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中国人,就要为祖国做点事”,今年最有意义的一篇文章了

2019-07-30   霂霖清看世界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消费量高达每年6亿吨,每天166万吨!今天要给大伙说的就是一个十分之一的故事。

什么叫十分之一呢?

就是166万吨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大约16万吨——石油!



我以前提到过广西有一个巨大的炼油厂,但很多人对巨大并没有一个客观的印象。所以今天咱就跟着真正的巨无霸走一趟,看看“巨大”这个词的真正涵义。

为了满足这个巨无霸炼油厂的胃口,每天需要扔进去数万吨原油。那么数万吨的油需要用什么东西来运呢?就是下面这两个大家伙:




这两艘姊妹船可以认为是往炼油厂里送饮料的瓶子,为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一条出去载油,另一条就要卸油。两艘都是十万吨级油轮,从它面前走过就像一座山一样,这次我乘坐的天龙座照片里还有一条小拖轮,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即便站在十几米高的码头上也不是一般的高。船舷文字为“COSCO”,即中国远洋运输公司。

不过当你登上驾驶台,这个庞然大物就不显得那么雄伟了。



十万吨巨轮,长度与辽宁舰接近(整体),从驾驶台看甲板上的人你得用望远镜,所以大家可以尽情想象一下辽宁舰指挥塔的风格。

在如此巨大的尺寸和浩瀚的大洋面前,大自然的尺寸也有点不够用了,下面请大家看一段奇景:



前面灰蒙蒙的是雾?不是,是暴雨!巨轮是不能随便转向的,会选择直接从雨墙中穿过去!



雨墙席卷而过的瞬间,请无视那颗抢镜头的水滴。

下雨对我们送油这个行当来说是个好天气,因为在西南涌浪猖獗的现在,雨水可以有效压制这些浪头。大海可不是什么温柔的母亲,即便是十万吨的巨轮也不过是一片叶子而已。

穿墙而过,我们就能看到今天真正的主角——三十万吨油轮:凯恒。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把它肚子里最后一点存货都泵走!或许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不让它进码头停靠泵油呢?还要转运一次好麻烦。我们何尝不想,但是码头不是一天建成的,航道也不是一天挖出来的。就算是无所不能的中交四航局也搞不定这么快不是。

总之,三十万吨的油轮太大了,国内目前只有大连有三十万吨的原油码头。

走吧,出海泵油去。



即便是比辽宁舰还要大几倍的家伙,即便把镜头放大到极限,在大海上也仅仅是一个小点而已。



凯恒轮,轮船招商局名下的诸多国际油轮之一,在香港注册,由大连造船厂制造,上面有12名中国人和14名菲律宾人,还有1名韩国船长。

为什么是韩国船长呢?说来有点无奈,中国人口虽多,选择做船员的却非常少,远洋船员就更少了。加上资深船长需求量大,很多人当上船长就转业,所以中资公司的船上有时候配不满本国船员,巨大的缺口通常由菲律宾人替代。

这也是中方今天最主要的担心,英语说不利索的韩国人和啥都不懂的菲律宾人,没有比这更糟糕的组合了。

两船靠近之后,会由拖轮慢慢的推到一起,然后用缆绳彻底捆在一块儿,这样就可以把油从凯恒那里泵到天龙座肚子里了。



凯恒轮的甲板与天龙座落差不大,倒是方便船员之间的抛缆作业。等甲板部将缆绳弄好,咱们就可以登上凯恒轮了!

额……这个要怎么上去呢?现在就是体现技术的时候了:



我们管这个叫“上吊”。

下面是大吊活人的第一人称视角:

怎么样,刺激吧。



所有人员就位以后,我们就可以把管子接起来了。

到这一段,安全官员的事情就很少了,所以船长很热情的邀请我们吃饭。这一句话就把我们惊呆了,他说的是:“eat food”(吃食物)。

大哥……不是“have lunch”(用午餐)吗?没事,韩国人,习惯就好。问了中国同胞才知道,他们平时跟船长交流都得连说带比划,反倒是菲律宾大厨的英语还不错。其实菲律宾人并非我们很多观众想象的那样,他们通常很谦逊,也很努力,就是啥都学不会而已。

菲律宾版毛氏红烧肉:



当然,这锅得甩菲律宾政府头上,你要是从小连左右都没人教,突然有人教你做毛氏红烧肉,你能学会才有鬼呢!所以你聪明并不是因为你很牛,而是你从小受到了世界顶级的基础教育,如此而已。

正当我们以为午餐已经是惨无人道的时候,晚餐才叫一个凄惨: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只是那个西瓜,咱能切个熟的吗?

好吧,这是工作餐,大家不要太勉强。对于船员来说,蔬菜和水果是最难得的,肉类反而非常便宜。因为在海上,肉食容易保存,而蔬菜一冻就坏。即便是最抗冻的白菜,也不会坚持太久。

所以我们还是谈工作吧。

在把原油装到自家油轮的同时,油品是需要取样的。因为每家炼油厂的生产条件不太一样,吃惯了伊朗石油的厂子就不能吃委内瑞拉的高硫油。而今天这票货来自我们的老朋友——安哥拉



其实有一定常识的人都知道,中东这一块的石油质量最好,特别是沙特的轻油。而安哥拉、委内瑞拉的油品就不怎么好。今天这票货,是史上最不好的。

海关人员雨中取油(白色头盔):



黑色圆圈处就是取样口。

这票货有多差呢?原油含硫量越高,品质越差,价钱越低,平时我们检测的硫含量大多在几千PPM(PPM:百万分比浓度)。而这票货是15000PPM,有零有整,倒不是因为真的有这么多,而是仪器爆表了。所以说可恶的美国佬在中东闹事,害得我们要满世界找替代的石油。



两瓶毒气,摄于货控室。

请注意,由于散发在瓶子里的硫化氢浓度已经超过了1000mg/m³的快速致死量,三秒钟致命,理论上是无色无味的。反正没人说过在这种浓度下有臭鸡蛋味道。这种东西还是妥善收起来比较好。

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比较枯燥了,那就是盯着菲律宾朋友和我们自己的过驳队员,防止他们违规操作:



这种镜头都是从望远镜中拍摄的,距离非常远。

这可是一根管子能装一个人,随便找个零件都论吨计的超级巨兽!它就是掉下来一根毛,你能接得住啊?

兄弟们小心伺候着。



监控系统布置有大量的摄像头辅助监控,不过我们更喜欢直接看。



如果流程没什么问题,几万吨的原油就会在24小时内泵到咱们自家油轮肚子里,这票货就算是交割完成了。这里也可以看到,两艘油轮的长度其实差距不是那么的大,但宽度却差了许多。超级油轮都是这种粗短的体形,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造得太长,容易被海浪折断。而如果造得太宽,又会影响通过性能。因此折中考虑,就设计成现在这副样子。

长宽都不行,那就只有高了……



凯恒的姊妹船凯征轮

完成任务离开的时候,你才能发现什么才叫巨大:



从舷梯上面往下拍的时候。



从下往上拍。

这大概有六七层楼那样子,爬上爬下也是很减肥的。



这是收起舷梯的时候,我们的拖轮已经开始远离了。

30万吨原油至此全部分批交付完毕,我守护的这一批一共16万吨,可以供我们的伟大祖国烧2小时又20分钟。



浩瀚蓝海,黑铁浮城。

我们就是穿着海魂衫给祖国送石油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