时间要求,有的学校要有必须在该区域落户满一年,还有的学校要求落户时间满三年。落户时间一般来说对于新盘的限制要小一些,但是购买二手学区房,落户时间就是爸爸妈妈们必须注意的问题了。因为二手房交易流程中涉及到很多税费和手续,全部办理下来,需要花一些时间,如果还有落户时间要求,那么孩子的入学时间就会被推迟。家长还要在购房之前到该区域学校就落户的年限、入学的年限、同一套房的名额标准等问题,确定自己的购房行为和学校入学要求相吻合。
06不是买了房就能上名校
选定学区房,就需要尽快过户。但是在房产交易中,产权过户与户口迁移并不是同时进行的。
一般情况下,先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而且必须是原有户口全部迁出之后,才能办理新户口的迁入手续。学区房的对口区域中,对于此类情况,买方应在合同中书面约定户口迁移的时间及违约责任。
学校的性质也分好多种,购房者也要注意区分
公办学校
教育局直属,由开发商投资建设,后期交教育局管理,这种学校一般比较少。
名校分校
名校直属管理类似于“官方直营店”,与名校本部师资互用、资源共享,由名校直接管理,是zf和“集团”合作成立的公立学校,集团派驻管理团队和部分优秀教师,在教学上,完全同步。
以上两种基本上形式都是由zf直接牵头引入的,以公立为主,也是含金量最高的。
托管办学
托管办学是指名校集团派出校长或者管理团队,主持托管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这种合作模式一般签订有管理协议,有托管期限,到期是否续签合同需要看双方的意向,这种一般是开发商跟学校之间的协议。
注意事项:看清托管时间是否与小孩儿上学时间相匹配。
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是新建学校与名校签署合同,获得一个名分,总部可能不会派师资去新学校,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也与名校不同。
注意事项:含金量不高,风险比较大,教学质量要等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