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买保险就是求个保障,害怕生了什么大病,一手打拼起来的家业毁于一旦。
可是一看到保险拒赔的新闻心里就打退堂鼓了,今天结合一起保险案例来给大家普及一下保险知识。
这个保险案例是围绕医保卡外借展开的,要知道,外借医保卡很容易发生保险拒赔,好了,来看看案例。
李女士36岁,去年买过一份40万保额的重疾险,说重疾险只要确诊了癌疾,就可以理赔,不用等到治完出院。
5月18日那天,李女士洗澡时无意中摸到左边乳房有一个硬硬的肿块,也不疼也不痒。
去医院做了个检查,检查的时候医生说怀疑是乳腺癌,需要做个穿刺活检。
结果一查:报告显示真得癌了。
医生建议:需要立马办住院,准备手术,等手术刀口差不多好了,就开始化疗,后面再放疗。
李女士这才想起来,去年买过一份40万保额的重疾险。
于是联系保险公司进行了报案,接着把诊断书、保险合同、身份证和银行卡复印件等这些都整理好寄往了保险公司。
本以为,能顺利理赔下来,但是没几天保险公司打电话来了,说:
查到她4年前有用社保卡买糖尿病药的记录,可能会影响理赔。
本来李女士自己也忘了这事,但是经保险公司这么一说,李女士仔细想了想,可能是拿自己医保卡给婆婆买过。
于是她把这个情况告诉保险公司后的一周,保险公司打电话说要提供2009年的生产记录和今年的体检报告。
10年前生孩子的报告,这还能找到吗?沟通下让保险公司自己去掉,她给体检报告就成。
最后一番折腾下,李女士各种报告都显示没有血压异常,保险公司也没有资料证明她之前有糖尿病。
终于在7月30那天,李女士突然接到保险公司电话,说理赔成功,银行卡上收到了52万!
多的那12万是加了一个“特定癌症”的责任,可以额外赔30%。
这个案例,李女士的52万保险金是在很惊险的程度下拿到的。
本来是能顺利理赔下来的,但是为什么没有那么顺利呢?
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
1、医保卡外借
医保卡是实名的,买药、看病的记录会记在卡上。
如果是去医院药房或医保定点药店拿药,得先出示医生开的处方单,药店才会给你配药。
要是处方单上写的是你名字,那即使你是买药给别人吃,保险公司也会认定是你自己患病。
这里李女士拿自己的医保卡给婆婆买药,结果保险公司查到了这个记录,就认为李女士自己是有糖尿病。
但是李女士本身没有这个病。
保险公司为了杜绝理赔纠纷,提各种要求让她自证清白(比如体检),积极配合也没问题。
2、买保险保额一定要买够
我们拿李女士为例,做手术、化疗,花了差不多二十多万,现在正在做放疗,还要花好几万。
医保报销了一部分,剩下的也有不小压力,这部分可以完全用保险理赔金来补偿。
理赔了52万,还有部分剩余。
这表明保险的保额一定要买够。
那么问题来了,买保险,保额买多少才算够?
我们要知道一个概念:医疗通胀。
什么是医疗通胀?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花同样的钱,但是却享受不到之前同等的医疗服务了。
一旦罹患了重疾,将会承担极大的经济压力,在有医保的情况下,预计大多数重疾,个人要承担的治疗康复费用在20万左右。
但是除了治疗费用以外,还有一个较长的恢复期,恢复期内,需要有人照顾,还要营养费,康复费用就是一笔很大的费用了。因此,康复费用至少要保证在20万左右。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能正常工作,也会断掉生病期间相关的收入;
所以:
假设有社保(如无社保需再加社保覆盖的部分),重疾险的保底保额是20万;基础保额是30万;理想保额在30万的基础上加上个人年收入的3倍。
再加上还得考虑对抗医疗通胀,最好在现有的保额基础上翻倍,这样算下来,重疾险的保额买到50万才最合理。
买保险,大多数人都是非常看重保险理赔的,所以大白就结合了不少保险案例和大家谈过理赔的知识,这里再和大家普及一下。
想要快速理赔,正确的姿势是怎么样的呢?
(1)付款前理清保障范围
(2)了解保险理赔流程
事发后及时报案按保险公视要求提交资料等待理赔资料审核等待理赔款项到账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买的保险,只是购买产品的渠道不同,理赔的本质并没有差别。无论是电子保单,还是纸质保单,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益。保险公司不会因为销售渠道不同而区别对待的。
最大的差别只是“资料怎么给”,是寄过去,还是自己送过去。而后续的理赔流程,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
其实想要顺利理赔,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那就是买保险前做好功课,掌握一定的保险知识,避免踩到买保险的误区。
买保险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上面的内容还没有解决你的问题,你可以来咨询大白!
近期大白推出了免费的保险分析服务,有健康问题不知道怎么买保险的,不知道怎么做保险规划的,都可以来咨询我们!
如果你对保险有疑问,那就关注大白读保,即可免费1对1保险咨询,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