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今年的高考正在进行本科二批次的录取工作,这也是高考录取的大头。
从考生的角度看,上大学,很多人喜欢先看学校,后看专业。如果能进入重点大学,学校往往是第一位的,专业则是其次,如果学校与专业之间很难兼顾,很多人往往会优先考虑学校的层次及名气。所以,重点大学往往生源充足,即便是其中较冷的专业,也不愁生源。
但如果是普通院校,这个考量的顺序则可能会颠倒,很多人会倾向于优先考虑专业,再考虑学校。其实,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因为在学校层次差不多的情况下, 选择一个“好专业”自然是更重要的事情。
那么,二本院校里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呢?思考的立足点还是应该从社会需求出发,并结合院校层次的实际情况加以考量。
从社会需求来说,财经类、新工科类、教育类、中医类等大类专业,在当前一段时间,社会需求量很大,也是可以预见的未来较长时间之内,需求会持续甚至会增长的的专业类型。不过,这个需要结合院校情况分析。
对于财经类,除了四财一贸这种重点院校,其他普通院校数量不少,达到近百所,开设的专业也往往比较热门,比如金融、会计、审计、保险、财务管理、财政学等。
不过,这些年从这类专业培养的人才,数量已经很多,某些甚至已经达到了饱和,加之是二本,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太强,因而虽然是热门专业,但在本科二批次录取中,并不算“好专业”。当然,如果以后要深造读研,就可以大大提升就业竞争力,这些专业自然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对于新工科类,像电子信息、计算机、通讯工程等,这些专业的强校往往都是名校。对于普通二本学校而言,开设这类专业,就如同财经类专业相似,专业虽然热门,但就业竞争不强,并不算“好专业”。但如果读研深造了,就业竞争力就能得到大幅度提升,那么,现在选择这些专业自然也是很不错的专业了。
不过,新工科里面最近几年才开设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类中的机器人工程这样的新兴专业,则需要注意避免,因为普通院校即便开设了这类专业,也因为自身实力和平台的问题,容易弄成一个“四不像”出来,并不是好的选择。
小编认为,教育类和中医类是本科第二批次录取中的“好专业”。
对于教育类,师范类院校数量众多,各地都有多所省属师范院校,这些院校,大多数都属于二本录取,数量多,招生需求大,录取分数也不算高,但社会对于中小学教师的需求是刚性的,需求量一直都很大,选择师范类专业,从事基础教学,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中医类,中医药专业大学全国有24所,绝大部分属于普通院校。从国家政策看,给予了大力支持;从社会发展看,随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中医作为中华数千年来传承的瑰宝,治病、理疗、养生、保健等,都是很好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是可以预见的。因而,选择中医相关专业,是很好的选择。当然,学医存在一个周期较长的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当然,是否“好专业”,还需要结合个人兴趣,个体差异永远都会存在。所以,关注大趋势,结合个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殊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