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仅用一个“量价”,就把股市交易的精髓说清了,再有钱也要看看

2019-12-18     股市交易员思维

股票交易这场考试,学霸不一定得高分

作为投资者,每天打开手机,我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各种资讯和相关解读。

上到中美谈判,下到股东减持,只要你关心,天天都有头条。

但是,接受这么多的信息,对我们的投资真有帮助吗?

曾经有这么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找来30名对棒球有足够了解的美国大学生棒球迷,让他们预测大学生棒球比赛的结果。

辅助预测的线索在5轮预测中被随机给到这些球迷,每一轮展示6条线索(到第5轮预测的时候,预测者累计得到30条线索),这些线索包括球队的丢球次数、边际失误次数、推进码数等等。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获得线索的增加,预测者的自信程度显著上升:在最初6条线索时预测者信心在69%,当获得全部30条线索后,预测者信心抬升到了接近80%。

但是,不管提供的线索有多少,他们做出的预测的准确率,一直维持在62%左右,基本没有变化。

当获得更多的信息时,提升的只有预测者的自信度,却并未带来更好的预测准确率。

与之相似的还有另一个实验:

有4辆汽车,其中有一辆车的性能最为优良。

找来一些人,给他们一些关于车的指标指标,让他们选出4辆车中性能最优的那辆。

一组人得到每辆车的4项性能指标;

另一组人得到了每辆车的12项性能指标。

结果,得到4项指标那组,有60%的人选对了性能最优的那辆车;

而得到12项指标那组,只有20%的人选对了。

我们的大脑不是超级计算机,能处理的信息有限。

所以,比起没完没了地收集信息,更应该花精力找到并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信息上。

人的脑子原本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一股脑儿装进去。

这样一来,那些对他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最多不过是和许多其他的东西掺杂在一起。因此,在取用的时候也就感到困难了。

如果认为这间小阁楼的墙壁富有弹性,可以任意伸缩,那就错了。

请相信我的话,总有一天,当你增加新知识的时候,你就会把以前所熟悉的东西忘了。所以最要紧的是,不要让一些无用的知识把有用的挤出去。——阿瑟·柯南·道尔《血字的研究》

投资应该保持简单,不需要什么都知道,更不用什么都会。

古希腊寓言《刺猬与狐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狐狸非常狡猾,诡计多端,总是向刺猬发起进攻。但是刺猬每一次都缩成一个球,把满身的尖刺朝四面八方展开。任狐狸老谋深算,刺猬就一招鲜,反而屡战屡胜。

狐狸多技巧,刺猬仅一招。

在股市中,狐狸代表拥有众多投资专家的金融机构,它们知道关于复杂市场的诸多情况和精妙的投资策略。

而刺猬代表只知道一件大事的投资者,他们明白,简洁是保持投资长期成功的精髓。

曾有人将投资比作一张奇特的考卷:

满分100分,有100道题。做对1道题得80分,做错1道题扣80分。

面对这样一张试卷,我们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只做会做的题。


股市中有很多谚语非常经典,往往一句简单的话,就能揭示炒股的核心原理。很多人看到了这些谚语有的时候不以为然,而是埋头下去乱研究一通,最后的结果是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还有一些人花了巨大的时间和代价研究出来的东西自己欣喜若狂,殊不知,这些市场中早有总结,当这个时候,不但开心不起来,反而会觉得自己走了一大段冤枉的路。中国有句古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先辈们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才不至于走弯路,绕路。但是平时很多投资者即使接触到了这些经典的谚语和金句,因为没有人能给他做出很好的解释,所以也不能参悟和详细了解这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不能对自己的投资做出改变,这是非常遗憾和无奈的事情。


量在价先

很多人进入股市一段时间后,都会问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或者被一个深刻的问题困扰着,那就是股票的价格到底是由什么在影响着。是业绩、概念、趋势、均线、还是K线本身?各个学说都从自己的角度对股价的涨跌进行阐述和诠释,好像股价和这些都有很大的关系。前辈们对这个问题肯定是做过思考的,最后,留给后辈们或者新投资者一句言简意赅的谚语“量为价先”。到现在为止,你都很难找到其他四个字来揭示成交量和股价的关系。但是,就这四个字很多人估计要走很多弯弯路,才会明白,在这个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是相当的不容易的。如果你还没有读懂这四个字,应该说,你炒股还没有入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量为价先”这些事情。

一、普通投资者看股票。

普通投资者进入股市后,看股票,眼睛都盯在K线的排列和均线的排列上。西方有研究,人得出判断的信息主要是来自于眼睛,也就是视觉,所以我们炒股就看盘,我们分析股票叫看股票,我们常说看看股票怎么样?大多数人虽然看股票的时候有很多的参照,但是对投资者判断股票影响最多的,还是K线图和均线图,我们来看下具体案例,如图一:


图一:股票的K线和均线图

在这里面我们做一个测试或者问卷,如果你看上面这张图,你觉得没有什么不对的,基本上你距离炒股的成熟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果你看这一段K线图,就可以判断这个股票的趋势未来,基本上你炒股的路还有很长一段,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些自己可能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我们在上面的图中多加一根K线,如图二:


图二:股票的K线和均线图

图二比图一多了一根阳线,两个股票在对比上没有其他差别,如果我们只看K线图和均线图,对这个股票的趋势分析,不会有很大的偏差,这是K线图和均线图给我们带来的判断。如果你对比两张图也发现股票的趋势差别性不大,那么你还有一段路需要再走。


二、成熟的投资者看股票。

成熟的投资者可能看的东西要比新股民看的多,但是如果看的不是重点的东西,那么这个成熟也是要打上引号的。有一些人可能会立即打出一些指标出来,其实当你打出指标出来的时候,如果没有成交量,或者打出了成交量,但是对成交量漠不关心的话,基本上也是盲人摸象。


图四:股票的K线、均线、成交量图

我们这张图有成交量的,通过成交量的观察,我们发现成交量明显比前面几天出现了萎缩,成交量的萎缩,也就意味着买盘的严重不足,买盘严重不足,意味着股价短期必将出现回落。买方不愿意买这个价格的股票,股票的价格可能已经到了阶段性的高点,这个信号和判断,是你通过看K线和均线图并不能够去及时发现的。这个案例很好的诠释了“量为价先”的股市经典谚语。


图四:量为价先


三、专业的投资者看股票。

如果你能从成交量的变化里面看到了出货的痕迹,那么你基本上就是专业属性的了。

综上诉述:量为价先是炒股的第一堂课,也是你必须深入骨髓的东西。如果你还把你的眼睛常常放在K线和均线是不是漂亮上面,是不是累积的扎实上面,那基本上你离成熟还有一段路要走,经常也会出现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许多股民投资者对于成交量变化的规律认识不清,K线分析只有与成交量的分析相结合,才能真正读懂市场的语言,洞悉股价变化的奥妙。

这里将成交量变化八个阶段总结为:量价关系“八阶律”。



1、量增价平,转阳信号:股价经过持续下跌的低位区,出现成交量增加股价企稳现象,此时一般成交量的阳柱线明显多于阴柱,凸凹量差比较明显,说明底部在积聚上涨动力,有主力在进货为中线转阳信号,可以适量买进持股待涨。有时在上升趋势中途也会出现“量增价平”,则说明股价上行暂时受挫,只要上升趋势未破,一般整理后仍会有行情。


2、量增价升,买入信号:成交量持续增加,股价趋势也转为上升,这是短中线最佳的买入信号。“量增价升”是最常见的多头主动进攻模式,应积极进场买入,与庄舞。

3、量平价升,持续买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价持续上升,可在期间适时参与。

4、量减价升,继续持有:成交量减少,股价仍在继续上升,适宜继续持股,即使如果锁筹现象较好,也只能是小资金短线参与,因为股价已经有了相当的涨幅,接近上涨末期了。有时在上涨初期也会出现“量减价升”,则可能是昙花一现,但经过补量后仍有上行空间。

5、量减价平,警戒信号:成交量显著减少,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上涨之后,进行横向整理不在上升,此为警戒出货的信号。此阶段如果突发巨量天量拉出大阳大阴线,无论有无利好利空消息,均应果断派发。

6、量减价跌,卖出信号:成交量继续减少,股价趋势开始转为下降,为卖出信号。此为无量阴跌,底部遥遥无期,所谓多头不死跌势不止,一直跌到多头彻底丧失信心斩仓认赔,出大的成交量(见阶段8),跌势才会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趋势逆转,应及时止损出局。

7、量平价跌,继续卖出:成交量停止减少,股价急速滑落,此阶段应继续坚持及早卖出的方针,不要买入当心“飞刀断手”。

8、量增价跌,弃卖观望: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下跌之后,出现成交量增加,即使股价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对待极度恐慌的“跌”,所以此阶段的操作原则是放弃卖出,空仓观望。低价区的增量说明有资金接盘,说明后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弹的产生,适宜关注。


量价关系应用口诀:

1、高位无量就要拿,拿错也要拿

高位指的是股价处于或接近历史高位,高位无量横盘走势,是典型的上涨中继形态,此时不宜轻易出局。

2、高位放量就要跑,跑错也要跑

个股在高位经历了一段较大涨幅后,股价已经处于高位,但成交量不断增加,股价却一直停滞不前,表明此时已经出现高位量增价平的现象,大概率是主力开始出货。

3、低位无量就要等,等错也要等

无量是因为主力还未做好拉升准备,一旦放量就是大幅拉升的时候。

4、低位放量就要跟,跟错也要跟

低位放量是好事,通常是资金介入吸筹,后期上涨概率大。

5、量增价平,转阴

成交量有效放大,但股价却不成比上涨,通常就是转阴的信号。

6、量增价升,买入

这是比较常见的积极买入信号。

7、量平价升,加仓

多空博弈下,一旦量能出现快速放大,则表明博弈中多方胜出,主力开始入场建仓。

8、量平价跌,出局

股价持续下跌,成交量却并未出现相应降低,大概率是主力已经开始出逃,投资者也应及时出局。



急着赚钱是最大的心魔

“急于赚钱”是一种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积聚起巨额财富的心理状态,在所有与投资相关的心理障碍中,最常见、最具有危害性的就是“急于赚钱”。而新手则最容易犯这个毛病。

在这个心理障碍中,核心是“急”,一种焦躁、不安、虚浮、贪心炽盛的心理。不管是谁,不管他的心理动机有多么高尚或多么卑鄙,不管他以前的名声有多么响亮或多么不为人知,也不管他的实力有多么强大,只要心中“急”起来,必然招来其他各种各样的祸患和失败。

许多新手之所以会出现“急于赚钱”这种心理状态,一般逃不脱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1:对事物的认识有偏差

“赚钱”作为一种结果,必然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固然受到投资者自己的作用和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极为有限的。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世界上其他无数种因素在对它产生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当投资者一旦开始炒股实战,作出买入或卖出的决策,赚钱与否,实际上根本不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所有投资者买入或卖出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对这股合力的运行状态,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其“测不准定律”,妄图在短时间内就赚钱,从根本上就已经违反了市场的基本规律,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原因2:投资市场的特性使人盲目

投资市场,特别是股票、期货市场,大家约定俗成地认为它们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受这种看法的影响,许多人一旦开始进入投资市场,就给自己设定了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妄图在极短的时间内赚大钱。

原因3:贪心作祟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没有强烈的贪婪之心,上面的两个原因也是无法产生作用的。

正是在这些原因的驱使下,一旦投资者手中有了一定的资本,而且有了一些他认定的所谓的投资机会时,他就会急着在短期内赚大钱。

因为急于赚钱,在面对市场走势时,往往会心存偏见,只看到与自己想法中相应的一面,对其他情况则视而不见,陷入主观主义的陷阱中,进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作出错误的决策。

因为急于赚钱,心中充满了急躁,往往忽视机会中潜藏的巨大风险。当这些风险在未来变成现实时,已经是后悔莫及。

因为急于赚钱,在执行投资策略时,往往不顾现实,过于激进,在一开始就投入大部甚至是全部的资金,一旦市场突变,投资者将立马被套。

……

这正是一念“急”心起,百万障门开。

而你要做的,就是树立“持久战”的思想:别再想着一夜暴富了,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你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持续地积累,你就能慢慢地转变自己的投资绩效。

拥有了打持久战的思想,你才能更好地对待转变。按部就班地做出改变才是成功之道。


每个交易者经常以股神为仰视的目标,梦想成为最好的那个,但其实,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最终的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在成为仰视的别人之前,请先成为最好的自己。很多交易者都会觉得,别人的成功一定是有捷径的,但是其实,打开那些交易大师的传记你会发现,他们也是在市场打磨了十来年以后才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交易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经历的过程,每个交易者成长的路上都会有自己特定的槛,不要想着靠模仿别人可以避过去,经历不一样,遇到的难题也不一样,趋势交易者不要总是羡慕短线交易者的小亏损,短线交易者也不要一根筋的想要学会趋势交易者的大盈利。

其实,交易市场是一个很包容的市场,它允许交易者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取的成功,可以是投机的,也可以是投资的;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可以是震荡的,也可以是趋势的。但是,这里面需要有一个前提,方法必须是你自己学习和实践过的、或自己悟出的。因为投资交易是一个重塑自己的过程。经历痛苦,经历磨难,看透表象,洞见本质,体味自己的情绪变化,了解自己的人性弱点,将一切的经历,融入自己的交易理念,生成那套专属于你的交易体系。

随着交易时间的增长,每个交易者都会慢慢感受到,价格跳动的背后不仅仅是对手筹码的交换,更是自己感性与理性的纠结,这种纠结更多的源于你想学习别人,却做不到像别人一样的执行力,你想信自己,却又被外在的波动扰乱来心智,终究,市场一直按照它自己的节奏在波动,可是交易者总是会错过一些本该是属于自己的机会。

最后才会感受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战胜市场,其实,交易者最应该战胜的其实是自己。

笔者微信公众号:黄逸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rLCGm8BMH2_cNUguNZR.html